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1-2015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

DB34/T 221-2015 Security technology prevention engineering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21-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4
实施日期
2015-08-1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公安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检验依据、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于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检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安徽三联交通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江燕、张敬锋、李磊、吴永东、安福全、汤志钢、李唯哲、杨可军、王磊、张 新武、魏江东、张雷。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21—2015

代替DB34/T221-2001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

Inspectionspecificationforengineeringofsecurityandtechnicalprotectionsystem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7-14发布2015-08-1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21—2015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检验依据..........................................................................1

5检验项目要求......................................................................1

5.1工程实施......................................................................1

5.2入侵报警系统..................................................................2

5.3出入口控制系统................................................................4

5.4电子巡查系统..................................................................5

5.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5

5.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6

5.7设备安装......................................................................7

5.8监控中心......................................................................8

5.9电源..........................................................................8

5.10安全.........................................................................8

5.11电磁兼容性...................................................................9

5.12防雷与接地...................................................................9

5.13标志.........................................................................9

6试验方法..........................................................................9

6.1工程实施......................................................................9

6.2入侵报警系统..................................................................9

6.3出入口控制系统...............................................................12

6.4电子巡查系统.................................................................12

6.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13

6.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3

6.7设备安装.....................................................................16

6.8监控中心.....................................................................16

6.9电源.........................................................................16

6.10安全........................................................................16

6.11电磁兼容性..................................................................17

6.12防雷与接地..................................................................17

6.13标志........................................................................17

7检验规则.........................................................................17

7.1基本规则.....................................................................17

I

DB34/T221—2015

7.2抽样..........................................................................17

7.3判定规则......................................................................18

II

DB34/T22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DB34/T221-2001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异:

——对原有的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对各章节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

改。

——增加了工程实施的要求与试验方法(4.1);

——增加了电子巡查系统的要求与试验方法(4.4);

——增加了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要求与试验方法(4.5);

——增加了防雷与接地的要求与试验方法(4.12);

——增加了标志的要求与试验方法(4.13)。

本标准由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安徽三联交通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燕、张敬锋、李磊、吴永东、安福全、汤志钢、李唯哲、杨可军、王磊、张

新武、魏江东、张雷。

III

DB34/T221—2015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检验依据、检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

本标准适于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6796-2009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72楼寓对讲电控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394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751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50348-2004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检验依据

检验依据为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建设方和承建方签订的合同和经双方批准的

设计文件,安全防范工程选用设备器材的技术文件(产品标准、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及设备清单)作

为补充的检验依据。

5检验项目要求

1

DB34/T221—2015

5.1工程实施

5.1.1按管线敷设图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管线敷设施工。

5.1.2按施工图的技术要求进行器材、设备安装。

5.1.3按系统功能要求进行系统调试。

5.2入侵报警系统

5.2.1入侵报警功能

在设防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探测到入侵信号,系统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指示入侵发生的部位,

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2入侵探测器灵敏度及探测范围

各类入侵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的规定;安装位置应合理,应能有效覆盖

设计要求中被防护区域,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到有入侵发生,应能发出报警信息。

5.2.3紧急报警功能

5.2.3.1入侵报警系统在任何状态下触动紧急报警装置,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区

域或地址,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息应无丢失。

5.2.3.2紧急报警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被触发后应自锁。当同时触发多路紧急报警装置时,应在

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区域或地址,系统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应能保持

到手动复位,报警信息应无丢失。

5.2.4多路同时报警功能

在设防状态下,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时,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区域或地

址,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息应无丢失。

5.2.5报警后的恢复功能

报警发生后,入侵报警系统应能手动复位。在设防状态下,探测器的入侵探测与报警功能应正常;

在撤防状态下,对探测器的报警信息应不发出报警。

5.2.6入侵探测器防拆报警功能

在任何状态下,当入侵探测器机壳被打开,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探测器地址,并发出声、

光报警信号,报警状态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7防盗报警控制器防拆报警功能

在任何状态下,防盗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状态应能

保持到手动复位。

5.2.8信号线防破坏报警功能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系统处在布防状态下报警信号传输线被开路、短路及并接其他负载时,防盗

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应显示报警信息,报警状态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9电源线防破坏功能

2

DB34/T221—2015

在有线传输系统中,电源线被切断,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应显示故障信息,

报警状态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10防盗报警控制器主备电源故障报警功能

当防盗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应自动工作,同时应显示主电源故障信息;当备用

电源发生故障或欠压时,应显示备用电源故障或欠压信息,该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11公共网络传输防破坏功能

在利用公共网络(包括公共电话网络、公共数据网络和无线网络等)传输报警信号的系统中,当网络

传输发生故障或信息连续阻塞超过30s时,监控中心或手机客户端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该信息应

能保持到手动复位。

5.2.12显示信息

系统应具有显示和记录开机、关机、报警、故障、被破坏、设防、撤防、更改等信息的功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