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713-2012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B22/T 1713-2012 Vehicle Four-Wheel Alignment Equipment Verification Device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7.040.30
L85
备案号:36004-2013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13—2012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verificationdeviceoffour-wheelaligner
2012-12-21发布2013-01-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171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吉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法成、徐观、林慧英、黄广峰、刘文智、苏建、潘洪达、邵承会、刘玉梅、
张立斌、陈熔、戴建国。
I
DB22/T1713—2012
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检定汽车四轮定位仪的仪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T/T505四轮定位仪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verificationdeviceoffour-wheelaligner
用于检定四轮定位仪的仪器。
3.2
单轮前束(角)individualwheeltoe-in(angle)
每一车轮的旋转平面相对汽车纵向轴线(几何中心线)的内夹角称为单轮前束角(q),车轮前端
偏向纵向轴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单轮前束通过公式(1)计算。
l=D´tgq........................................(1)
式中:
l——单轮前束值,单位:mm;
D——车轮前束测量点所处的直径,单位:mm;
1
DB22/T1713—2012
q——单轮前束角,单位:(º)。
3.3
主销内倾steeringaxisinclination
如图1所示,在同时垂直于Y和X平面的平面内,由真实的或假想的转向主销的轴线在该平面上的
投影与X平面的垂线所构成的锐角,一般用符号β表示。单位为“分(′)”。
3.4
主销后倾caster
如图2所示,过车轮中心的铅垂线和真实(或假想)的转向主销轴线在Y平面的投影线所夹锐角为
主销后倾角,一般用符号γ表示。单位为“分(′)”。
γ
β
图1主销内倾图2主销后倾
3.5
车轮外倾camber
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内,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锐角,一般用符号α表示。
单位为“分(′)”。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温度:0℃~40℃。
4.1.2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3电源:220V±22V,50Hz±1Hz。
4.2外观及基本要求
4.2.1仪器应稳定可靠,仪器的测量应不受太阳光或其他灯光照射的影响。
4.2.2具备连续模拟车轮定位角的功能,且模拟各参数大小符合JT/T505所规定的范围。
4.2.3测量头连接夹具的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05mm。
2
DB22/T1713—2012
4.2.4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检验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不确定度应为四轮定位
仪技术指标的1/3,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的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应在各自定义的平面内独立生成并
计量。
4.2.5检定装置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测量头连接夹具中心对角线长度误差应不大于1mm。
4.2.6检定装置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测量头连接夹具中心在同一平面内且水平,平面度公
差为0.2mm。
4.2.7模拟轮距应为0.8m~1.8m,模拟轴距应为1.5m~3.5m。
4.2.8仪器的各连接件连接紧固可靠。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崩缺现象,表面涂层不得有明显的
剥落、划痕、气泡、流挂等现象。
4.2.9仪器的按钮应有功能标识,操作灵活可靠,仪器显示清晰,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4.3零位校准机构
4.3.1左(右)边前、后零位校准定位圆销的轴线平行度应不超过3′。
4.3.2前(后)端左、右零位校准定位圆销的轴线水平(铅垂)方向平行度应不超过3′。
4.4测量参数及范围
4.4.1前束角
测量范围:应为±20°。
4.4.2外倾角
测量范围:应为±15°。
4.4.3主销后倾角
测量范围:应为±15°。
4.4.4主销内倾角
测量范围:应为-5°~+23°。
4.5示值要求
4.5.1示值分辨率
角度分辨率:应为1"。
4.5.2零位漂移
零位漂移:30min内应不大于1′。
4.5.3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应为±1′。
4.5.4示值稳定性
示值稳定性:10s内应为±1′。
4.6电气安全性
3
DB22/T1713—2012
4.6.1电源适应性要求
在AC220V±22V、50Hz±1Hz的电源条件下,受试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4.6.2绝缘要求
受试仪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4.6.3接触电阻
受试仪器的接触电阻不应超过0.5Ω。
4.7环境适应性
4.7.1低温试验
仪器测量部分在承受GB/T2423.1规定的低温环境试验后,其外观和示值应分别符合4.2和4.5的要
求。
4.7.2高温试验
仪器测量部分在承受GB/T2423.1规定的高温环境试验后,其外观和示值应分别符合4.2和4.5的要
求。
4.7.3振动试验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GB/T2423.10规定的定频振动试验后,受试系统应无永久性结构变形、
零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与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
不良现象,受试系统功能应保持正常,其外观和示值应分别符合4.2和4.5的要求。
4.7.4冲击试验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GB/T2423.5规定的冲击试验后,受试系统应无永久性结构变形、零
部件应无损坏、应无电气故障、紧固部件应无松脱现象,插头与通信接口等接插件不应有脱落或接触不
良现象,受试系统功能应保持正常,其外观和示值应分别符合4.2和4.5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按照4.1的规定。
5.2试验仪器及工具
5.2.1自准直仪:测量范围不小于40′,分度值不大于1"。
5.2.2专用反射镜:平行反射镜和垂直反射镜。
5.2.3光学象限仪:分度值不大于15",示值误差不超过±15"。
5.2.4条式水平仪:分度值不大于0.05/1000。
5.3外观及基本要求检验
通过目测与手感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4.1规定。
4
DB22/T1713—2012
5.4计量性能检验
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计量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A。
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计量性能试验记录格式见附录B。
5.5电气安全试验
5.5.1电源适应性试验
仪器电源电压在AC220V±22V、50Hz±1Hz变化的条件下,检查受试系统的电源电压适应性。
5.5.2绝缘测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2/T 249-2001 工业辛醇(2-乙基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2001-02-15
- DB22/T 247-2001 工业糖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2001-02-15
- DB34/T 218-2001 长江中华绒螯蟹原种选择标准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1-05-18
- DB22/T 248-2001 工业糖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2001-02-15
- DB22/T 250-2001 工业正丁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2001-02-15
- DB23/T 050-2001 A级绿色食品 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T 049-2001 A级绿色食品 红小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T 047-2001 A级绿色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T 048-2001 A级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T 068-2001 A级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