DB63/T 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DB63/T 455.6-2004 Meat cattle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455.6-2004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4-02-01
实施日期
200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牧厅
适用范围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配种方法、繁殖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品种(系)的繁殖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起草人:
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15215-2004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nbeefcattlereproduction

2004-02-17发布2004-04-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455.6—200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肉牛发情鉴定方法......................................................................1

5母牛繁殖性能..........................................................................1

6繁殖性能指标..........................................................................2

7初产月龄..............................................................................2

8年繁殖率..............................................................................2

9人工授精技术管理......................................................................2

10产科管理.............................................................................3

11繁殖记录及统计报表...................................................................3

12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见附录A、附录B.............................................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牛胚胎移植技术规程................................................4

I

DB63/T455.6—2004

前言

本标准制订了青海省肉牛繁殖技术规程,对肉牛繁殖技术、选种选配技术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II

DB63/T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配种方法、繁殖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品种(系)的繁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143—1984牛冷冻精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配种matinginsemination

根据杂交计划的要求,公畜与母畜交配或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

3.2

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

是用人工方法采取公牛的精液,并注入到发情母牛生殖道内,达到母牛受胎的一种技术。

3.3

同期发情estrussynchronization

用激素制剂或其它药物对群体母畜进行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它们的自然发情周期进程,使分散

发情变为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并进行配种。

4肉牛发情鉴定方法

4.1发情鉴定方法

4.1.1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

4.1.2卵泡发育的触诊,包括休情期,卵泡出现期、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排卵期。以上四期交

替出现在休情期起初形成的黄体较软,直径小于1cm,10天内长到约2~2.5cm。若未孕可重复以上周

期。

4.1.3休情期的第6~7天是现代胚胎移植的最佳期。

掌握黄体的软硬和大小变化规律,参考发情的观察记录,可准确判断输精时间。

5母牛繁殖性能

5.1理想的产犊间隔为12个月,包括1个月的泌乳期和2个月的干乳期。随后,又开始产犊和泌乳。

5.2性周期根据母牛的表现分为四个时期:

5.2.1发情前期,持续1~2天。

5.2.2发情期,持续14~15小时。

5.2.3发情后期或恢复期持续4天。

1

DB63/T455.6—2004

5.2.4休情期,持续14~15天,是由发情后期到下期发情前期的间隔时期。

5.2.5当母牛终止发情以后,卵子从卵巢排出来,称为排放.牛的排卵多在终止发情以后12小时内完

成。

6繁殖性能指标

6.1年总受胎率

6.1.1指标≥85%

6.1.2计算公式

公式:年受胎母牛头数

年总受胎率=×100%…………(1)

年受配母牛头数

6.2年情期受胎率

6.2.1指标≥50%。

6.2.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年受胎母牛头数

年情期受胎率=×100%……(2)

年输精总情期数

6.3年平均胎间距

6.3.1指标<400天

6.3.2计算公式与方法

公式:∑胎间距

年平均间距=…………(3)

n

式中胎间距——本胎产犊日距一胎产犊日(不含)的间隔天数;

∑胎间距——胎间距之和;

n-统计头数。

7初产月龄

7.1指标25~28个月。

7.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初产日龄

初产月龄=………(4)

30

8年繁殖率

8.1指标>85%

8.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年实繁母牛头数

年繁殖率=×100%………………(5)

年应繁母牛头数

9人工授精技术管理

9.1发情和发情鉴定

9.1.1对逾15月龄未见初情的育成母牛,须进行母畜产科的营养学检查。

9.1.2发情鉴定采用观察法,每天不少于3~4次,主要观察性欲,黏液性状,必要时检查卵泡发育情

况。

9.2配种

2

DB63/T455.6—2004

9.2.1配种方法

9.2.1.1人工授精:按附录A执行。

9.2.1.2胚胎移植:按附录B执行。

9.3妊娠和妊娠诊断

9.3.1母牛输精后进行两次妊娠诊断,第一次在配后2~3个月,第二次在停奶前。

9.3.2妊娠诊断采用直肠检查法、腹壁触诊法。超声诊断法等。

9.3.3对妊娠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胎工作。

10产科管理

10.1分娩管理

10.1.1分娩母牛在预产期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左右出产房。产房每周消毒一次,产床(或产间)

每天消毒一次,并经常跟更换垫草,防止生殖道感染。

10.1.2母牛应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严格按产科要求进行。

10.1.3对产后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促进母牛生殖机能恢复。

10.1.4异性双胎母犊不得留作种用。

10.2产后监护

10.2.1产后6小时,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要及时处理。

10.2.2产后12小时内,观察母牛努责状况。母牛努责强烈时,要注意子宫是否还有胎儿和有无子宫

脱征兆,发现子宫脱要及时处理。

10.2.3产后24小时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发现胎衣滞留应及时处理。

10.2.4产后7天内观察恶露排出的量和性状,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10.2.5产后15天左右观察恶露排净程度及黏液的洁净程度,发现异常要酌情处理。

10.2.6产后30-40天通过直肠检查子宫复旧情况,发现子宫复旧不全要及时治疗。

10.3繁殖障碍牛的管理

10.3.1对产后60天未发情的牛只、发情后40天以上不再发情的未配牛只、妊检发现的未孕牛只,要

查明原因并时行诱导发情。

10.3.2对受精两次以上未妊娠的牛只,要进行母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