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019-2014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GB/T 7019-2014 Test methods for fiber cement prdouct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7019-2024 | 页数:4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019-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05
实施日期
2015-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水泥制品的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纤维水泥波瓦、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纤维水泥半波板、纤维水泥脊瓦及纤维水泥管等纤维水泥制品的性能试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冯立平、吴楠峰、李秋建、徐定丰、廖合堂、沈建新、史志强、薛念念、张黎
出版信息:
页数:40页 | 字数:6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00.40

Q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7019—2014

代替GB/T7019—1997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Testmethodsforfibercementprdoucts

2014-12-05发布2015-06-01实施

GB/T7019—2014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规格尺寸与形状偏差的测量2

5外观质量8

6含水率、吸水率、密度及孔隙率的测定11

7不透水性试验12

8平板干缩率、湿胀率14

9抗冻性试验15

10抗折试验16

11抗冲击试验21

12管子水压抗渗试验24

13管子抗张强度试验25

14管子抗折荷载及抗折强度试验26

15管子外压荷载及外压强度试验28

16管子轴向抗压强度试验29

17热水试验30

18热雨试验31

19浸泡-干燥试验32

20数值处理与试验报告33

图1弧谷定位轴2

图2波高测量示意图3

图3波距的测量3

图4厚度不均匀度测量位置图5

图5边缘直线度的测量5

图6边缘垂直度6

图7试通器8

图8掉角测量示意图9

图9掉边测量9

图1G方正度试验10

图11瑕疵的测量10

T

GB/T7019—2014

图12波瓦不透水性试验示意图13

图13平板不透水试验示意图14

图14波瓦横向抗折18

图15波瓦纵向抗折19

图16平板抗折试验20

图17平板抗折试验断裂处厚度测量位置20

图18脊瓦破坏荷重试验21

图19落球法抗冲击试验23

图20茄形锤24

图21水压抗渗试验25

图22管子抗折试验27

图23管子外压试验28

图24管子轴向抗压试验试件30

表1含水率、吸水率、密度及孔隙率的试件尺寸及数量11

表2不透水性试件尺寸及数量13

表3抗冻性试验试件数量及尺寸16

表4波瓦、半波板、平板抗折试验支距及试件尺寸17

表5摆锤法抗冲击强度试验试件尺寸及支座间距离21

表6落球冲击高度23

表7管子外压上压块尺寸28

表8热雨循环32

n

GB/T7019—2014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019—1997«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7019—199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补充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1997版第2章);

——增加了九波瓦的尺寸与外观质量的试验方法(见第4章,1997版第3章);

——增加了表面带花纹时平板厚度的测定方法(见第4章,1997版第3章);

——增加了波瓦、平板对角线差的试验方法(见第4章);

——修改了平板边缘直线度拉线法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7版第4章);

——增加了纤维水泥管道椭圆度、弯曲度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7版第4章);

——修改了平板不透性试验方法(见第7章,1997版第6章);

-抗冻性试验规定了达到起始时间要求及强度损失率试验方法(见第9章,1997版第8章);

——增加了平板落球法抗冲击性试验(见第11章);

——增加了平板的热水、热雨、浸泡-干燥试验方法(见第17章、第18章、第19章)。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验中心、金强(福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佛山市欧朗板业有限公司、宜春市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广东新元

素板业有限公司、安徽华普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民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

公司、四川嘉华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爱富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立平、吴楠峰、李秋建、徐定丰、廖合堂、沈建新、史志强、薛念念、张黎。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标准发布情况为:

——GB7019—1986.GB/T7019—1997;

GB8040—1987;

GB8041—1987;

GB8042—1987;

——GB9773—1988O

m

GB/T7019—2014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水泥制品的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纤维水泥波瓦、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纤维水泥半波板、纤维水泥脊瓦及

纤维水泥管等纤维水泥制品的性能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6309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术语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630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水试验warmwaterperformance

将产品长时间置于热水中来试验产品老化性能的试验,是一种比较性试验。

3.2

热雨试验heat-rainperformance

模拟产品在雨水、日晒循环下的耐久性能的试验。

3.3

浸泡-干燥试验soak-dryperformance

试验产品在泡水-干燥循环下的产品老化性能的试验,是一种比较性试验。

3.4

自然状态试件naturalcondition

将试件存放在室温自然通风的试验室中,当板的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存放3d;而当板

的公称厚度大于20mm时,存放7do

3.5

饱水状态试件wetcondition

将试件置于最低温度为5°C的水中,当板的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浸泡24h;对公称厚度

大于20mm时,浸泡48h;取出用湿布擦去浮水。

3.6

干燥状态试件drycondition

将试件置于105°C±5匸的干燥箱内烘干,当板的公称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烘干时间为

24h;对公称厚度大于20mm的试件,烘干时间为48h;取出冷却至室温。

1

GB/T7019—2014

4规格尺寸与形状偏差的测量

4.1波瓦

4.1.1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如下:

a钢卷尺:分度值lmm;

b钢直尺:分度值lmm;

c宽座直角尺:1000mmX630mm;

d宽座直角尺:160mmX160mm;

e壁厚千分尺:分度值0.02mm;

f深度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g弧谷定位轴,见图1。

单位为毫米

说明:

