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145-2022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调查规范

DB23/T 3145-2022 Survey specification for basic inform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cope of rivers, lakes and reservoirs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3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3145-2022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03
实施日期
2022-04-02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5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145—2022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

调查技术规范

2022–03–03发布2022–04–02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发布发布

DB23/T314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规格要求......................................................................2

4.1数学基础......................................................................2

4.2数学精度......................................................................2

4.3产品规格......................................................................2

5技术流程..........................................................................3

6基础数据..........................................................................5

6.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5

6.2专题数据......................................................................5

6.3其它资料......................................................................5

7数据处理要求......................................................................5

7.1基础数据预处理................................................................5

7.2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数据处理要求..................................................6

7.3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数据处理要求..................................................7

7.4河湖管理范围数据处理技术要求..................................................7

7.5界址点、特征拐点、告示牌数据处理要求..........................................8

7.6设计洪水位数据分析计算........................................................8

7.7外业调查......................................................................8

7.8数据信息统计..................................................................8

8专题图制作........................................................................9

8.1堤防管理与保护范围示意图......................................................9

8.2水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示意图....................................................9

8.3拦河闸(坝)管理与保护范围示意图..............................................9

8.4干渠(支渠)水利工程管理划界图................................................9

8.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示意图............................9

8.6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示意图...................................................10

9成果公告.........................................................................10

10成果汇交........................................................................10

I

DB23/T3145—2022

10.1成果目录要求.................................................................10

10.2成果文件命名.................................................................10

附录A(规范性)堤防数据成果......................................................12

附录B(规范性)水库数据成果......................................................15

附录C(规范性)拦河闸(坝)数据成果...............................................18

附录D(规范性)灌区数据成果......................................................19

附录E(规范性)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数据成果.................................22

附录F(规范性)河湖管理范围数据成果...............................................24

附录G(规范性)信息统计表........................................................27

附录H(规范性)图件名称及绘制要求................................................29

参考文献.............................................................................30

II

DB23/T314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组织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省水利厅提出、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黑龙江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卫、周振发、杨爱玲、张庆全、刘岩、姜倩妮、郭微微、张楠、杨阿龙、

李铁男、刘航、吴迪、李冰、张晶、李雪艳、宋昊。

III

DB23/T3145—2022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河湖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基础信息调查适用范围、规范性文件、术语和定义、

总则、数据源、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成果提交的基本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22021—2008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GB/T33453—201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规范

GB/T50201—2014防洪标准

TD/T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SL197—201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

黑龙江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划界demarcation

指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边界和水库、水闸、堤防、泵站和灌区等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边界。

[来源:《黑龙江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院2019]

3.2

管理范围managementscope

指为河湖水库生态健康、行洪畅通、河势稳定和水利工程安全而划定的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区域。

3.3

保护范围protectionscope

指为了保护水利工程而划定的保护边界。

1

DB23/T3145—2022

3.4

有堤防dyke

指有现状堤防和规划堤防。

[来源:《黑龙江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院2019]

3.5

堤防管理范围内缘控制线inneredgecontrollineofdikemanagementarea

指堤防工程迎水侧管理范围的外边界线。

[来源:《黑龙江省河湖和水利工程划界技术要求》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

研究院2019]

3.6

临水控制线watercontrolofriver

指为稳定河势、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基本要求,在河岸的临水一侧顺水流方

向或湖泊沿岸周边临水一侧划定的管理控制线。

[来源:《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

3.7

外缘控制线outerlineofcontrol

指岸线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外缘边界线,一般以河(湖)堤防工程背水侧管理范围的外边线作为外

缘控制线,对无堤段河道以设计洪水位与岸边的交界线作为外缘控制线。

[来源:《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8]

3.8

设计洪水位designfloodlevel

指当遇到大坝设计标准洪水位时,水库经调洪后(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

4产品规格要求

4.1数学基础

数据库应按照GB/T33453—2016的规定釆用统一的地理空间基准,具体要求如下:

a)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具体应符合GB/T21139—2007的规定;

b)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具体应按照GB/T22021—2008执行。

4.2数学精度

a)划界数据成果精度应按照SL197—2013规定要求执行;

b)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应按照TD/T1008—2007规定要求执行。

4.3产品规格

2

DB23/T3145—2022

水利工程、河湖划界和图件成果规格规定如下:

a)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应以县级区域水利工程为单元;

b)河湖管理范围应以县级区域为单元;

c)成果图件按出图范围实际需求进行编制。

5技术流程

江河湖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信息调查技术流程见图1。

3

DB23/T3145—2022

图1江河湖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信息调查技术流程图

4

DB23/T3145—2022

6基础数据

6.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6.1.1遥感影像

a)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界底图应选取优于0.3米分辨率的航摄影像(应优先考虑0.1

