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4/T 27.7-2023 彬州梨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防灾减灾技术规程

DB6104/T 27.7-2023 Binxian pear standard complex Part 7: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4/T 27.7-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19
实施日期
2024-01-19
发布单位/组织
咸阳市
归口单位
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咸阳市园艺站
起草人:
张东栋、王彬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31DB6104

咸阳市地方标准

DB6104/T27.4—2023

彬州梨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3-12-19发布2024-01-19实施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4/T27.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彬州梨标准综合体》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第2部分:苗木质量和繁育技术规程;

第3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4部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第5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周年管理操作技术规程;

第7部分:防灾减灾技术规程。

本部分为标准综合体的第4部分。

本文件由彬州市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咸阳市园艺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伟、查养良、王彬虎、张东栋、冯益群、杨力、李宝宁、闫潇、杨建

彬、刘玉霞、段梅、孟鑫、刘研。

本文件由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属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彬州市果业服务中心

电话:029-34924334

地址:彬州市西大街51号行政中心

邮编:713500

DB6104/T27.4—2023

彬州梨标准综合体第4部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彬州梨园地选择、苗木选择与质量要求、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水分管

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综合防治和自然灾害预防及补救等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彬州市域内彬州梨产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23绿色食品鲜梨

DB6104/T27.2彬州梨标准综合体第2部分:苗木质量要求和繁育技术规程

DB6104/T27.3彬州梨标准综合体第3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DB6104/T27.7彬州梨标准综合体第7部分:防灾减灾技术规程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

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

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3.2

A级绿色食品梨

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生产的梨果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

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梨果。

4园地选择

园地应满足NY/T391规定的空气、土壤、灌溉水和生态条件要求。

1

DB6104/T27.4—2023

5苗木选择与质量要求

所用苗木应符合DB6104/T27.2中一级苗木或二级苗木的质量要求。

6建园

建园技术应符合DB6104/T27.3中建园技术要求。

7土壤管理

按照DB6104/T27.3中的规定执行。

8施肥技术

生产绿色食品梨要求的土壤肥力应符合NY/T391中的要求。

8.1施肥时期

按照DB6104/T27.3中的规定执行。

8.2施肥方法

按照DB6104/T27.3中的规定执行。

8.3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照NY/T394中的规定执行。

9水分管理

按照NY/T391中的规定执行。

10整形修剪

按照DB6104/T27.3中的规定执行。

11花果管理

按照DB6104/T27.3中的规定执行。

12病虫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做好预测预报,坚持以农业、物理防治为基础,以生物

防治为核心,化学防治为补充,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要求,科学使用防控技术,有效

2

DB6104/T27.4—2023

控制病虫危害。

12.1农业防治

通过清园、深翻树盘、水肥管理、果实套袋、深埋杂草等农业措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

12.2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等物理防治措施诱杀害虫。

12.3生物防治

12.3.1以虫治虫

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控制蚜虫虫口基数,利用赤眼蜂防治卷叶虫类,投放

捕食螨、小黑花蝽、草蛉防治梨害螨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12.3.2以微生物及激素治虫

如土壤施用白僵菌防治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达到微生物治虫

的目的。

12.4化学防治

按照NY/T393中的规定执行。

13自然灾害预防及补救

按照DB6104/T27.7中的规定执行。

3

DB6104/T27.4—2023

附录A

(资料性)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

A.1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可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8321的规定(不属于农药使用登记

范围的产品除外)使用表A.1中的农药。

表A.1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

类别物质名称备注

楝素(苦楝、印楝等提取物,如印楝素等)杀虫

天然除虫菊素(除虫菊科植物提取液)杀虫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苦参等提取物)杀虫

蛇床子素(蛇床子提取物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