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207.1-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1部分:蛋鸡场

DB37/T 1207.1-2023 Scale-up of animal farms for biosecurity guidelines Part 1: Egg farm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207.1-2023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16
实施日期
2023-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省人畜患病流调监测中心)、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省畜禽屠宰技术中心)、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
起草人:
陈静、王苗利、刘存、邢林林、刘砚涵、盖小君、孙圣福、刘婕、蔺晓月、王贵升、李舫、黄兵、孔祥华、曹振山、李玉杰、石福荣、李俊华、魏艳华、庄桂玉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220

CCSB4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207.1—2023

代替DB37/T1208—2009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1部分:蛋鸡场

Biosafetyspecificationforscalebreedingfarms—Part1:Layinghenfarm

2023-04-16发布2023-05-16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1207.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7/T1207《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的第1部分。DB37/T120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

分:

——第1部分:蛋鸡场;

——第2部分:肉鸡场。

本文件代替DB37/T1208-2009《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与DB37/T1208-2009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b)将“规模蛋鸡场场址的选择和布局”更改为“规模化蛋鸡场的建设”(第4章,2009年版的

第3章);删除了原“3.1选址”的具体规定,删除了原“3.2布局”的具体规定(见第4

章,2009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3.2防疫设施”,细化了隔离设施的规定(见第4章,

2009年版的第3章);

c)将“鸡舍建筑设计”更改为“鸡舍建筑的防疫要求”,将“通风口”的相关内容更改为“通

风”的相关内容(见第5章,2009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饲养密度”,并增加了相关附

录(见第5章、附录A,2009年版的第4章);删除了原“鸡舍面积和容量设计”、“鸡舍

主要结构的设计要求”(见第5章、附录A,2009年版的第4章);

d)“综合防疫”增加了“生物防控”相关内容(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5章);

e)将“饲养管理(按照三段式制定标准)”更改为“饲养管理要点”;增加了“饲养管理应符

合NY/T1338的规定”、“鸡群健康巡查”,条目编号依次更改;删除了其余全部内容,并

删除了相关附录(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6章、附录B、C、D、E、F、G);

f)删除了原“7产蛋后期”(见2009年版的第7章);

g)更改了重大疫情的确认的相关内容(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8章);

h)更改了重大疫情的处置的相关内容(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9章);

i)增加了“记录”及相关内容(见第10章);

j)增加了附录B、C(见附录B、C);

k)更改了蛋鸡常见病的几种免疫程序(见附录D,2009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DB37/T1208-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7/T1207.1—2023

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疫病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规模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问题面临着更加

严峻的考验。因此,为更有效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

业的健康发展,制定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规范规模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DB37/T1208-2009《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自发布实施以来,对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

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DB37/T1208-2009《规模

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所引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已陆续制、修订并发布实施,与时俱进的修订本标准

是必要的。本标准修订后,作为《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的一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

范》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1部分:蛋鸡场;

——第2部分:肉鸡场。

本部分作为规模化蛋鸡场消除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提升防控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据,与其

配套的标准共同构成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

II

DB37/T1207.1—2023

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规范

第1部分:蛋鸡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蛋鸡场的建设、鸡舍建筑的防疫要求、综合防疫、饲养管理要点、重大疫情的确

认、处置以及记录等的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保障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20014.6良好农业规范第6部分: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1338蛋鸡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37/T3235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模化蛋鸡场large-scalelayinghenfarms

符合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标准要求,经农业主管部门许可,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存栏5000只以上

蛋鸡养殖场。

3.2

重大疫情majoroutbreaks

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蛋鸡养殖生产安全造成

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4规模化蛋鸡场的建设

4.1选址

4.1.1场址选择应符合GB/T20014.6、NY/T682的规定。

4.1.2新建场址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

4.1.3场址选择在丘陵山地建场时宜选择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0°。

4.1.4场址应有满足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水源,生活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鸡只饮用水水质

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1

DB37/T1207.1—2023

4.1.5电源应符合DB37/T3235的规定。

4.1.6气候:场区所在地有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4.1.7环境:场区所在地应无噪音干扰或干扰轻,无污染。

4.2防疫设施

设施应具备更衣淋浴室、消毒室、兽医室、化验室、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及粪便污水处理场等。

4.3布局

4.3.1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应符合NY/T682的规定。

4.3.2隔离设施

4.3.2.1养禽场四周建有隔离围墙,高度为2.5m~3m,场外设防疫沟。

4.3.2.2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之间设置严格的隔离、消毒设施,包括隔离栏、车辆消毒房、人员

更衣及消毒房等。生活区与办公区之间设隔离带或隔离墙,各区之间的缓冲隔离带至少20m。

4.3.2.3场内设病鸡专用隔离区时,在距禽舍30m以外建立全封闭式的隔离舍。

4.3.3场区道路

场区内道路硬化,分净道和污道,应符合NY/T682的规定。

5鸡舍建筑的防疫要求

5.1饲养密度

蛋鸡的饲养密度见附录A。

5.2建筑材料的选择

选材应具备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容重小,具有较好的防火和抗冻性,吸水吸温性强,透水性

小,耐水性、耐腐蚀性强,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5.3通风

5.3.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应在鸡舍纵向墙壁的顶部均匀地设一排通风口。

5.3.2采用机械通风方式的,应在鸡舍前端设置进风口,尾端为风机排风口,侧墙对称地设进气口和

排气口。

6综合防疫

6.1饲养管理模式

应采用全进全出制。鸡转群或淘汰后应设置不低于21d的空置期,期间彻底清洗舍内所有用具,使

用2种~3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分别进行2次~3次不同方法的消毒。鸡场常用消毒剂种类见附录B。鸡场

常用消毒方法见附录C。

6.2隔离

2

DB37/T1207.1—2023

6.2.1发病隔离

场内发现疫病时,应及时隔离与处置。

6.2.2引种鸡群隔离

引种鸡群要在隔离舍隔离观察至少21d,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并群饲养。

6.2.3人员隔离

新进入场区的人员,最后1次接触家禽的时间应是72h之前。

6.2.4道路隔离

应采取单一流向,污道和净道相互不重叠、不交叉。

6.3清洁与消毒

6.3.1清洁与消毒制度

制定完善的清洁与消毒制度,包括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人员消毒、鸡舍消毒、用具消毒、带鸡消

毒等制度。

6.3.2消毒设施

6.3.2.1饲养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

应设置消毒池,水泥结构。消毒池宽度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及以上。

6.3.2.2生产区门口

应设有更衣、换鞋、消毒室或淋浴室。

6.3.2.3进入饲养区的人行通道

应设长1.0m的消毒池,或设置消毒盆,并增设喷淋消毒设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