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00-2015 柴达木地区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枸杞
DB63/T 1400-2015 "Climate Observation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 in the Qaidam Region, Goji Berries" (Note: "Qaidam" is a place name in China, referring to a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诺木洪气象站、青海省都兰县气象局、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梁志勇、颜亮东、雷玉红、杨殷胜、郭晓宁、李存莲、肖建设、刘宝康、梅朵、刘广秀、白金莲、韩廷芳、李海凤、邓海峰、田勇。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备案号:47880-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400—2015
柴达木地区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枸杞
2015-09-24发布2015-12-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400—201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观测的基本要求与地段选择..........................................................2
5发育期观测........................................................................3
6生长状况观测与评定................................................................4
7鲜果产量测定调查..................................................................5
8干果产量、干果病果率、干果含水率调查与测定........................................6
9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7
10主要病虫害观测...................................................................8
11主要田间工作记载.................................................................9
12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9
13观测簿表填写.....................................................................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观测地段选择...................................................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枸杞主要病虫害特征.............................................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枸杞农业气象观测簿格式及填写要求...............................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枸杞农业气象观测报表格式及填写要求.............................23
I
DB63/T140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诺木洪气象站、青海省都兰县气象局、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青海省气
象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志勇、颜亮东、雷玉红、杨殷胜、郭晓宁、李存莲、肖建设、刘宝康、梅朵、
刘广秀、白金莲、韩廷芳、李海凤、邓海峰、田勇。
II
DB63/T1400—2015
柴达木地区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枸杞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达木地区枸杞农业气象观测的方法,包括发育期、生长状况、生长量、产量、品质
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时次、内容、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及观测结果的记载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柴达木地区枸杞气象观测、科研、服务等相关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应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老眼枝
