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1/T 0075-2023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

DB2101/T 0075-2023 Village administrative unit credit evaluation index and standard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01/T 0075-2023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14
实施日期
2023-07-14
发布单位/组织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华夏方圆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沈阳市信用协会、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沈阳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沈阳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胡俊超、李晓峰、王莹、孙博、韩校、王瑜茜、宫晴晴、任安娱、刘耀国、李春华、鄂永利、胡雪娇、胡明、龙飞锦、白晓瑀、王星智、宋雪、王磊、周雪飞、王星智、刘霜、刘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CCSA16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75—2023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

Assessmentindicatorsandspecificationforadministrativevillages

trustworthiness

2023-06-14发布2023-07-14实施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0075—2023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4.1客观性...........................................................................1

4.2公正性...........................................................................2

4.3规范性...........................................................................2

5评价主体和对象.......................................................................2

6评价指标.............................................................................2

6.1设置原则.........................................................................2

6.2评价方法.........................................................................2

6.3指标结构.........................................................................2

6.4等级设置.........................................................................2

7评价流程.............................................................................3

7.1启动评价.........................................................................3

7.2收集信息及信息审核...............................................................3

7.3初评阶段.........................................................................3

7.4等级确定.........................................................................3

7.5结果公示.........................................................................3

7.6异议处理.........................................................................3

7.7评价管理.........................................................................3

8数据采集.............................................................................4

8.1材料数据和基本要求...............................................................4

8.2采集路径.........................................................................4

8.3数据采集时效.....................................................................4

9评价结果应用.........................................................................4

附录A(规范性)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材及料清单........................................5

DB2101/T0075—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夏方圆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沈阳市信用协会、中国人民银行

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沈阳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沈

阳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俊超、李晓峰、王莹、孙博、韩校、王瑜茜、宫晴晴、任安娱、刘耀国、李

春华、鄂永利、胡雪娇、胡明、龙飞锦、白晓瑀、王星智、宋雪、王磊、周雪飞、王星智、刘霜、刘强。

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查。

本文件归口部门联系电话:024-82510355;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沈中大街206号。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联系电话:024-86211908;联系地址:沈阳市皇姑区蒲河街7号。

DB2101/T0075—2023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行政村诚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和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流程、

数据采集、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行政村诚信评价,行政村开展的自我评价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2117信用基本术语

GB/T34830.1信用信息征集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诚信trustworthiness

在社会领域中,个人或组织对外表述的真实主观想法或观点,与其对应行为相符合。

[来源:GB/T22117—2018,2.2]

3.2

诚信评价trustworthinessassessment

对信用主体在某一时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评估,并用特定符号标明其诚信状况的活动。

[来源:GB/T22117—2018,9.5]

3.3

信用credit

个人或组织履行承诺的意愿和能力。

注1:承诺包括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合同条款等契约约定的、社会合理期望等社会责任的内容。

注2:在经济领域,信用的含义等同于交易信用,是指交易各方在信任基础上,不用立即付款或担保就可以获得资

金、物资或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以在约定期限内履约为条件,并可以使用货币单位直接度量。

注3:在社会领域,信用难以用货币度量。

[来源:GB/T22117—2018,2.1]

3.4

履约践诺fulfillmentthepromise

履行个人或组织承诺过的事情。

3.5

信用合规creditcompliance

信用主体遵守社会行政管理规定。

4评价原则

1

DB2101/T0075—2023

4.1客观性

评价数据可核实验证。

4.2公正性

评价人员与信用主体无利益关系。

4.3规范性

评价过程、评价数据可追溯。

5评价主体和对象

行政村诚信状况一般是由县(市、区)级政府部门指定的相关部门或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

构开展评价,行政村诚信评价对象为县(市、区)辖区内的行政村。

6评价指标

6.1设置原则

6.1.1充分考虑行政村诚信建设工作要求及政策导向,尽量避免指标设置的泛化和不合理性。

6.1.2综合考虑行政村的具体情况,选用行政村适用的指标内容,尽量避免使用绝对值作为判断标准。

6.1.3切实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多种数据来源,给出明确量化的评价标准,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

评价得分的影响。

6.2评价方法

6.2.1行政村诚信评价采用计分的方式。

6.2.2行政村诚信评价综合得分=基本诚信状况得分+信用合规状况得分+履约践诺状况得分+失信状况

扣分。行政村诚信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基本诚信状况满分16分,信用合规状况满分43分,履约践

诺状况满分41分。评价期内,行政村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或严重失信主体的,得0分,并直接取消当

年参评资格;评价期内行政村内市场主体和个人,每增加1个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扣20分*25%,

直到扣完为止。

6.3指标结构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包括基本诚信状况、信用合规状况、履约践诺状况三类指标,同时也考察行政

村的失信状况,具体内容如下:

a)基本诚信状况主要考察行政村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b)信用合规状况主要考察行政村村务公开合规、应急和监管合规、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信用

体系建设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情况;

c)履约践诺状况主要考察行政村金融授信、金融履约、村规民约履行、政策落实以及表彰和志愿

服务等情况;

d)失信状况主要考察行政村失信情况和行政村内市场主体和个人失信情况。

具体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6.4等级设置

行政村诚信评价结果根据综合得分所处区间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90≤综合得分≤100):

代表行政村诚信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工作开展扎实。从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村务公开合规情况、

应急和监管合规情况、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情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诚信文化建设情况、金融授信

2

DB2101/T0075—2023

情况、金融履约情况、村规民约履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表彰和志愿服务信息、行政村失信情况、行

