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789-2022 槐山羊

DB41/T 789-2022 Kouprey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789-2022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4-07
实施日期
2022-07-05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3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789—2022

代替DB41/T789-2013

槐山羊

2022-04-07发布2022-07-05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789—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品种特性...........................................................................1

5等级评定...........................................................................2

附录A(资料性)槐山羊评定标准.......................................................4

附录B(资料性)槐山羊照片...........................................................8

I

DB41/T78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789—2013《沈丘槐山羊》,与DB41/T789—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成年羊的术语和定义(见3.1);

——增加了等级评定的内容(见5.1~5.4);

——删除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见2013年版的第5章~第7

章);

——增加了槐山羊照片(见附录B)。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农业大学、周口市畜牧总站、沈丘县槐山羊良种繁育有限

公司、沈丘县杰瑞槐山羊良种繁育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泽君、陈其新、拜廷阳、王献伟、杨光勇、王拥庆、葛位西、姜义宝、张家

庆、袁军虎、吴亚权、孙玉贵、许会芬、马森、高洪磊、李玉玺、朱红卫、赵高峰、张丰收、张伟、韩

露、刘贤、李志明、傅晋朝、郭自明、胡业勇。

本文件于201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1/T789—2022

槐山羊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槐山羊的品种特性和等级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槐山羊的品种鉴定、选育和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成年羊

18月龄及以上的羊只。

4品种特性

4.1原产地

原产于黄淮平原,主要分布在周口、驻马店、商丘、许昌、开封、安阳、新乡等市,以周口市为主

产区,辖区内的沈丘、淮阳、项城、郸城四县(市、区)为中心产区。

4.2体形外貌

槐山羊体格中等,结构匀称。毛色以纯白为主,还有少量花色、棕色、青色或黑色。分有角和无角

两个类型,分别约占40%、60%。有角的具有颈短、腿短、身腰短(体躯短)“三短”特点;无角的具有颈

长、腿长、身腰长“三长”特征。

槐山羊耳朵窄、短、挺直,头型大小适中,额宽嘴尖,鼻梁平直,面部微凹,成年羊颌下有髯。胸

较深,肋骨拱张良好。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尾短、粗而上翘,呈倒三角形。四肢端正,骨骼细而

结实。蹄质坚实,呈蜡黄色。

公羊雄壮,四肢粗壮,睾丸紧凑,阴囊着生短毛。母羊清秀,乳房呈半圆形,发育良好。

4.3生产性能

4.3.1体重体尺

体重体尺的测定按照NY/T1236的规定。公、母羔初生重分别为2.4kg±0.3kg、2.2kg±0.4kg。

槐山羊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体尺见表1。

1

DB41/T789—2022

表1槐山羊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体尺

体重体高体长胸围

性别年龄

kgcmcmcm

6月龄21.8±2.350.5±2.257.6±2.865.6±3.2

公羊12月龄32.8±3.464.6±3.363.9±4.772.0±3.1

18月龄50.4±2.770.8±3.670.1±4.184.2±4.0

6月龄20.2±2.351.6±2.552.9±3.463.5±3.2

母羊12月龄29.7±2.757.4±5.161.5±5.470.0±4.2

18月龄39.7±4.464.0±3.767.0±5.979.2±3.7

4.3.2产肉性能

槐山羊屠宰性能见表2。

表2槐山羊屠宰性能

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

月龄类别

kgkg%%cm2

羯羊11.25±0.818.78±0.7153.27±1.1041.55±1.796.92±0.03

8

母羊8.71±0.436.74±0.4048.44±0.7437.48±0.656.28±0.08

4.3.3板皮品质

槐山羊皮又称“槐皮”,多产于周岁羊,以秋末冬初屠宰所取的“中毛白”皮品质最佳。生干皮形

似蛤蟆状,皮张肉面为淡黄色或棕黄色,油润光亮,有黑豆花纹。槐皮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特征,皮厚

柔软,毛孔细小均匀,板皮质地致密,不易干枯和疏松;蜡黄色,分层较多(至少可分5~6层),不易

褶皱,折叠无白痕;富有较强的韧性及弹性,抗张强度较高。

4.3.4繁殖性能

槐山羊性成熟早,母羊羔在2月~3月龄即见初情,公羊50日龄左右有性欲表现。母羊初配年龄为6

月~7月,繁殖利用年限为6年~8年;公羊初配年龄为9月~12月龄,繁殖利用年限为3年~4年。母羊发

情周期为18d~20d,发情持续期为24h~48h,妊娠期为145d~150d,母羊产羔后20d~40d发情。

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多集中于春、秋两季。可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母羊平均产羔率为255%,初产产

羔率较低,2岁~4岁最高,5岁以后明显下降。

5等级评定

5.1评定时间

在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进行等级评定。

5.2评定条件

5.2.1缺乏系谱、档案记录的不予评定。

5.2.2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不予评定。

2

DB41/T789—2022

5.2.3具有明显凹背、凹腰、弓背、弓腰、前后腿内外弧等缺陷,或具有间性、隐睾、疝气、乳房发

育不良等遗传疾患的均不予评定。

5.2.412月龄公羊阴囊周径<17cm、经训练不爬跨、精液量<0.6mL、精子活力<0.5、长期死精或

无精者以及成年公羊阴囊周径<20cm、不爬跨、精液量<0.7mL、精子活力<0.6、长期死精或无精者

均不予评定。初产母羊产单个弱羔以及成年母羊拒绝爬跨、不发情、产后发情时间长、产单羔者均不予

评定。

5.3评定内容

血统(系谱)信息,体形外貌,体重体尺,繁殖性能。

5.4评定方法

5.4.1血统等级评定

根据父、母本等级评定个体血统等级见表A.1。

5.4.2体形外貌评定

按照表A.2进行体形外貌评定,确定等级。

5.4.3体重体尺评定

根据体重体尺实测值,按照表A.3~表A.5评分,确定等级。

5.4.4繁殖性能评定

根据阴囊周径、性欲(爬跨兴奋度)、精液品质(精液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等指标对公羊繁

殖性能进行评定(见表A.6)。根据发情表现、产后发情时间、产羔数等指标对母羊繁殖性能进行评定(见

表A.7)。

5.4.5综合评定

按照血统信息、体形外貌、体重体尺、繁殖性能的单项评定方法,分别确定单项等级,然后按照综

合评定方法(见表A.8、表A.9)确定个体综合等级。种用公羊综合等级应在一级以上,种用母羊综合等

级应在二级以上。

3

DB41/T789—2022

附录A

(资料性)

槐山羊评定标准

A.1槐山羊个体血统等级评定见表A.1。

表A.1槐山羊个体血统等级评定

父本等级母本等级个体血统等级

特级特级特级

特级一级特级

特级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