上一年秋季修剪时保留的结果枝。
3.2
老眼枝果
老眼枝结出的果实叫老眼枝果。
3.3
夏果枝
老眼枝基部萌发的新结果枝,也叫春梢。
3.4
夏果
夏果枝结出的果实叫夏果。
3.5
秋果枝
枸杞在经过夏季生长发育后,于秋季抽出的结果枝,又名秋梢。
1
DB63/T1400—2015
3.6
秋果
秋果枝结出的果实叫秋果。
3.7
病果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气象灾害、病虫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生理、组织结构、
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非正常变化而品质变劣的果粒。
3.8
干热风
一种造成枸杞蒸散量过大的综合气象灾害,表现为高温、低湿和伴有一定的风力,破坏枸杞的水分
平衡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3.9
霜冻
在植物生长季节里夜间土壤和植株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使植株体内水分形成冰晶,造成植株
受害的短时间低温冻害。
3.10
风灾
风速过大造成枸杞机械性损伤和生理危害的气象灾害。
3.11
雹灾
降雹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
4观测的基本要求与地段选择
4.1观测要求
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遵循平行观测的原则。一方面观测枸杞的发育进程、生长状况、产量形成,另一方面观测枸杞
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包括气象要素、田间土壤湿度等)。枸杞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与气象观
测场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气象台站的基本气象观测可作为平行观测的气象部分;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在相对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在枸杞生育的关键时期以
及在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时,根据当地服务需求,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以增强观
测的代表性。
4.2地段选择
2
DB63/T1400—2015
地段选择按照附录A执行。
5发育期观测
5.1观测内容
芽开放期、展叶期、春梢生长期、老眼枝开花期、老眼枝果实形成期、老眼枝果实成熟期、夏果枝
(春梢)开花期、夏果成熟期、秋梢生长期、秋梢开花期、秋果成熟期、落叶期。
5.2观测时间
发育期观测时间规定如下:
——发育期观测一般两天观测一次,隔日或双日进行,但旬末应进行巡视观测;
——开花期应每日进行观测;
——若规定观测的相邻两个发育期间隔时间很长,在不漏测发育期的前提下,可逢5和旬末观测,
临近发育期即恢复隔日观测。
5.3观测对象的选择
5.3.1观测点选择
观测地段分为4个区,各区选有代表性的1个点,作上标记,并按区顺序编号,发育期观测在此进行。
观测点之间应保持20m~30m的距离。为增强代表性,各区观测点位置交错排列,使之纵横都不在同一
个行上,观测点距田地边缘的距离不能小于2m,面积大的地段应更远些,以避免边际效应。
5.3.2观测植株选择
在各个观测点选择树龄相近、结果性能稳定,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3~10年的成树5株,所选植株按
1~20编号,并挂牌。每个点要固定一株植株进行果枝长度、果节数及鲜果百粒重的测定。
5.3.3观测枝条选定
在所选固定的植株树冠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各选一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形中等的枝条
作为观测枝,并按顺序以1、2、3、4号进行标记,所选的观测枝条在树冠上所处的疏密度应基本一致。
距地面25cm以内的枝条不可选作观测枝条。
5.4发育期判定
5.4.1发育期始期和普期的观测
当观测植株或茎上出现某一发育期特征时,即为该个体进入了某一发育期。地段植株群体进入发育
期,是以观测的总株数中进入发育期的株数所占的百分率确定的。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0%时为该发育期
的始期,大于或等于50%时为发育普遍期,发育期宜观测到50%为止。
5.4.2各发育期的判定
各发育期的判定原则如下:
——芽开放期,枝条变绿,芽孢伸长长度达到0.5cm。目测项目,记录观测地段50%枝条达到芽开
放标准的日期;
——展叶期,展出第1片小叶,长度达到1cm;
3
DB63/T1400—2015
——春梢生长期,夏果枝生长长度达到2cm以上;
——老眼枝开花期,老眼枝上花开放,颜色白为当日开花,受精后变红;
——老眼枝果实形成期,青果长度超过0.5cm;
——老眼枝果实成熟期,老眼枝上的青果迅速膨大,变成鲜红色,有光泽;
——夏果枝开花期,夏果枝上有花开放;
——夏果成熟期,夏果枝上的青果迅速膨大,变成鲜红色,有光泽;
——秋梢生长期,秋果枝伸长达到2cm以上;