政村内市场主体和个人失信情况等角度看,行政村在其中大多数方面能够充分、有效推进相关工作落实。

——B级(75≤综合得分<90):

代表行政村诚信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从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村务公开合规情况、应急和监管合规情

况、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情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诚信文化建设情况、金融授信情况、金融履约情

况、村规民约履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表彰和志愿服务信息、行政村失信情况、行政村内市场主体和

个人失信情况等角度看,行政村在其中大多数方面能够有效推进相关工作落实,总体上工作开展仍有一

定的提升空间。

——C级(60≤综合得分<75):

代表行政村诚信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从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村务公开合规情况、应急和监管合规情

况、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情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诚信文化建设情况、金融授信情况、金融履约情

况、村规民约履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表彰和志愿服务信息、行政村失信情况、行政村内市场主体和

个人失信情况等角度看,行政村在其中大多数方面能推进相关工作落实,仍有一些方面有待进一步落实

和强化,总体工作开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D级(0≤综合得分<60):

代表行政村诚信建设成效较差,总体上工作开展不够充分。从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村务公开合规情

况、应急和监管合规情况、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情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诚信文化建设情况、金融

授信情况、金融履约情况、村规民约履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表彰和志愿服务信息、行政村失信情况、

行政村内市场主体和个人失信情况等角度看,行政村在其中一些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但大多数方面存

在明显短板,尚需推动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和落实。

7评价流程

7.1启动评价

评价部门或机构组织开展行政村评价。

7.2收集信息及信息审核

7.2.1信息收集:行政村依据评价部门或机构要求,上报相关信息。

7.2.2信息审核:评价部门或机构应对行政村提供的各类信息材料进行审核,行政村存在提供虚假材料、

严重违法失信等情形,不予受理。

7.3初评阶段

评价部门或机构按照附录A对申报行政村的诚信状况进行初评。

7.4等级确定

评价部门或机构对初评意见进行审核,最终确定行政村诚信等级。

7.5结果公示

评价结果应通过相关部门官网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个工作日。

7.6异议处理

7.6.1公示期内没有收到异议的评价结果为最终等级;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评,复评仅限一次,复评结

果为最终诚信等级。

7.6.2评价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处理,并保留异议信息处理各环节的原始资料。

3

DB2101/T0075—2023

7.6.3核实信息有误的,应当及时更改评价结果并重新公示。

7.7评价管理

7.7.1评价部门或机构应根据相关要求对评定数据、信息和结果进行记录、分类和归档保存,应建立和

落实评价信息及结果的保密制度。

7.7.2有效期内若受评行政村出现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或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应取消其原诚信等级评

价结果。

8数据采集

8.1材料数据和基本要求

根据评价指标要求,由参评行政村或者其所在行政区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评

价指标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交材料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部分数

据采取公开数据查询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涉及行政村及相关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归集的应遵循

GB/T34830.1—2017《信用信息征集规范第1部分:总则》要求。

8.2采集路径

采集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行政村材料自报。由参评行政村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评价指标要求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

交材料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佐证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以实际评价工作需要为

准,包括但不限于制度文件、案例、照片等;

b)其他部门和单位材料提供。由行政村所在行政区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评价指标要求协

助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以其提交材料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佐证材料的内容

和形式以实际评价工作需要为准,包括但不限于制度文件、情况说明等;

c)公开数据查询。渠道包括相关部门和单位网站及其所发布的统计报告等。数据采集原则上仍以

行政村及其他部门和单位提供数据为准,如果部分行政村及有关部门未能提供相关数据,则以查询到的

公开数据进行辅助评分;

d)实地调研。以现场访谈、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各参评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佐证材料,以

其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指标的评价依据。

8.3数据采集时效

根据评分规则及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二种数据采集时效:

a)按自然年度采集。自然年度指以公历计算的一个完整的年度,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

日止。

b)依据评价实际需要,部分指标数据采集截至到评审前。

9评价结果应用

相关部门根据行政村诚信等级高低对行政村采取差异化管理。

相关部门或机构可根据行政村诚信等级在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激

励。

4

DB2101/T0075—2023

附录A

(规范性)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及材料清单

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及材料清单见下表:

表A.1行政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及材料清单

一级二级材料

三级指标指标说明判断标准相关材料和数据数据来源

指标指标时限

1.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设置齐全且总人数为3-7人单

1.行政村村委会人员名单,至少包括姓名、

数,得20%;其他,得0分;

考察行政村村委会设职务、政治面貌;

2.村委会中党员人数占比情况,得分为党员人数占比×40%;

村委会设置置、党员占比、四会建2.行政村建立四会相关证明资料及会议记

3.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建立行政村自报评审前

(4)设以及综合服务中心设录;

情况,每建立1个,增加5%,最高增加20%;

置情况3.行政村一站式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

4.行政村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得20%;未

的影像资料。

设立,得0分。

1.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设置齐全且总人数为3-7人单

考察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数,得50%;其他,得0分;1.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名单,至少包

村务监督委

会设置、村务监督委员会2.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非村委会成员的党员担任,得25%;括姓名、职务、政治面貌;

员会设置行政村自报评审前

体制机主任任职情况以及村务监其他,得0分;2.行政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选举影像资

基本诚信(4)

制建设督委员会委员选举方式3.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委员的选举方式,采用公开选举的方料或会议记录。

状况

情况式,得25%;其他,得0分。

(16)

(16)1.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委会主任,得50%;其他,得0分;

1.党组织书记任职证明;

考察行政村村党组织书2.党员在乡村治理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如村党组织成员

党支部设置2.村党组织成员参与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

记任职及党员的先锋示参与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志行政村自报评审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