©B定位轴外径,小波瓦:37mm,中波瓦、大波瓦:65mm。

图1弧谷定位轴

4.1.2试验方法

4.1.2.1长度

大波瓦、中波瓦在2和5波顶;九波瓦在2、7波顶;小波瓦在3和9波顶,用钢卷尺各测量一次,取

两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1mm0

4.1.2.2宽度

将样品平放在操作平台上,在离波瓦两端部200mm处,将宽座直角尺放置在样品宽度方向的两

侧,直角尺的宽边放置在平台上,另一边紧靠在样品的边缘,用钢卷尺测量直角尺间的最短距离,各测量

一次,取两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1mm0

4.1.2.3厚度

用壁厚千分尺在离端部10mm处测量,大波瓦、中波瓦在2和5波顶;九波瓦在2、7波顶;小波瓦

在3和9波顶,各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1mm0

4.1.2.4波高

用深度游标卡尺在离两端部200mm处,大波瓦、中波瓦在2和3波间及4和5波间测量;九波瓦

在2和3波间及6和7波间测量;小波瓦在3和4波间及8和9波间测量,各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

2

GB/T7019—2014

算术平均值,见图2,结果修约至1mm。

说明:

1深度游标卡尺

2——波瓦样品。

图2波高测量示意图

4.1.2.5波距

在波瓦相邻波谷中(测量位置与测量波高相同)放置弧谷定位轴,弧谷定位轴锥形端伸岀瓦端部,用

钢直尺测量相邻两锥顶的距离,各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5mmo见图3。

说明:

1——钢直尺;

2滚筒锥形端;

3——弧谷定位轴(滚筒)。

图3波距的测量

4.1.2.6边距

将样品反面朝上平放在操作平台上,在离波瓦两端部200mm处,将宽座直角尺放置在样品宽度方

3

GB/T7019—2014

向的一侧,宽座直角尺的宽边放置在平台上,另一边紧靠在样品的边缘;将滚筒放置在波瓦反面边波波

谷内,用钢直尺测量滚筒顶端至宽座直角尺的距离,每边在波瓦两端各测量一次,取两次测量的算术平

均值,结果修约至1mm。

4.1.2.7对角线差

将宽座直角尺内侧紧卡在样品的相对角上,用钢卷尺测量宽座直角尺内角间的距离,两个测值之差

为对角线差,结果修约至1mm。

4.2平板

4.2.1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如下:

a钢卷尺:分度值1mm;

b钢直尺:分度值1mm;

c宽座直角尺:1000mmX630mm

d宽座直角尺:160mmX160mm;

e壁厚千分尺:分度值0.02mm;

f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g塞尺:最小值0.01mm0

4.2.2试验方法

4.2.2.1长度、宽度

用钢卷尺在离板边100rrnn处各测量长度(或宽度)一次,取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

1mnio

4.2.2.2厚度

厚度试验方法如下:

a用壁厚千分尺在板一端中间及距两角10mm处各测量一次,取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

修约至0.1mm0

b如表面带花纹不足以精确地测量厚度时,样品的厚度可通过排水法测量体积值并进行计算确

定,试件在测试前先浸水饱和。厚度按式(1)计算,结果修约至0.1mm:

式中:

e试件平均厚度,单位为毫米(mm;

V——按排水法测定的排出水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n?;

I试件长度,单位为毫米(mm;

b——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

4.2.2.3厚度不均匀度

用壁厚千分尺在板的四角及板边中部,距板边缘20mm处测量板的厚度,共测得8个厚度值(测点

见图4),以8个厚度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8个厚度测值的平均值为该板的厚度不均匀度,结

4

GB/T7019—2014

果修约至1%。

单位为毫米

A/2

2D

■■

C)

$

OO

图4厚度不均匀度测量位置图

4.2.2.4边缘直线度

将两垫块紧贴在平板一侧各距端部10mm处,垫块上拽紧弦线,用钢直尺测量弦线与板边的距离,

测值减去垫块厚度即为平板的边缘直线度(见图5),依次测量四个边取最大值,结果修约至1mm0

说明:

1——样品;

2——垫块;

3弦线;

/M弦线与板边的最大间隙。

图5边缘直线度的测量

4.2.2.5对角线差

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测量平板对角线长度,取两个对角线长度之差为对角线差,结果修约

至1mm0

4.2.2.6边缘垂直度

将直角尺贴至平板的一个角上,直角尺的短臂紧贴平板的宽度方向边缘,测量直角尺长臂端部离板

边的间距或平板角的顶点离直角尺短臂的间距(见图6),依次测量四个角取最大值,结果修约至1mm0

5

GB/T7019—2014

说明:

1——平板;

2直角尺;

1.—边缘垂直度。

图6边缘垂直度

4.2.2.7平整度

将样板置于平整的水平台面上,将1OOOmm钢直尺侧面贴在样板表面,用塞尺测量钢直尺侧面与

样板间的最大间隙,结果修约至0.1mmo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