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924-2022 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DB11/T 924-2022 The standard for cultivating ornamental fis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924—2022
代替DB11/T497—2007等
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rnamentalfishfarming
2022-03-24发布2022-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924—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条件2
4.1场地环境要求2
4.2养殖设施条件2
5亲鱼培育4
5.1亲鱼选择4
5.2雌雄鉴别4
5.3鱼体消毒5
5.4放养密度5
5.5饲料与投喂5
5.6日常管理6
6人工繁殖7
6.1亲鱼配组7
6.2鱼巢和产卵盘准备7
6.3产卵7
6.4孵化管理8
7苗种培育8
7.1放养密度8
7.2鱼体消毒8
7.3投喂9
7.4日常管理9
7.5苗种挑选10
8商品鱼养殖10
8.1鱼种放养10
8.2鱼体消毒11
8.3放养密度11
8.4饵料投喂11
8.5日常管理12
9鱼病防治12
9.1鱼病预防12
9.2常见鱼病及其治疗方法12
I
DB11/T924—2022
附录A(资料性)花罗汉鱼主要品系特征13
附录B(资料性)不同品种观赏鱼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4
II
DB11/T9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文件DB11/T497—2007《金鱼养殖技术规范》、DB11/T924—2012《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血鹦鹉鱼》、DB11/T1084—2014《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花罗汉鱼》、DB11/T1306—2015《观赏鱼养殖
技术规范地图鱼》、DB11/T1396—2017《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亚洲龙鱼》、DB11/T1511—2018《观
赏鱼养殖技术规范孔雀鱼》,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血鹦鹉鱼”(见3.5,DB11/T924—2012的3.1);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孔雀鱼”、“金鱼”和“追星”(见3.4、3.6、3.7);
c)更改了“环境条件”的相关内容(见4,DB11/T1396—2014的4、DB11/T924—2012的4、DB11/T
1306—2015的4、DB11/T1396—2017的4、DB11/T1511—2018的3、DB11/T497—2007的3.2.1.1、
3.2.2.1、3.3.3.1、3.3.3.3、5.1.1.1、5.2.1.1);
d)更改了“亲鱼培育”的相关内容(见5,DB11/T1396—2014的5、DB11/T924—2012的5、DB11/T
1306—2015的5、DB11/T1511—2018的4、DB11/T497—2007的3.1、3.2、3.3.1);
e)更改了“人工繁殖”的相关内容(见6,DB11/T1396—2014的6、DB11/T924—2012的6、DB11/T
1306—2015的6、DB11/T1511—2018的5、DB11/T497—2007的3.3);
f)更改了“苗种培育”的相关内容(见7,DB11/T1396—2014的7、DB11/T924—2012的7、DB11/T
1306—2015的7、DB11/T1511—2018的6、DB11/T497—2007的4);
g)更改了“商品鱼养殖”的相关内容(见8,DB11/T1396—2014的8、DB11/T924—2012的8、DB11/T
1306—2015的8、DB11/T1396—2017的5、6、DB11/T1511—2018的7、DB11/T497—2007的
5);
h)更改了“鱼病防治”的相关内容(见9,DB11/T1396—2014的9、DB11/T924—2012的10、DB11/T
1306—2015的10、DB11/T1396—2017的7、DB11/T1511—2018的8、DB11/T497—2007的7);
i)删除了“鱼体增色”的技术内容(见DB11/T924—2012的9);
