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226-2022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DB23/T 3226-2022 Wetland bird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226—2022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2022-05-25发布2022-06-24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32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中心、黑龙江省宾县
大泉子林场、黑龙江嘟噜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朗乡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孙吴红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忠海、陈庆、徐红丽、马振东、左玉涛、张振伟、李林、王清力、周树革、
邢昭然。
I
DB23/T3226-2022
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地点选择、监测方法、监测要求、
监测频次和时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和监测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710.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鸟类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监测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
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
监测对象
4.2.1对监测区域内所有湿地鸟类物种进行监测;
4.2.2对监测区域内湿地鸟类指示物种进行重点监测;
4.2.3选择监测区域内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进行重点监测。
5监测地点选择
选择原则
以监测对象的分布特征确定监测方法。
监测样地和路线选择
5.2.1生境中均匀分布的湿地鸟类适用于样线法、样点法;集群分布的湿地鸟类适用于分区直数法。
在每年不同时期存在变化的湿地鸟类监测具体按分布特点确定。
1
DB23/T3226-2022
5.2.2种群密度低,大面积、连续的高度开放生境适用于样线法;大面积、不同形状的生境,特别是
呈斑块状生境适用于样点法;鸟类种群密度高的开阔生境适用于分区直数法。
6监测方法
样线法
监测者按照1km/h~2km/h的速度沿样线行进,同时统计样线两侧发现的(包括见到的和听到的)
鸟类种类及数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1。
样点法
监测者在按预定规则布设圆形样地,以圆心为中心,统计监测区域内发现的(包括见到的和听到的)
鸟类种类及数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2。
分区直数法
将调查区域根据地形、地貌或生境类型划分为若干个监测样区,逐一统计监测样区的鸟类种类及数
量。记录表格参照附录A中表A.3。
7监测要求
监测条件
监测应在晴朗、风力不大(3级以下风力)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监测时间通常在日出后或日落前3h
内进行,具体按鸟类活动高峰确定。
样线设置
7.2.1样线应尽可能覆盖鸟类在湿地范围内的所有生境类型。
7.2.2样线长度应≥3km,样线间距离≥500m。
样点设置
7.3.1样点应覆盖鸟类在湿地范围内频繁活动的主要生境类型。
7.3.2样点间距离≥200m,每个样点监测时间为10min。
分区直数设置
7.4.1根据具体地势和物种实际分布情况确定分区,监测点视野开阔,分区间有明显景观界限。
7.4.2监测一般黎明至日落均可,具体按鸟类活动高峰确定,监测时间≥10min。
8监测频次和时间
每年应进行5次监测,其中繁殖期1次,迁徙期4次(春、秋季迁徙期各2次)。
春季迁徙期监测时间为3月中旬~5月中旬,繁殖期监测时间为5月下旬~7月上旬,秋季迁徙期
监测时间为9月上旬~11月上旬。
2
DB23/T3226-2022
鸟类名称应统一采用中文名表示,不应用俗名。
地理坐标经纬度应使用CGCS2000坐标系。
生境类型见附录B。
干扰状况见附录C。
9数据处理和分析
种群密度
9.1.1样线法种群密度通过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N(1)
D=2LW·············································································
式中:
D——种群密度;
N——样线两侧观察到的鸟类总数量;
L——样线总长度;
W——鸟类个体到样线的距离。
9.1.2样点法种群密度通过下面公示进行计算:
D=N·············································································(2)
kr2
式中:
D——种群密度;
N——样点观察到鸟类总数量;
k——总样点树;
r——样点半径。
种群数量
9.2.1样线法和样点法种群数量根据种群密度和生境面积进行统计,其中生境面积通过野外调查结合
遥感图像解释获取,单位为km2。
9.2.2分区直数法直接统计鸟类种类及种群数量。
多样性指数
按HJ710.4中的第8章执行。
10监测报告
按HJ710.4中的第10章执行。
11监测档案
3
DB23/T3226-2022
应建立监测档案,内容包括: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地点选择、监测方法、监测要求、监测频次和
时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4
DB23/T3226-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鸟类监测样记录表
A.1鸟类监测样线、样点、分区直数调查记录表见表A.1~表A.3。
表A.1鸟类监测样线调查记录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T 25-1999 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分险评价基准 1999-06-09
- TB/T 2286-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2020-09-01
- HJ T 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1999-08-18
- TB/T 3560-2020 铁路客车及动车组安全锤 2020-09-01
- JB/T 9893-2020 滚珠丝杠副 滚珠螺母 安装连接尺寸 2020-04-16
- HJ T 49-1999 水质 硼的测定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 1999-08-18
- TB/T 3561-2020 铁路桥梁黏滞阻尼器和速度锁定器 2020-09-01
- HJ T 52-1999 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1999-08-18
- TB/T 2306-2020 自动化驼峰技术条件 2020-09-01
- HJ T 50-1999 水质 三氯乙醛的测定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199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