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1097-2014 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

GB/T 31097-201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al combustion-aid additives for coal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1097-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22
实施日期
2015-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评价指标、结果计算及重复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助燃剂后助燃效果的评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煤炭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起草人:
朱川、姜英、邵徇、连进京、丁华、盛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3.040

D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1097—2014

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

Performanceevaluationofcoalcombustion-aiaitivesforcoal

2014-12-22发布2015-06-01实施

GB/T31097—2014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丁业协会提。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T研究分院、煤炭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川、姜英、邵徇、连进京、丁华、盛明。

T

GB/T31097—2014

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助燃剂助燃效果评价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骤、评价指标、

结果计算及重复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助燃剂后助燃效果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残碳率rateofresidualcarbon

煤在燃烧后残留在残渣中的碳的质量分数,以%表示。

3.2

燃煤助燃剂coalcombustion-aiaitives

能够改善燃煤燃烧性能,降低残碳率,不带来新污染源的一类添加物质。

3.3

助燃效果combustion-aieffect

添加助燃剂的煤燃烧后,残碳产率值的降低程度。

3.4

燃烧终温terminaltemperatureofcombustion

煤在程序升温实验条件下设定的最高燃烧温度。

3.5

残碳差值carbonresidualdifference

煤在相同燃烧条件下添加助燃剂前后残碳率的差值。

3.6

基线baseline

无试样存在时产生的信号测量轨迹。

[GB/T6425—2008,定义3.5.3.1]

1

GB/T31097—2014

4方法提要

煤样在低于完全燃烧温度的高温下燃烧,在同一燃烧终温下,根据添加助燃剂前后煤样燃烧的残碳

率计算残碳差值,并以残碳差值作为评价助燃剂助燃效果的指标。其中,燃烧试验在热重分析仪上进

行,煤样燃烧的残碳率由元素分析仪测定。

5试剂

5.1氮气:纯度为99.9%,含氧量小于0.01%。

5.2空气:纯度为99.9%,含氮量小于1%。

6仪器设备

6.1热重分析仪(TA),称量精度0.0001g;程序升温速率“能达到5°C/min~50°C/min的范围;温

度25°C~1400°C,控温精度为±2°C。

6.2元素分析仪,碳的检测范围1%〜100%,精度为士0.5%。

6.3石英皓堀,直径20mm,高6mmo

6.4铁盘,400mmX600mmo

6.5样品勺。

6.6喷壶,体积6mo

6.7注射器:体积1m;针头:5号。

7试验步骤

7.1试样准备

7.1.1煤样的制备

按GB474将试验用煤逐级破碎制备粒度小于3mm样品,使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取其中

(4±0.1)kg采用二分器平分为两份,平铺于铁盘中,编号待用。

7.1.2助燃剂掺混

按照助燃剂产品使用说明或用户要求确定助燃剂添加比例。

7.1.2.1固体助燃剂

使用样品勺使经研磨的固体助燃剂均匀分散在7.1.1中一份平铺煤样的表面上,待空气平衡后装

袋并持续摇晃10min;7.1.1中另一份煤样作为对照组装袋。

7.1.2.2水溶性助燃剂

使用喷壶使经蒸憾水溶解、稀释5倍的助燃剂均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