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2-2019 设施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DB11/T 132-2019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32-2019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2-25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DB11

地方标准

DB11/T132—2019

代替DB11/T132-2004

设施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productedofwatermelonproduction

2019-12-25发布2020-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32—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2

5栽培技术...........................................................................2

6病虫害防治.........................................................................5

7采收要求...........................................................................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7

I

DB11/T13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11/T132—2004《保护地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与DB11/T132—2004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题;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04年版的2);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2004年版的3);

——增加了品种选择(见5.2);

——修改了营养土及基质(见5.3.1.2,2004年版的4.1.2);

——修改了嫁接(见5.3.2,2004年版的4.5);

——修改了定植前的准备(见5.4.1,2004年版的6.2);

——修改了栽培密度(见5.4.2.2,2004年版的6.3.2);

——修改了追肥(见5.5.2,2004年版的6.4.3);

——修改了整枝方式(见5.5.3,2004年版的6.4.4.1);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莉、曾剑波、郭喜红、吴学宏、耿丽华、宫国义、马超、芦金生、陈艳利、

李云飞、李婷、张丽红、攸学松、张莹、牛曼丽。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132—2004。

II

DB11/T132—2019

设施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西瓜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西瓜的设施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11/T887设施西瓜蜜蜂授粉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根苗ownrootseedling

利用西瓜种子直接培育的瓜苗。

3.2

嫁接苗graftedseedling

利用嫁接方法换根培育出的瓜苗。

3.3

嫁接grafting

将西瓜的一部分器官接到砧木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愈合成一个新的共生体的过程。

3.4

接穗scion

嫁接时位于上部被嫁接且不具有根系的植物体。

3.5

1

DB11/T132—2019

砧木rootstock

嫁接时位于下部承受接穗并具有根系的植物体。

3.6

贴接attachedgrafting

将接穗下胚轴切断,削成楔形。砧木削去一片子叶及生长点,顶部削成楔形。用嫁接夹将接穗与砧

木的刀口夹好。

3.7

顶插接topgrafting

将接穗下胚轴切断,削成楔形,插入砧木顶部插入孔中的嫁接方法。

3.8

栽培密度cultivationdensity

每666.7m2定植的西瓜株数。

3.9

炼苗seedlinghardening

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肥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

3.10

种子引发seedpriming

通过渗透调节、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和激素调节等来达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萌发时间的稳定率和

萌发整齐率,减小萌发时间的标准差,达到提高种苗抗逆性的目的。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5栽培技术

5.1设施类型

栽培设施应为温室或塑料拱棚。

5.2品种选择

西瓜宜选用优质、高产、抗裂和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砧木宜选用亲和力好、抗逆性强、对

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的规定。

5.3育苗与嫁接

5.3.1育苗

5.3.1.1育苗方式

2

DB11/T132—2019

宜选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穴盘规格宜为32孔或50孔,营养钵直径宜为8cm~10cm、高度宜

为8cm~10cm。

5.3.1.2营养土及基质

营养土宜使用未种过葫芦科作物的无污染园田土和优质腐熟有机肥配制,两者比例宜为3:1,加磷

酸二铵1.0kg/m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g/m3,充分拌匀放置2d~3d后待用;基质宜为无污染草炭、

蛭石和珍珠岩的混合物,加氮磷钾平衡复合肥1.2kg/m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g/m3,基质质量应符

合NY/T2118的规定,充分拌匀放置2d~3d后待用。

5.3.1.3育苗床

育苗床要求如下:

a)将育苗场地地面整平、建床。床宽宜为100cm~120cm,深宜为15cm~20cm;

b)刮平床面,床壁要直;

c)冬春季宜在床面上铺设80W/m2~120W/m2电热线,覆土2cm,土上宜覆盖地布;

d)将穴盘、营养钵排列于地布上;

e)穴盘育苗也可采用高架苗床育苗。

5.3.1.4种子处理

未经消毒的种子应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处理。无籽西瓜种子宜采用引发和破壳技术处理。

5.3.1.5浸种与催芽

处理后的西瓜种子浸泡4h~6h,破壳西瓜种子浸泡时间不应超过1.5h,南瓜砧木种子浸泡6h~

8h,葫芦砧木种子浸泡24h后,沥干,于28℃~30℃恒温下催芽,待70%~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包

装注明可直播种子无需浸种与催芽。

5.3.1.6播种

5.3.1.6.1播种期

春季设施栽培于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旬播种,秋季设施栽培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采用贴接

法嫁接,接穗子叶出土时播种砧木种子;采用顶插法嫁接,砧木子叶展平时播种接穗种子。

5.3.1.6.2播种方法

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a)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或基质浇透;

b)将种子平放胚根向,覆1.0cm~2.0cm的营养土或蛭石;

c)苗床覆膜保湿,高温期遮阳降温。

5.3.1.6.3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温度宜为28℃~32℃、夜间温度宜为17℃~20℃。子叶出土后应撤除地膜,并开始通风,

白天温度宜为25℃~28℃、夜间温度宜为15℃~18℃。保持营养土或基质相对湿度60%~80%。

5.3.2嫁接

5.3.2.1嫁接方法

3

DB11/T132—2019

宜采用贴接或顶插接嫁接。

5.3.2.2嫁接苗床管理

嫁接后前3d苗床应密闭、遮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白天温度宜为25℃~28℃、夜间温度