——秋梢开花期,秋果枝上有花开放;
——秋果成熟期,秋果枝上的青果变红;
——落叶期,秋冬季枝条上的叶片自然脱落。目测项目,记录观测地段50%枝条达到落叶期标准的
日期。
5.5特殊情况处理
以下特殊情况出现和处理情况应记入备注栏:
——如进入开花期后部分发育期同时出现,该时段发育期要同时进行观测,并作好记录;
——因品种等原因,进入发育期的植株达不到10%或50%时,观测进行到进入该发育期的植株数连
续3次总增长量不超过5%为止,气候原因所造成的上述情况,仍应观测记载;
——因某次观测结果出现发育期百分率有倒退现象,应立即重新观测,检查观测是否有误或观测植
株是否缺乏代表性,以最后一次观测结果为准;
——因品种、栽培措施等原因,有的发育期未出现或发育期出现异常现象,应予在备注栏记载;
——因固定观测植株失去代表性,应在测点重新固定植株观测,当测点内观测植株有3株或以上失
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
因遇到妨碍进行田间观测的天气或旱地灌溉,可推迟观测。推迟观测时如出现进入发育期百分率超
过10%或50%,则将本次观测日期相应作为进入始期或普遍期。
6生长状况观测与评定
6.1观测内容
果枝平均长度、果节数。
6.2观测时间
果枝平均长度观测时间为老眼枝果实成熟普期、夏果枝开花普期、夏果成熟普期、秋果成熟普期。
果节数观测时间为老眼枝果实成熟普期、夏果成熟普期、秋果成熟普期。
6.3测定方法
果枝平均长度、果节数测定方法如下:
——在定株挂牌的枝条上进行测定;
——果枝平均长度的测定,从所观测的枝条的基部至顶部的平均长度。果枝平均长度取整数记载,
单位为cm;
——果节数的测定,统计从果枝抽生基部到顶部间结果的节位数,不包括抽生的二次结果枝。果节
数取整数记载,单位为个。
6.4生长状况评定
4
DB63/T1400—2015
6.4.1评定时间和方法
评定时间及方法:
——评定时间,在发育普遍期进行;
——评定方法,目测评定。以整个观测地段全部枸杞树为对象,综合评定枸杞生长状况的各要素,
采用给出的评定标准进行生长状况评定。前后两次评定结果出现变化时,应注明原因。
6.4.2评定要求
生长状况评定类别及标准,见表1。
表1生长状况评定表
评定类别评定标准
生长状况优良。植株健壮,叶色正常,枝条发育良好;没有或仅有轻微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对生长影
一类
响极小;预计可达到丰产年景的水平。
生长状况中等。植株正常,叶色正常,枝条发育尚可;植株遭受病虫害或气象灾害较轻;预计可达到
二类
近5年平均产量年景的水平。
生长状况较差。植株发育不良,枝条发育一般;病虫害或气象灾害对其有明显的抑制或产生严重危害;
三类
预计产量低,是减产年景的水平。
6.4.3大田生育状况调查
根据当地的气象服务需求,可进行大田调查,记录存档。
7鲜果产量测定调查
7.1采果批次调查
枸杞全生育期内向观测地段所属农户(或单位)调查每次采摘鲜果的采摘日期,记录采摘时间和相
应采果批次。
7.2鲜果百粒重测定
7.2.1测定时间
自老眼枝果成熟之日起至秋果采收结束,大田每批次采收前。
7.2.2测定及计算方法
按5.3.2选定的挂牌植株上随机选取4组100粒成熟鲜果样本,装入塑料袋内密封,避免阳光直射,
并当日完成称重,计算平均百粒重。大田每采收一批鲜果前,应测定鲜果百粒重。鲜果百粒重取两位小
数记载。采收不到100粒时按照(1)式换算成百粒重。
Wf
Whk=100.....................................(1)
nf
式中:
Whk——百粒重,单位为克(g);
Wf——样本果实重,单位为克(g);
5
DB63/T1400—2015
nf——样本果实粒数。
7.3鲜果采果重量调查及计算方法
自鲜果成熟之日起,向观测地段所属农户(或单位)调查大面积的鲜果采摘量,记录采摘日期、批
次、鲜果重量。调查每批次鲜果收获量,待所有批次调查结束后,按照(2)式分别计算每公顷老眼枝
果、夏果和秋果采摘重量。采摘量取整数记。
n
Wfp
W=i1......................................(2)
fapa
式中:
2
Wfa——单位面积果实采摘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
Wfp——每批次采摘果实重量,单位为千克(kg);
pa——采摘面积,单位为公顷(hm2);
n——采摘批次。
8干果产量、干果病果率、干果含水率调查与测定
8.1测定和调查内容
干果百粒重、每批次干果收获量、夏果总产量和秋果总产量、正常果率、病果率、干果含水率。
8.2测定时间
测定和调查时间为老眼枝果成熟之日起至秋果采收结束。
8.3测定和调查方法
8.3.1干果百粒重和干果产量
从观测地段所属农户(或单位)采收后晒干或烘干的干果中,随机选取4个晾晒点,每个点取出100
粒称重,计算平均干果百粒重。干果百粒重取两位小数记载。
调查每批次干果收获量,待所有批次调查结束后,统计其老眼枝果总量、夏果总量和秋果总量,分
别除以采摘面积得到每公顷老眼枝果产量、每公顷夏果产量、每公顷秋果产量,计算方法同公式(2)。
收获量、总量取整数记载。
8.3.2干果含水率
从8.3.1取出的4组干果中,分别数出其中的正常果数,病果数,计算正常果率,病果率,将结果接
近的两组数取平均,得到该批次正常果率,病果率。将干果称重后,置于烘箱75℃烘干7h以上,烘干
时间的长短以重量不再变化时为准,按照公式(3)计算干果含水率。正常果率、病果率取整数记载,
干果含水率取一位小数记载。
WWDW
MC100%................................(3)
DW
式中:
MC——枸杞干果含水率(%);
WW——枸杞烘干前的重量,单位为克(g);
DW——枸杞烘干后的重量,单位为克(g)。
6
DB63/T1400—2015
