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DB63/T 455.6-2004 Meat cattle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 起草人:
- 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15215-2004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nbeefcattlereproduction
2004-02-17发布2004-04-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455.6—200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肉牛发情鉴定方法......................................................................1
5母牛繁殖性能..........................................................................1
6繁殖性能指标..........................................................................2
7初产月龄..............................................................................2
8年繁殖率..............................................................................2
9人工授精技术管理......................................................................2
10产科管理.............................................................................3
11繁殖记录及统计报表...................................................................3
12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见附录A、附录B.............................................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牛胚胎移植技术规程................................................4
I
DB63/T455.6—2004
前言
本标准制订了青海省肉牛繁殖技术规程,对肉牛繁殖技术、选种选配技术进行了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逯来章、焦小鹿、刘海珍、陈学文。
II
DB63/T455.6—2004
肉牛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牛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配种方法、繁殖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肉牛品种(系)的繁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143—1984牛冷冻精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配种matinginsemination
根据杂交计划的要求,公畜与母畜交配或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
3.2
人工授精artificialinsemination
是用人工方法采取公牛的精液,并注入到发情母牛生殖道内,达到母牛受胎的一种技术。
3.3
同期发情estrussynchronization
用激素制剂或其它药物对群体母畜进行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它们的自然发情周期进程,使分散
发情变为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并进行配种。
4肉牛发情鉴定方法
4.1发情鉴定方法
4.1.1外部观察法试情法、阴道检查法、直肠检查法。
4.1.2卵泡发育的触诊,包括休情期,卵泡出现期、卵泡发育期,卵泡成熟期、排卵期。以上四期交
替出现在休情期起初形成的黄体较软,直径小于1cm,10天内长到约2~2.5cm。若未孕可重复以上周
期。
4.1.3休情期的第6~7天是现代胚胎移植的最佳期。
掌握黄体的软硬和大小变化规律,参考发情的观察记录,可准确判断输精时间。
5母牛繁殖性能
5.1理想的产犊间隔为12个月,包括1个月的泌乳期和2个月的干乳期。随后,又开始产犊和泌乳。
5.2性周期根据母牛的表现分为四个时期:
5.2.1发情前期,持续1~2天。
5.2.2发情期,持续14~15小时。
5.2.3发情后期或恢复期持续4天。
1
DB63/T455.6—2004
5.2.4休情期,持续14~15天,是由发情后期到下期发情前期的间隔时期。
5.2.5当母牛终止发情以后,卵子从卵巢排出来,称为排放.牛的排卵多在终止发情以后12小时内完
成。
6繁殖性能指标
6.1年总受胎率
6.1.1指标≥85%
6.1.2计算公式
公式:年受胎母牛头数
年总受胎率=×100%…………(1)
年受配母牛头数
6.2年情期受胎率
6.2.1指标≥50%。
6.2.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年受胎母牛头数
年情期受胎率=×100%……(2)
年输精总情期数
6.3年平均胎间距
6.3.1指标<400天
6.3.2计算公式与方法
公式:∑胎间距
年平均间距=…………(3)
n
式中胎间距——本胎产犊日距一胎产犊日(不含)的间隔天数;
∑胎间距——胎间距之和;
n-统计头数。
7初产月龄
7.1指标25~28个月。
7.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初产日龄
初产月龄=………(4)
30
8年繁殖率
8.1指标>85%
8.2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公式:年实繁母牛头数
年繁殖率=×100%………………(5)
年应繁母牛头数
9人工授精技术管理
9.1发情和发情鉴定
9.1.1对逾15月龄未见初情的育成母牛,须进行母畜产科的营养学检查。
9.1.2发情鉴定采用观察法,每天不少于3~4次,主要观察性欲,黏液性状,必要时检查卵泡发育情
况。
9.2配种
2
DB63/T455.6—2004
9.2.1配种方法
9.2.1.1人工授精:按附录A执行。
9.2.1.2胚胎移植:按附录B执行。
9.3妊娠和妊娠诊断
9.3.1母牛输精后进行两次妊娠诊断,第一次在配后2~3个月,第二次在停奶前。
9.3.2妊娠诊断采用直肠检查法、腹壁触诊法。超声诊断法等。
9.3.3对妊娠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胎工作。
10产科管理
10.1分娩管理
10.1.1分娩母牛在预产期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左右出产房。产房每周消毒一次,产床(或产间)
每天消毒一次,并经常跟更换垫草,防止生殖道感染。
10.1.2母牛应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严格按产科要求进行。
10.1.3对产后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促进母牛生殖机能恢复。
10.1.4异性双胎母犊不得留作种用。
10.2产后监护
10.2.1产后6小时,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要及时处理。
10.2.2产后12小时内,观察母牛努责状况。母牛努责强烈时,要注意子宫是否还有胎儿和有无子宫
脱征兆,发现子宫脱要及时处理。
10.2.3产后24小时内观察胎衣排出情况,发现胎衣滞留应及时处理。
10.2.4产后7天内观察恶露排出的量和性状,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10.2.5产后15天左右观察恶露排净程度及黏液的洁净程度,发现异常要酌情处理。
10.2.6产后30-40天通过直肠检查子宫复旧情况,发现子宫复旧不全要及时治疗。
10.3繁殖障碍牛的管理
10.3.1对产后60天未发情的牛只、发情后40天以上不再发情的未配牛只、妊检发现的未孕牛只,要
查明原因并时行诱导发情。
10.3.2对受精两次以上未妊娠的牛只,要进行母畜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2390-2011 通信存储介质(SSD)加密安全技术要求 2011-12-20
- QB/T 2992.2-2008 笔类产品术语 第2部分:圆珠笔 2008-06-16
- SJ/T 10647-2014 TJC6型条形连接器详细规范 2014-10-14
- CB/T 3256-2013 船用柴油机振动评级 2013-07-22
- JB/T 20147-2012 玻璃输液瓶真空充氮灌装机 2012-05-24
- SJ/T 11473-2014 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膜屏蔽控制电线和电缆 2014-10-14
- JB/T 8706-2014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2014-07-14
- CB/T 4305-2013 船用间接冷却式空调装置 2013-07-22
- JB/T 7023-2014 水轮发电机镜板锻件 技术条件 2014-07-14
- JB/T 11640-2013 电除尘器用电磁锤振打器 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