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116-199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LTSE快速检验方法

WS/T 116-1999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ene—Rapid LTS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oliform bacteria

行业标准-卫生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116-199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9-01-21
实施日期
1999-07-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湖南省湘潭市卫生防疫站
起草人:
徐楚国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c53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16-199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LTSE快速检验方法

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foodhygiene一

RapidLTSE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oliformbacteria

1999-01-21发布199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116-1999

前口→去

在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中,国际上通常采用正常的路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而不是直接测定

肠道致病菌。

本标准是在总结国内外同类技术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研制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适合国内

特点,便于基层单位推广应用的一种新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

随着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大肠菌群更是卫生微生物学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企业产品要做到“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一批,销售一批(简称四个一沪的重

要管理措施,因此寻求一种快速、简易而又准确的检验方法,则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探索的一项科

研工作。“大肠菌群LTSE快速检验方法”的建立是在不影响准确性和特异性的前提下,加快大肠菌群

的检出,该方法取样和查MPN检索表的报告方式与国际或国内外通用标准方法相同,但是培养基和检

验方法与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新制定的标准却不同。至目前为止,国际或国外通用检测大肠菌群方法的定

义还会包括一些对发酵乳糖产气的非肠杆菌科细菌。本方法能加快目的菌生长,其灵敏度为1~3个/

mL大肠菌群,37℃15h有初步结果,所创用的这种新的证实试验能进一步排除非肠杆菌科细菌对乳糖

发酵产气,因此本标准方法体现了灵敏快速、特异准确、经济简便、提高功效等特点,并且应用范围广泛,

与法定常规方法一致,可检测多种食品,是一种有效栓测各类样品的快速检验大肠菌群方法,在应用时

能节材、省时、省力,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合于各级卫生监督单位的监测和食品工业单位的质量

检查。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E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z湖南省湘潭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楚圈。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WS/T116-1999

大肠菌群LTSE快速检验方法

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offoodhygiene一

RapidLTSEmethodfordeterminationofColiformbacteria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大肠菌群的LTSE快速诊断标准方法和判断结果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品、餐具和各种饮用水的大肠菌群快速制定。

本标准方法检出的大肠菌群的含量,表明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

可能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

基本规定

GB/T4789.3-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瞌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大肠菌群Coli/ormbacteria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醉,在本法培养基中15h内产酸产

气,氧化酶试验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能符合此定义的细菌除以大肠埃希氏菌属为主外,还包

括肠杆菌科的拧撵酸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细菌。这些细菌都存在于人的粪便内,故此作为粪

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卫生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

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

4原理

不同的细菌以不同途径分解糖类,在其代谢过程中均能产生丙嗣酸及转变为各种酸类,大肠菌群能

分解乳糖,由于具有甲酸解氢酶作用于甲酸,产生氢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气体的产生是在产酸的同时

进一步分解酸而形成的。根据这个原理,将样品接种到LTSEBOth内15h,看结果有无产气现象,然后

加氧化酶试验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有大肠菌群的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01『21批准

1999-07”的实施

1

WS/T116-1999

5

1

5.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h

2

0

6

1

5.10

6

1

E

S

T

L

6.1

6.2

6.3

R

A

R

B

7

1

+

E

S

T

L

h

5

1

1

7

3

||

J

1

8

1

8.

L

m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