宜为18℃~20℃;3d后早晚见光、适当通风;嫁接后8d~10d恢复正常管理。及时除去砧木萌芽。定

植前3d~5d进行炼苗。

5.4定植

5.4.1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每667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kg~4000kg或商品有机肥1000kg~2000kg、氮磷钾复合

肥40kg~50kg,深翻、整平,春季栽培起垄,垄高15cm~20cm,铺设滴灌管或微喷带,覆盖地膜。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5.4.2定植

5.4.2.1定植时间

穴盘苗宜2叶~3叶1心时定植,营养钵苗宜3叶~4叶1心时定植。春季定植前地温稳定在15℃、夜间

最低气温10℃以上。春季栽培2月上旬~4月中旬定植,秋季栽培7月上旬~8月上旬定植。

5.4.2.2定植密度

小型西瓜吊蔓栽培双蔓整枝2000株/667m2~2300株/667m2,三蔓整枝1400株/667m2~1600株

/667m2。爬地栽培定植密度750株/667m2~1000株/667m2。

中型西瓜爬地栽培定植密度600株/667m2~750株/667m2。

无籽西瓜种植应按10:1配合定植授粉株。

5.5田间管理

5.5.1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气温宜为30℃~35℃、夜温宜为15℃~18℃;伸蔓期白天气温宜为28℃~32℃、夜温宜

为15℃~18℃;坐果期白天气温宜为28℃~35℃、夜温宜为18℃~20℃。

5.5.2水肥管理

5.5.2.1灌溉

分别于定植期、缓苗期、伸蔓期各灌水1次,每次灌水量8m3/667m2~10m3/667m2。果实膨大期灌

水3次~4次,每次灌水量15m3/667m2~20m3/667m2。采收前5d~7d停止灌溉。

5.5.2.2追肥

果实膨大期随灌水追施总养分含量≥50%低氮高钾水溶肥,每次5kg/667m2~8kg/667m2,不宜使用

含氯肥料。

5.5.3植株调整

小型西瓜“一主一侧”双蔓整枝,留主蔓,选留基部1条健壮子蔓作为侧蔓,及时去除其余侧蔓。

主蔓30片叶左右时打顶,选留第二、三节雌花留果。

4

DB11/T132—2019

小型西瓜三蔓整枝,留主蔓,选留基部2条健壮子蔓作为侧蔓,及时去除其余侧蔓。主蔓30片叶左

右时打顶,选留主、侧蔓花期相近的第二、三节雌花留果。

中型西瓜采用三蔓整枝,留主蔓,选留基部2条健壮子蔓作为侧蔓,宜选留主蔓第三节雌花留果。

5.5.4授粉与留果

5.5.4.1授粉

5.5.4.1.1人工授粉

应上午授粉,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后将花粉涂抹在结实花柱头上,并做授粉日期标记。

蜜蜂授粉技术应符合DB11/T887的规定。

5.5.4.1.2蜂授粉

每667m2用熊蜂或蜜蜂一箱,蜂箱放置设施中部,风口需增加防虫网。

5.5.4.2留果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时,选留果大、周正、无病虫伤的果实,摘除畸形果。单株留多果时宜选留大小

一致果实。

6病虫害防治

应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6.1农业防治

防治措施如下:

a)实行3年~4年倒茬轮作;

b)选用抗病品种;

c)嫁接栽培;

d)合理整枝;

e)通风降湿;

f)采用膜下滴灌或膜下微喷;

g)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6.2物理防治

防治方法如下:

a)高温闷棚;

b)日光晒种;

c)温汤浸种;

d)使用防虫网;

e)悬挂色板。

6.3生物防治

利用捕食螨、丽蚜小蜂等天敌及生物农药进行相关病虫害防治。

5

DB11/T132—2019

6.4化学防治

喷雾防治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应按照NY/T1276的规定执行。

6.5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中的表A.1,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中的表A.2。

7采收要求

根据授粉日期标记、品种熟性及成熟果实的固有色泽和花纹等特征,确定果实的成熟度。本地销售

的果实宜九成熟,外埠销售的果实宜八至九成熟。宜清晨或傍晚采摘。

6

DB11/T132—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表A.1给出了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表A.1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表

病害名称症状发病因素关键防治措施

幼苗出土前烂芽,或出土后胚轴近地面处出现水渍状病1、选择无病苗床和基质营养土。2、加强管

在15℃左右,低温、高湿、通风透光不良条件

1、猝倒病斑,以后变黄缢缩,有时子叶还未凋萎幼苗即倒伏。病情发展理,控制温湿度,通风透光,避免出现低温、高

下,容易发生。病菌可借风雨或流水传播。

很快,可造成大片死亡。湿的环境条件。

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从伤口或幼茎、根部侵入,

幼苗基部出现椭圆形病斑,逐渐凹陷,发展到绕茎一周时,1、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2、其它参考

2、立枯病使幼苗发病。在幼苗徒长、生育不良及定植缓苗期易

病部干枯,幼苗死亡,大多病苗不倒伏。猝倒病。

发病。

发病时根皮发锈不发新根,然后腐烂,幼苗枯死。属非侵苗床低温、高湿、光照不足,或地势低洼、排水1、温床育苗。2、合理控制苗床温度、湿度。

3、沤根

染性病害。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均易诱发此病。3、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

病菌由胚芽、根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后,1、选用抗病品种,从健株上采种。2、倒茬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以结瓜期发病最重。苗期可造成烂种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毒素堵塞导管,影响水分运输,轮作。3、种子消毒。可用55℃~60℃的温水浸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