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67-2009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
DB51/T 867-2009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and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867—2009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
Standardforconstructionofcommunicationfacilitiesinresidentialdistrict&
businessresidentialbuilding
2009-01-16发布2009-01-30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注I
DB51/T867—200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通信设施级别划分....................................................................2
5一般规定............................................................................2
6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公共交接间........................................................3
7通信管道设置........................................................................7
8楼内配线管网设置...................................................................10
9配线设置...........................................................................11
10本标准用词说明....................................................................11
I
DB51/T867—2009
前言
为尽快恢复“5.12”地震灾区的通信基础设施,早日完成灾区通信设施的重建工作,根据(原)
信息产业部、建设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
(信部联规[2007]24号)的精神,参照国家、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并结合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设施
配套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如本规范与新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不一致或未涵盖的内容,以新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关
内容为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通信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林、徐望、薛亮、冷冰、吴海、伍金明
本标准由四川省通信管理局负责解释
II
DB51/T867—2009
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改、扩建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等建筑的通
信配套设施建设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626.1-2006/IEC61000-4-1:200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YD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YD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5062-98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841-2008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YDJ-101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
DXJS1014-2006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配套设施
指住宅小区及商住楼(以下简称“住宅区”)为实现语音、数据、图像及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业务
所配套的公共交接间和通信管、线网及楼内(含室内)配线管、线网等通信设施。
3.2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公共交接间
安装通信设施的专用设备用房,是公众通信网与住宅区通信设施的分界点。根据住宅区的规模可
分为: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小区设备间、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单元设备间。
3.3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小区设备间
是安装住宅区各种通信接入设备(含交、直流电源)以及配线设备(如总配线架)的用房。是住
宅区通信配线系统与公众通信配线网交换及配线的场地。
3.4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单元设备间
指用于安装本住宅单元公共通信设备的场地。
3.5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单元配线箱
指安装在单元设备间可放置通信网络交换设备和光(电)缆线路交接模块的箱体。按用途可分为
FTTB箱、BAN箱和电缆分线箱。
3.6FTTB箱
1
DB51/T867—2009
是指光纤到楼栋的终端箱体,应能满足配置ONU(IAD)、电源插座、光缆熔纤盘等其它附件。
3.7BAN箱
指可供安装网络交换设备、提供光(电)缆端接的通信专用箱体。
3.8电缆分线箱
指可供用户配线电缆端接及分配线序的通信终端设备。
3.9通信运营商接入及配线设备
指由通信运营商投资建设的交接箱、光交接箱、ODF架、中间配线架、及其它园区外部接入光(电)
缆的接入设备及配线设备。
3.10用户综合配线设备
指由用户电缆终结及配线设备,包括楼道宽带设备箱、分线盒、用户多媒体箱及箱体内配套设备。
3.11多媒体箱
指可供安装网络交换设备、光(电)缆端接、电视电缆端接、音响电缆端接的用户户内专用箱体。
4通信设施级别划分
4.1按照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业务种类和质量将住宅区通信设施级别划分为A、B、C三级。
4.1.1A级
4.1.1.1提供至少1芯光纤入户,且光缆宜采用皮线光缆。
4.1.1.2能够为用户开通目前通信业务提供商能提供的所有有线通信业务。
4.1.2B级
4.1.2.1提供至少1条超5类非屏蔽电缆及1对对绞电缆入户。
4.1.2.2能够为用户开通固定电话业务、基于LAN的数据业务和xDSL数据业务。
4.1.3C级
4.1.3.1提供至少1对三类或对绞电缆入户。
4.1.3.2能够为用户开通固定电话业务和xDSL数据业务。
4.2鼓励采用A级标准进行建设,不得采用低于C级(不含C级)的标准进行建设。
5一般规定
5.1新建住宅区应预留住宅区配套设施公共交接间(以下简称“公共交接间”),并应符合本规范
6.2、6.3的要求。公共交接间不宜与安全防范、对讲门铃、计量表远传等设施共用。
5.2室外预埋地下通信管道,室内预敷设配线管网及预布放配线。
2
DB51/T867—2009
5.3住宅区室外地下通信管道应提供至少1处与公众通信网通信管道相衔接的人孔,管孔数应能满足
住宅区规划终期通信容量需求,并预留维护备用管孔。
6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公共交接间
6.1多个通信运营商进入住宅区时,按照下图所示接入。
入户线
(3类或3类以上通信电缆、光缆)
用户综合配线设备
通信运营商1通信运营商2通信运营商3
接入及配线设备接入及配线设备接入及配线设备
通信运营商1光(电)缆
通信运营商2光(电)缆
通信运营商3光(电)缆
图1多个运营商接入示意图
6.2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小区设备间(以下简称“小区设备间”)
小区设备间覆盖半径不宜超过300米。
6.2.1小区设备间使用面积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小区设备间使用面积
最少有效面
建筑规模积宽度(m)长度(m)
(㎡)
200户以下10≥3≥3.5
200-500户15≥3≥5
500-1000户20≥3≥6.6
1000-2000户30≥4.5≥6.6
3
DB51/T867—2009
宽度增加1.5m
住宅区终期规模在5000户以上,可根据建筑
2000-5000户每增加1000户增加10㎡或
群分布设多个公共交接间
长度增加2.4m
6.2.2小区设备间应选择在建筑底层不易受淹处,有良好通风条件。室内应做好防水防潮处理,不应
有风管、排污和排水管道穿越。小区设备间的上层不应设置易产生积水的房间。
6.2.3小区设备间的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8m,门高不得低于2.1m,门宽不得小于0.9m;地面荷载不
得低于6KN/㎡。宜采用矩形平面,不宜采用圆形、三角形平面等不利于设备布置的平面。
6.2.4小区设备间用电应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
总技术要求。
6.2.5小区设备间防雷接地应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
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6.2.6小区设备间防火应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6.2.7小区设备间磁场干扰应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626.1-2006/IEC61000-4-1:2000。
6.3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单元设备间(以下简称“单元设备间”)
6.3.1单元设备间设置原则
6.3.1.110层以上建筑应根据本标准10.1缆线指标要求,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单元设备间;8-10
层建筑的每个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设备间;1-7层建筑具备条件的每一至三个相邻单元应设置一个单元
设备间,不具备条件的宜采用壁挂式单元配线箱。
6.3.1.2单独设置单元设备间时,使用面积应不低于表2的规定。
表2单元设备间使用面积
建筑分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4026-1988 B型薄下基础板 1988-04-09
- HB 2571-1976 游星齿轮 1976-04-28
- QJ 2393-1992 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1992-03-24
- HB 7028.23-1994 夹具通用元件压紧件 直角压块 1994-10-31
- QJ 1762.3-1989 橡胶模具标准结构 四板式圆形橡胶压模 1989-03-08
- SJ 3020.11-1988 组合冲模 打料板 1988-03-28
- QJ 177.13A-1995 通用卡箍 无耳弹性卡箍 1995-05-31
- HB 3353-1981 压刀片螺钉 1981-11-02
- HB 3185-1992 推板导套 1992-10-04
- HB 5635-1987 六角开槽自锁螺母(最高工作温度650°C) 198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