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
DB34/T 1222-2010 Huang cattle of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milk and meat-producing typ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安徽天达饲料集团。
- 起草人:
- 王力生、陈宏权、涂晓华、章孝荣、董卫星、刘永文、刘善斋、程建波、王 恒、刘洪瑜。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
Dual-PurposeCowofWanbei
文稿版次选择
2010-08-25发布2010-09-2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222—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由安徽省农业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安徽天达饲料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力生、陈宏权、涂晓华、章孝荣、董卫星、刘永文、刘善斋、程建波、王
恒、刘洪瑜。
I
DB34/T1222—2010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术语和定义、特征与特性、等级评定和良种登记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的鉴别和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43牛冷冻精液
NY5044无公害食品牛肉
NY5045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系
源于同一系祖的畜群,某些性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个体间生产性能和形态特征相似,
并能将其主要特征稳定地遗传下去和有相当数量的家畜群体。
3.2
乳肉兼用牛
兼有产乳产肉经济用途的牛品种(或品系)。
3.3
皖北乳肉兼用黄牛
皖北乳肉兼用黄牛是由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在安徽省皖北地区生态条件下与皖北黄牛经过长期
级进杂交(形成的高代西杂牛群)基础上,导入德国弗莱维赫血液(1/8~1/4),横交固定后选育而成。
它的适应范围广,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于舍饲和半舍饲条件,产奶性能稳定,乳脂和干物质含量高,
体型大,生长快,胴体品质优异,遗传性稳定。
3.4
良种登记
1
DB34/T1222—2010
将符合本品系标准的优良种畜的血统、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等有关资料,集中登记在良种登记簿中,
是一项育种工作措施。
3.5
系谱(谱系)
记载种畜祖先的编号、名字、出生年月日、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种用价值和鉴定成绩等方面资料
的文件。
3.6
综合评定
根据种畜体质、外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各方面情况来全面评定种畜好坏的鉴定方法
4特征与特性
4.1外貌特征
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体躯深宽高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肌肉发达;被毛光亮,毛色为黄(红)
白花,花片分布整齐,头部白色,尾梢、四肢和腹部为白色,角蹄蜡黄色,鼻镜肉色;乳房发育良好,
乳静脉明显,乳房大而不下垂,前伸后展,附着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四肢结实。
4.2生产特性
4.2.1体重、体尺
犊牛在6月龄时,公犊达到180kg为特级,母犊达到155kg为特级。各月龄公、母牛的体重
等级标准及成年牛体尺标准(见表1、表2),测定方法见附录A。
表1皖北黄牛乳肉兼用公、母牛各月龄体重等级标准
单位为千克
年龄公母
特一二特一二
6月龄180165150155140130
12月龄360320280280250240
18月龄540480430315295290
24月龄640590550360330320
36月龄740680650410385360
48月龄840770730460440410
60月龄900850800500480450
注:体重以早晨空腹时称量值为准,产奶母牛以产犊后半个月至两个月内称量值为准。
2
DB34/T1222—2010
表2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成年体尺标准(下限)
单位为厘米
性别体高体长胸围管围
公14519021024
母13216018519
4.2.2产奶量
产奶量登记:按305天产奶量进行登记和等级评定。泌乳牛在完成第二、第三或以后的泌乳期后,
如果产奶性能的等级有提高则以较高的等级为终定等级。产奶量等级标准按不同类群而异,具体参见表
3、表4。
表3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核心群
单位为千克
母牛胎次
等级
一二三和三胎以上
特400044004800
一350040004400
二310035004000
表4皖北黄牛乳肉兼用牛良种扩繁群
单位为千克
母牛胎次
等级
一二三和三胎以上
特360038004100
一330035003700
二290031003200
4.2.3乳品质
生产的原料乳符合NY5045的要求,且乳脂率≥4.0%;乳蛋白率≥3.3%;干物质≥12.5%。
4.2.4肉用性能
在短期育肥后,18月龄以上的公牛或阉牛屠宰率达56%~58%,净肉率达48%~50%。成年公
牛和强度肥育牛屠宰率达60%以上,净肉率达50%以上;牛肉符合NY5044要求。
自6月龄到18月龄或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公牛1kg以上;母牛0.8kg以上。产肉性
能作为种公牛体重鉴定的辅助指标,凡后裔的产肉性能达到以上指标的成年牛虽本身体重只达到一级也
列为体重特级。
4.3繁殖性能
4.3.1公牛18月龄正式采精,除种用特征符合要求外,睾丸围度比同群同龄牛大,精液品质符合GB/T
4143要求。
4.3.2母牛常年发情,初配年龄为18月龄,体重在350kg左右,发情周期为18天~21天,发情
特征明显,妊娠期275天~295天。
推荐标准
- T/WFSC 040-2023 蔬菜种子加工技术规范 2023-03-21
- T/YCDAY 001-2023 黄芩叶采收与加工技术规程 2023-08-18
- T/GXAS 394-2022 蒜头果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 2022-11-08
- T/ZNZ 141-2022 农田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规范 2022-11-11
- T/NTJGXH 042-2018 花椰菜冷链物流技术规程 2018-09-30
- T/HTQXGXH 017-2020 薄皮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20-05-22
- T/NAASS 048-2022 宁夏六盘山区肉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2-12-29
- T/WSWXH 004-2022 光合细菌叶面肥生产技术规程 2022-09-04
- T/CALAS 87-2020 实验动物 小鼠肺炎病毒核酸检 测方法 2020-12-01
- T/SDAS 387-2022 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