9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观测
9.1观测内容
干热风、霜冻、风灾、雹灾。
9.2观测时间和地点
观测时间和地点规定如下:
——观测时间,在灾害发生后及时进行观测,从枸杞受害开始至受害症状不再加重为止;
——观测地点,在枸杞观测地段上进行,若灾害大范围发生,还应做好观测地段所属县域范围内的
调查。
9.3记载项目
9.3.1灾害名称、受害期及受害程度
记录实际发生的干热风、霜冻、风灾、雹灾等灾害名称;灾害开始发生,枸杞出现受害症状时记为
灾害开始期,灾害解除或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发展时记为终止期,其中灾害如果重新加重应继续进行记载。
霜冻、风灾、雹灾等突发性灾害除记载植株受害的开始和终止日期外,还应记载天气过程开始和终止时
间(以时、分记载)。
受害症状及受害程度的判断见表2。
表2枸杞受害症状及受害程度
症状及受害程度
灾害名称
轻中重
少量(5%以下)叶片由绿色变部分(5%~20%)叶片由绿色变大量(20%以上)叶片由绿
为黄白色;少量(5%以下)叶为黄白色;部分(5%~20%)叶色变为黄白色;大量(20%
干热风片凋萎、发脆直至脱落;少量片凋萎、发脆、脱落;部分(5%~以上)叶片凋萎、发脆、脱
(5%以下)花、蕾凋萎、发脆、20%)花、蕾凋萎、发脆、脱落。落;大量(20%以上)花、
脱落。蕾凋萎、发脆、脱落。
少量(10%以内)花蕾受冻。部分(10%~50%)花蕾受冻变黑、开花期造成大量(50%以上)
霜冻脱落,叶尖受冻。花蕾受冻脱落,叶片严重受
冻。
早春造成枝条抽干,程度较早春造成枝条抽干,程度较重早春造成枝条抽干严重
风灾轻,部分(5%以下)花蕾脱落。(5%~20%),开花期造成花蕾(20%以上),开花期造成
脱落较多(5%~20%)。花蕾大量脱落(20%以上)。
叶片击破,个别枝条折断。部分(50%以下)叶片破碎,部大量(50%以上)叶片击碎,
分(5%~20%)枝条折断,花、大量(50%以上)枝条折断,
雹灾果实脱落。大量(50%以上)叶片、果
实、花蕾脱落严重,甚至造
成空枝。
7
DB63/T1400—2015
9.3.2受灾期间天气气候情况记载
受灾期间天气气候情况记载见表3。
表3受灾期间天气气候情况
灾害名称天气气候情况记载内容
日期、持续日数、过程日平均气温、过程日最高气温、过程日14时风速、
干热风
过程日14时相对湿度
霜冻持续时间、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过程地面最低温度及日期
风灾持续时间、过程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及日期
雹灾冰雹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最大冰雹直径
10主要病虫害观测
10.1观测内容
枸杞根腐病、白粉病、瘿螨、木虱、蚜虫、负泥虫。主要病虫害特征参见附录B。
10.2观测地点和时间
在观测地段结合生育状况进行观测记载。
10.3记载项目
灾害名称和受害期:
——灾害名称应记载学名。
——当发现定株观测的植株受病虫危害时,开始观测受害率。当受害率达到10%时,记为受害始期;
当达到50%时,记为猖獗期;当连续2次观测的受害率不再增加时,记为停止期。
10.4受害程度
受害程度见表4。
表4受害程度
受害程度轻中重
枝条、叶、花、果受害,受害率枝条、叶、花、果受害,10%枝条、叶、花、果受害,受害率
受害率
≤10%<受害率≤50%>50%
11主要田间工作记载
11.1记载要求
记载要求规定如下:
——按实际的项目和内容,用通用术语记载项目名称;
8
DB63/T1400—2015
——同一项目进行多次观测时,要记明时间、次数;
——数量、质量、规格等计量单位应符合GB3100的规定记录。
11.2记载时间
记载观测地段上实际进行的田间管理项目起止时间。
11.3记载项目和内容
记载项目及内容见表5。
表5田间工作记载项目及内容
项目内容
修剪观测地段各次修剪的起止日期、修剪方式等
中耕除草各次中耕除草的时间、中耕深度等
施肥各次施肥的时间、施肥种类、数量、施肥方式等
灌水各次灌溉时间、灌溉量估算
抹芽修剪抹芽修剪的时间
病虫防治病虫害名称、防治时间及施用农药的种类与数量
晾晒或制干记录晾晒或烘干的时间、采用的表皮脱脂药剂种类和剂量,制干的方式
12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
生育期间气象条件鉴定规定如下:
——总结分析枸杞从萌芽到落叶期间的气象条件,主要分析积温、降水、日照等条件对枸杞生长发
育、产量形成的利弊影响;
——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
13观测簿表填写
所有观测和分析内容应按规定填写农业气象观测簿和农业气象观测报表,具体记录格式及要求参见
附录C、附录D。
9
DB63/T1400—2015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观测地段选择
A.1地段选择的原则
地段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地段必须具有代表性。能代表本区域地形、地势、土壤、种植制度、品种、产量和栽培管理水
平;
——地段宜保持长期稳定。如确需要调整应选择邻近农田,并进行记载。
A.2地段选择要求
地段品种,当地的主栽品种,树龄为3至10年。
地段面积,观测地段宜在1公顷以上连片种植的枸杞地上选取,面积不小于0.1公顷,长度和宽度不
少于30m。
地段位置,地段距林缘、建筑物、道路(公路和铁路)、水塘等应在20m以上。应远离河流、水库
等大型水体,减少小气候的影响。
枸杞生育状况调查地点,枸杞生育状况调查地点应选择能反映当地枸杞生长状况和产量水平的不同