j)删除了“越冬管理、包装运输”的相关内容(见DB11/T497—2007的6、8)。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通州区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东杰、汤理思、樊子风、王赛赛、张强、何川、姜巨峰、姜娜、李文通、马志
宏、高亮、胡金有、孙砚胜、张立颖。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497—2007、DB11/T924—2012、DB11/T1084—2014、DB11/T1306—2015、DB11/T1396
—2017、DB11/T1511—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DB11/T924—2022
观赏鱼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观赏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和鱼病防治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观赏鱼的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30946观赏鱼分级规则血鹦鹉鱼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
SC/T5051观赏渔业通用名词术语
SC/T5052热带观赏鱼命名规则
SC/T5102观赏鱼养殖场条件金鱼
SC/T5106观赏鱼养殖场条件小型热带鱼
SC/T5107观赏鱼养殖场条件大型热带淡水鱼
SC/T5701金鱼分级狮头
SC/T5702金鱼分级琉金
SC/T5704金鱼分级蝶尾
SC/T5705金鱼分级龙睛
SC/T5706—2017金鱼分级珍珠鳞类
SC/T5706—2018金鱼分级草金鱼
SC/T5707金鱼分级和金
SC/T5709金鱼分级水泡眼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SC/T5051、SC/T50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花罗汉鱼Cichlasomaspp
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慈鲷科(CICHLIDAE),利用南美州慈鲷科多个种类经过不断的杂交
选育改良、头型如罗汉般突出的观赏鱼。
3.2
1
DB11/T924—2022
地图鱼Astronotusocellatus
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慈鲷科(丽鱼科)(CICHLIDAE),体侧呈椭圆形,黑色或者白色底
色,布满红色、金黄色或橙黄色斑纹,似地图覆盖于体表的人工培育的观赏鱼。
注:又称图丽鱼、尾星鱼、猪仔鱼。
3.3
亚洲龙鱼Scleropagesformosus
隶属于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鱼体延长,侧扁,口上侧位,
吻须1对,臀鳍条约20,侧线鳞21~24,胸鳍长约为体长的1/3的观赏鱼。
注:主要分为金龙鱼、红龙鱼和青龙鱼3个品系。
3.4
孔雀鱼Poeciliareticulata
隶属于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花鳉科(POECILIIDAE),中文学名虹鳉,鱼体修长,体后
部侧扁,雄鱼体色多彩,雌鱼多为单一银灰色,背鳍长而尖,尾鳍宽,长占全长的1/2以上,尾柄长大于
尾柄高的观赏鱼。
3.5
血鹦鹉鱼Viejasynsplia♀×mphilophuscitrinellus♂
由紫红火口鱼(Viejasynsplia♀)×红魔鬼鱼(Amphilophuscitrinellus♂)交配所获得的杂交
种。嘴脸像鹦鹉,头顶有少许肉瘤,体呈粉红色或血红色,体态丰满,满身透着红宝石般光泽的观赏鱼。
3.6
金鱼Carassiusauratus
属鲫鱼的变异种,由野生鲫鱼经人工选育的观赏鱼。
4环境条件
4.1场地环境要求
养殖产地选择、产地环境和池塘底质应按照NY/T5361的规定执行。养殖用水排放应符合SC/T9101
的要求。
4.2养殖设施条件
4.2.1金鱼养殖设施应符合SC/T5102的要求,孔雀鱼养殖设施应符合SC/T5106的要求,花罗汉鱼、血
鹦鹉鱼、地图鱼、亚洲龙鱼养殖设施应符合SC/T5107的要求。
4.2.2花罗汉鱼、地图鱼各养殖阶段养殖池规格见表1。
表1花罗汉鱼、地图鱼养殖池规格
养殖面积养殖池深
养殖阶段养殖池类别
m2cm
工厂化循环池40~6050~150
亲鱼培育
池塘700~1500150~250
2
DB11/T924—2022
表1花罗汉鱼、地图鱼养殖池规格(续)
养殖面积养殖池深
养殖阶段养殖池类别
m2cm
亲鱼配组池80~12050~150
人工繁殖
繁殖水族箱0.5~1.050~70
苗种培育箱0.5~0.7540~60
