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41-2012 无公害农产品 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41-2012 Non-pollu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nicera mel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4年12月
-
2012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海南省澄迈质量技术监督局。
- 起草人:
- 冯学杰、梁振深、肖日新。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31
备案号:35409-2012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41—2012
代替
DB46/T41-2004
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2-10-11发布2012-12-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4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46/T41—2004《无公害食品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B46/T41—2004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
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增加了覆膜微滴灌的内容;
——修订了品种选择的内容;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
——对部分表述方式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6/T41—2004。
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海南省澄迈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学杰、梁振深、肖日新。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DB46/T41-2004。
I
DB46/T41—2012
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棱丝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露地棱丝瓜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005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
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46/T140-2009瓜菜作物种子丝瓜
《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公告第48号)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及推荐使用农药品种名录的通告》(201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棱丝瓜
又名棱角丝瓜、胜瓜等,学名:Luffaacutangula(L.)Roxb.
4产地环境
符合NY5010的规定(见附录A),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
壤土。
5生产管理技术
5.1栽培季节
5.1.1冬春栽培
11月至翌年2月播种,12月至翌年4月采收上市。
1
DB46/T41—2012
5.1.2夏秋栽培
6月至9月播种,7月至11月采收上市。
5.2品种选择
根据栽培季节选择相应的品种。冬春季宜选择长棒形,市场面向港澳及华南地区的品种;夏秋栽培
宜选择面向本岛市场的短棒形品种。
5.3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5.5~7.0的沙壤土为宜。海南的土壤一般偏
酸,而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较低。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撒施石灰50~100千克,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
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化学肥料,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或钙
镁磷肥40千克、饼肥30千克。经堆沤后拌匀,加三元复合肥30千克、尿素30千克,进行沟施,并与土壤
充分混匀,然后深翻做畦,畦宽140(包沟),畦高30~40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瓜不耐寒,最
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
地膜的选择有:
白色地膜:增温效果好;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好;银灰色地膜:防治蚜虫效果好。
5.4种子处理
5.4.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针对海南的主要病害选用以下消毒方法:
5.4.1.1常温浸种
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小时。
5.4.1.2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换
清水浸3~5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5.4.1.3药物浸种
50%腐霉利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放入腐霉利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
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小时。预防丝瓜苗期灰霉病。
5.4.2催芽
催芽或不催芽,视气温条件而定。消毒浸种后的种子捞出洗净后置于25~30℃下变温或恒温保湿
催芽。
5.5播种
5.5.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5.5.2种子质量
2
DB46/T41—2012
应符合DB46/T140-2009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指标为;种子纯度≥95﹪,净度≥99﹪,发芽率≥
80﹪,水分≤8.5﹪。
5.5.3播种量
根据丝瓜的种植密度,宜每667平方米大田种植800~1200株,每穴播种2粒,用种量约350~400克。
5.5.4播种方法
丝瓜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直播方式。单行种植,株距为30~50厘米,每穴播种2粒,深度为1~
2厘米,种粒平放,田间土壤湿度75%为宜,如过干可浇水少许,播后盖干草,以保温保湿。
播种宜选择晴天进行。覆膜栽培,破孔尽可能小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5.6田间管理
5.6.1间苗、定苗
露地直播的丝瓜,在幼苗期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壮苗,浇2~3次水肥,以0.3%复合
肥水为宜;覆膜栽培,定苗后浇1~2次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3014-2016 甜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16-11-01
- NY/T 3013-2016 水稻钵苗栽植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016-11-01
- NY/T 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6-11-01
- NY/T 3017-2016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银胶菊 2016-11-01
-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2016-11-01
- NY/T 3015-2016 机动植保机械 安全操作规程 2016-11-01
- NY/T 3021-2016 生物质成型燃料原料技术条件 2016-11-01
- NY/T 3018-2016 飞机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11-01
- NY/T 3022-2016 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质量及安全检测规程 2016-11-01
- NY/T 3019-2016 水葫芦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