类型的田块,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调查应能反映不同受灾程度的田块上进行。
A.2.1地段分区
将观测地段按其田块形状分成相等的4个观测区,作为4个重复,用于定株观测的项目。按顺序编号,
4个区的观测应在同一天内进行。为便于观测工作的进行,可绘制观测地段分区和各类观测的分布示意
图。
A.2.2地段资料记载
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内容:
——观测地段的位置、编号;
——气象观测场的位置;
——观测地段的环境条件,如村庄、树林、果园、山坡、河流、渠道、湖泊、水库及铁路、公路和
田间大道的位置;
——其它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方位和高度。
观测地段说明内容:
——地段编号;
——地段土地使用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地段所在地的地形、地势、面积及植株密度;
——地段距气候观测场的直线距离、方位和海拔高度差;
——地段环境条件。如房屋、树林、水体、道路等的方位和距离;
10
DB63/T1400—2015
——地段的种植制度;
——地段灌溉条件,包括有无灌溉条件、保证程度及水源和灌溉设施;
——地段地下水位深度。记“大于2m”或“小于2m”;
——地段土壤状况。包括土壤质地(砂土、壤土、粘土、砂壤土等)、土壤酸碱度(酸、中、碱)
和肥力(上、中、下)情况等;
——地段的产量水平。分上、中上、中、中下、下五级记载。约高于当地近5年平均产量(kg/hm2)
——的20%为上,高于平均产量10~20%为中上,相当于平均产量为中,低于平均产量10~20%为
中下,低于平均产量20%为下。
11
DB63/T1400—2015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枸杞主要病虫害特征
B.1枸杞根腐病
俗称烂根病,由镰刀菌侵入枸杞根部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及茎基部,病株表现为叶片
发黄、萎垂。发病时破坏皮层疏导组织,使植株失去水分和养分供应而逐渐枯萎,影响枸杞生长发育和
产量。发病初期,根茎部或根部产生不定形病斑,病部有疱状隆起,呈褐色至黑褐色,局部皮层腐烂,
并逐渐向周围扩散,破坏皮层输导组织,使植株失去水分和养分供应而生长衰弱,湿度大时,病部长出
一层白色至粉红色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株杆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木质变干,导
致植株死亡,剥开病株树杆可见维管束褐变。多发生在5年以上树龄的枸杞田。夏季中午高温时,叶片
萎蔫,早、晚恢复正常。盛发期主要在果熟期至秋枝现蕾、开花期。此时期病菌经过多次再侵染,病害
达发病高峰期。
B.2枸杞白粉病
又称枸杞粉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粉孢属,主要危害叶片;叶面覆满白色霉斑(初期)和粉斑(稍
后);病株光合作用受阻,终致叶片逐渐变黄、脱落,影响枸杞生长发育和产量。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
近圆形病斑,大小2mm~4mm,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叶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状物。果实染病也产
生类似的症状。严重时枸杞植株外现呈一片白色,并引起叶片干枯、脱落,颗粒瘦小。盛发期主要在老
眼枝果实成熟期到秋果成熟期逐渐进入落叶期。
B.3枸杞蚜虫
俗称绿蜜、蜜虫、油汗等,一种药用植物害虫,属同翅目,蚜科。专属寄主植物为枸杞,大量成、
若蚜群集于枸杞嫩梢、叶背及叶基部,刺吸汁液,使树势减弱,严重影响开花结果及生长发育,果实瘦
小。成虫有翅胎生蚜体长1.9mm,黄绿色,头部黑色,眼瘤不明显,触角6节,黄色,翅无色,半透明。
腹部黄褐色,腹管黑色圆筒形,腹末尾片两侧各有2根刚毛,无翅胎生雌蚜体较有翅蚜肥大,浅黄色,
两侧各具2~3根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50128-2014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4-04-15
- YD/T 1084-2000 基于ATM的网络接口(PNNI)信令规范 2000-11-28
- HG/T 20697-2007 化工暖通空调设备采购规定 2007-05-29
- SJ 21114-2016 军用电子装备结构数字样机 通用规则 2016-01-19
- SJ 21454-2018 集成电路陶瓷封装硅铝丝键合工艺技术要求 2018-01-18
- HB 3224-1979 双活塞回转式气缸 1980-01-07
- JC/T 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2009-12-04
-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3-09-06
- 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2013-11-28
- DL/T 5010-2005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200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