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5/T 54-2019 潮汕蕉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4405/T 54-2019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5/T 54-2019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3-06
实施日期
2019-03-15
发布单位/组织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汕头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汕头市辖区潮汕蕉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汕头市果树研究中心
起草人:
郑木川、洪立纯、林煜、廖玉章、陈桂平、郑廷杰、杨惠文、陈德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

DB4405

汕头市地方标准

DB4405/T54—2019

代替DB440500/T54—2011

潮汕蕉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9-03-06发布2019-03-15实施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5/T5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4.3.1、8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与DB440500/T54—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增减(见2);

——修改了“病害防治”的部分内容(见6.1);

——修改了“农药使用安全要求”的部分内容(见8)。

本标准由原汕头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汕头市果树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木川、洪立纯、林煜、廖玉章、陈桂平、郑廷杰、杨惠文、陈德华。

本标准于2003年首次发布,2011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4405/T54—2019

潮汕蕉柑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潮汕蕉柑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综合防治、防治时间及对象、病害防治、虫

害防治和农药安全使用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汕头市辖区潮汕蕉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DB44/T638-2009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治指标

指在规定防治适期时,田间表现的病斑(害虫虫口)数或此时的枝、梢、叶、花、果的为害程度。

3.2

有虫叶(枝)率

指有虫叶(枝)数与调查总叶(枝)数比值的百分率。

3.3

叶(枝)发病率

指发病叶(枝)数与调查总叶(枝)数比值的百分率。

4综合防治

4.1防治原则

1

DB4405/T54—2019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因时、因地制宜

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安全、有效、经济、生态地控制病虫害。

4.2防治方法

根据每一柑园生态体系的特点,突出主要的病虫害为对象。通过合理用药,保护利用天敌,配合农

业措施,达到较长期地把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许可的水平以下,同时防止次要病虫害的蔓延为害。

4.3防治措施

4.3.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传播。

4.3.2农业防治

4.3.2.1新建柑园应距离老柑园250m以上,以减少病虫害传播。

4.3.2.2沿海地带应营造防护林,减轻风灾及溃疡病等病害的发生。

4.3.2.3合理修剪,及时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和果实,减少病虫源。

4.3.2.4抹芽控梢,统一放梢,统一时间喷药。

4.3.2.5搞好排灌系统,畦面保持干爽不积水。

4.3.3生物防治

4.3.3.1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定期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及天敌情况,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依据。

4.3.3.2保护、利用、引进天敌昆虫及有益微生物(如:EM菌等),控制病虫为害。

4.3.3.3柑园适当间种浅根性杂草(如:藿香蓟等),改善柑园生态环境,提供天敌栖息繁殖场所。

4.3.3.4利用性诱剂诱杀。

4.3.4化学防治

4.3.4.1根据病虫害发生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