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池40~6050~150
工厂化循环池40~6050~150
成鱼(商品鱼)养殖池塘700~1500150~250
水族箱0.02~2.550~150
4.2.3亚洲龙鱼养殖池规格见表2。
表2亚洲龙鱼养殖池规格
养殖面积养殖池深
养殖阶段养殖池类别
m2cm
工厂化循环池8~3050~150
成鱼(商品鱼)养殖
水族箱0.45~1.550~150
4.2.4孔雀鱼各养殖阶段养殖池规格见表3。
表3孔雀鱼养殖池规格
养殖面积养殖池深
养殖阶段养殖池类别
m2cm
亲鱼培育工厂化循环池5~2020~100
亲鱼配组池1~520~100
人工繁殖
繁殖水族箱0.3~0.520~100
苗种培育箱0.5~0.820~100
苗种培育
工厂化循环池5~2020~100
工厂化循环池5~2020~100
成鱼(商品鱼)养殖
水族箱0.02~120~100
4.2.5血鹦鹉鱼各养殖阶段养殖池规格见表4。
表4血鹦鹉鱼养殖池规格
养殖面积养殖池深
养殖阶段养殖池类别
m2cm
工厂化循环池16~4050~150
亲鱼培育
池塘300~600100~150
亲鱼配组池0.2~0.32550~150
人工繁殖
繁殖水族箱0.16~0.2550~150
苗种培育苗种培育池0.2~0.32550~150
3
DB11/T924—2022
工厂化循环池25~3650~150
成鱼(商品鱼)养殖池塘600~1200100~150
水族箱0.02~2.550~150
4.2.6金鱼各养殖阶段养殖池规格按照SC/T5102的规定执行。
5亲鱼培育
5.1亲鱼选择
人工繁殖的亲鱼宜选择:鱼体健康、无病无伤、体形正常、性状优良、品种特征明显、肥满度好、性
腺发育成熟的个体。雌雄比宜为1:1。花罗汉鱼年龄24月龄~48月龄,全长不小于25cm;地图鱼16月龄~
48月龄,全长不小于25cm;孔雀鱼4月龄~5月龄,全长不小于4cm;血鹦鹉鱼亲鱼(红魔鬼、紫红火口)
14月龄~48月龄,全长不小于25cm;金鱼12月龄~24月龄。
5.2雌雄鉴别
亲鱼雌雄鉴别方法见表5。
表5不同品种亲鱼雌雄鉴别方法
性
品种体型体色头(头背)鱼鳍鳃盖腹部生殖孔
别
头瘤较大,用手触摸,腹鳍较硬,
扁平,轻压有精尖小呈V
♂粗壮颜色鲜艳下颚处具有第1至第6背鳍棘条较-
液流出型
花罗发达的肉块粗且圆形
汉鱼头瘤较小,用手触摸,腹鳍较软,
保持有黑色宽大呈U
♀稍小下颚处无肉第1至第6背鳍棘条较-肥圆
条纹型
块较细且扁形
头部和身上
鳃盖处有
的斑块和条宽大,有隆扁平,轻压有精尖孔形,
♂修长背鳍、臀鳍末端尖而长黄色斑块
地图纹较多而且起液流出狭小
发光
鱼色彩较艳丽
较小,无隆
♀粗壮体色略淡背鳍、臀鳍末端小而圆不发光肥圆呈圆形
起
颜色鲜艳,覆尾柄及尾鳍长度为全
盖多种颜色长的2/3,臀鳍演变成
♂较小--扁平,无胎斑-
组成的条纹、交接器,臀鳍前方的几
斑点根鳍条比较粗大
肥圆。在快产仔
孔雀
的时候胎斑呈黑
鱼
尾柄及尾鳍长度为全色,白化品种临
♀较大逊于雄鱼-长的1/2,臀鳍均匀,-近产仔时胎斑呈-
成扇形肉色,全身都可
以有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956-2018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8-07-29
- HJ 955-2018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2018-07-29
- HJ 961-2018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2018-08-02
- HJ 960-2018 土壤和沉积物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8-08-02
- HJ 959-2018 水质 四乙基铅的测定 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8-07-29
- HJ 957-2018 水质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18-07-29
- HJ952-2018 土壤和沉积物 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8-07-29
- HJ951-2018 固体废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8-07-29
- HJ 963-2018 固体废物 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47种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8-08-02
- HJ 962-2018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