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B41
备案号:35836-2013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169—2012
牦牛健康养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2012-12-04发布2013-01-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169—2012
前言
本规范的编写按GB/T1.1—2009年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蔡进忠、雷萌桐、李剑、李国泰、衣翠玲、冯新、李春花、陈海萍、严发兰、
孙延生、张琳、马金宝、贾生福、张兰清、苏存寿。
I
DB63/T1169—2012
牦牛健康养殖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牦牛健康养殖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预防、治疗、监测和控制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境内牦牛健康养殖中寄生虫病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16549畜禽产品地检疫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635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18647动物球虫病诊断技术
GB/T22329牛皮蝇蛆病诊断技术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573弓形虫病诊断技术
NY/T1466动物棘球蚴病诊断技术
NY/T1470羊螨病(痒螨/疥螨)诊断技术
NY/T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5128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DB63/T373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规范
DB63/T374畜禽螨病防治技术规范
DB63/T457棘球蚴病防治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主席令2007年第87号)
种畜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4年第153号)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年令第32号发布,2004年7月农业部令第38
号修订)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0]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02年第235号)
3术语和定义
1
DB63/T1169—2012
GB18635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牦牛健康养殖
指根据牦牛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原理来指导养殖生产,为牦牛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
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全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的发生,个
体健康,使生产的食用产品无污染、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与天然鲜品相当。
3.2
兽药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疫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量的物质(含饲
料添加剂)。包括:(1)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2)兽用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
药物及其制剂;(3)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3.3
药物防治
通过使用药物预防、治疗疫病的措施。
3.4
抗寄生虫药
能够驱除或杀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
3.5
成虫期前驱虫
是指一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尚未发育至性成熟的时候,用药物驱除的方法。
3.6
药物喷淋
利用喷淋装置,将配制的杀虫剂淋浴牛体,达到治疗或预防外寄生虫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3.7
综合防治
是对患者药物防治以外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措施的总称,包括外界环境除虫、预防家畜感染、提高机
体抵抗力等。
3.8
抗药性
寄生蠕虫因变异而获得了逃避某种药物杀虫作用的能力使驱虫药物不再达到预期效果或完全丧失
使用价值。
2
DB63/T1169—2012
3.9
休药期
食品动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10
绿色食品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3.11
有机食品
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
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3.12
轮换用药
是指一种抗寄生虫药连用数月后,换用另一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抗寄生虫药。
3.13
穿梭用药
是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
另一种药物。
3.14
联合用药
是指在同一饲养期内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寄生虫药物。
3.15
监测
对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
发展趋势。
4防治原则
4.1根据牦牛主要寄生虫病流行规律,重点驱治性成熟前的寄生期幼虫。
4.2采取定期、高密度、大面积驱虫或杀虫。
4.3实行全群防治,应重点防治幼年牛、母牛和老弱牛。
4.4做好防治后牦牛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4.5选择符合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防治方法与药物。
3
DB63/T1169—2012
4.6注意药物的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防止或延缓抗药虫株的形成。
4.7采取切断寄生虫病传播环节的各项措施。
5预防
5.1卫生管理
5.1.1牧民及饲养场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体检,建立牧民(职工)健康档案。患有人畜共患疫病者,
不得从事与饲养有关的活动。
5.1.2集约化饲养地(场)的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
要求,防止污染环境。
5.1.3集约化饲养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更换衣鞋和消毒。非生产区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入生产
区,特殊情况必须进入的,应经过严格消毒,并遵守场内的制度。
5.1.4限制饲养场的兽医对外诊疗疫病,限制实施配种操作人员对外承担配种工作。
5.1.5限制社会各类人员进入集约化饲养场进行参观,经销等活动。
5.2圈舍灭虫处理
定期对牦牛舍、器具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5.3饲养管理
5.3.1饲养管理按NY/T5128的要求执行。
5.3.2饲料使用按NY5032的要求执行,禁止饲喂动物源性肉骨粉。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
准的添加剂。
5.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A 248.7-2000 边防管理船舶信息代码 第7部分:船舶部位代码 2000-08-09
- HB 4349-1989 T形螺钉 1989-07-12
- HB 2024-1989 衬套 1989-05-13
- QJ 1163.6-1987 深度、高度、长度极限量规型式尺寸 高度量规(L=1~50) 1987-03-31
- QJ 1644.6-1989 劳动工资系统数据元 奖励基金提取和使用代码 1989-01-13
- HB 4112-1988 T型螺母 1988-04-09
- SJ 364-1973 反射速调管阴极电流的测试方法 1973-02-26
- QJ 2185.7-1991 胶接式冷冲滚动模架导向装置 挡盖 1991-02-05
- HB 3316-1991 衬套 1991-05-07
- HB 6813.2-1993 气动量仪测具用零件接头 199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