米分辨率),且影像时相宜为近1年内;

b)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底图应选取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且影像时相宜为近1年内。

6.1.2数字高程模型

无堤防或者现有堤防不能满足行洪要求的堤防段进行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宜采用1:10000或1:5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成果数据。

6.1.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划界与制图的参考依据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主要包括:居民地、植被、水系(含附属设施)、

交通(含附属设施)、境界与政区、行政地名、与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一致(相近)的等高

线数据等。

6.2专题数据

6.2.1水利工程专题数据

水利工程专题数据主要包括堤防数据、水库数据和其他水利工程数据。

a)堤防数据:作为堤防管理与保护范围、有堤防段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的参考依据;

b)水库数据:作为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有水库段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的参考依据;

c)其他水利工程数据:作为其他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的参考依据。

6.2.2洪水水位专题数据

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数据作为无堤防段河湖划界的参考依据。

6.3其它资料

应结合划界区实际情况对基础数据进行扩展。

7数据处理要求

7.1基础数据预处理

7.1.1纸质图件处理

对纸质图件资料应进行扫描处理(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形成栅格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录

入。

7.1.2文本坐标处理

对文档中的坐标点位信息,应进行矢量化和属性录入,并按用途、性质进行构线和构面处理。

5

DB23/T3145—2022

7.1.3空间数据处理

空间数据应形成统一坐标系、格式的矢量数据。

a)图像配准及信息提取:对无坐标的图件资料,应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作为空间参考,

进行地理配准和界线数字化提取,形成专题矢量数据;

b)坐标转换:对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的空间数据应进行坐标转换,统一至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

c)格式转换:对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应进行格式转换,统一数据格式;

d)数据拼接与裁切:对收集的空间数据应进行拼接、提取和裁切处理,形成完整的覆盖区域数

据。

7.2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数据处理要求

7.2.1堤防工程管理范围

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穆棱河、汤旺河、呼兰河、拉林河、绰尔河、雅鲁河十条

主要江河堤防和Ⅰ、Ⅱ级堤防工程,其管理范围内缘控制线应为内堤脚外不小于50米,外缘

控制线应为外堤脚外不小于30米;

b)其他河流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内缘控制线应为迎水侧堤脚外不小于30米,外缘控制线应为背水

侧堤脚外不小于20米;

c)湖泊和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内缘控制线应为迎水侧堤脚外不小于50米,外缘控制线应

为背水侧堤脚外不小于30米。

7.2.2水库工程管理范围

水库工程管理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水库上游管理范围线应为水库校核洪水位与岸边的交线;

b)水库主体工程左右岸及下游管理范围划定标准:大型水库应为大坝主体工程周围不小于500

米;中型水库应为大坝主体工程周围不小于300米;小型水库应为大坝主体工程周围不小于

100米。

7.2.3拦河闸(坝)工程管理范围

拦河闸(坝)工程管理范围应为拦河闸(坝)工程上下游边线以外不小于300米,左右岸边线以外

不小于100米。

7.2.4灌区渠道工程管理范围

灌区渠道工程管理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大、中型灌区管理范围划定标准:干渠工程有地渠段应为渠堤外侧坡脚以外不小于10米为界;

无渠堤段应为上口外缘线以外不小于10米为界;支渠工程有地渠段应为渠堤外侧坡脚以外不

小于5米为界;无渠堤段应为上口外缘线以外不小于5米为界;灌排结合渠道应为以渠道标

准划定。

b)其它灌区管理范围划定标准:干渠工程管理范围应为干渠渠坡脚外不小于10米;支渠工程管

理范围应为支渠渠坡脚外不小于5米。

7.2.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工程管理范围

6

DB23/T3145—2022

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工程管理范围应为建筑物边线以外不小于50米。

7.3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数据处理要求

7.3.1堤防工程保护范围

堤防工程保护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穆棱河、汤旺河、呼兰河、拉林河、绰尔河、雅鲁河等十

条主要江河堤防和Ⅰ、Ⅱ级堤防工程保护范围线应以背水侧堤脚外不小于300米为界;

b)其他河流堤防工程保护范围线应以背水侧堤脚外不小于100米为界。

7.3.2水库工程保护范围

水库工程保护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水库工程保护范围应以水库大坝主体工程管理范围外延200米界;

b)工程区中独立建筑物保护范围应以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管理范

围边线以外不小于50米为界。

7.3.3拦河闸(坝)工程保护范围

拦河闸(坝)工程为拦河建筑物,保护范围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7.3.4灌区渠道工程保护范围

灌区渠道工程包括灌区干渠和支渠。

a)大、中型灌区保护范围划定标准:干、支渠应以管理范围边界以外不小于20米为界;

b)其它灌区保护范围划定标准:干渠工程保护范围应以干渠渠坡脚外不小于30米为界;支渠工

程保护范围应以支渠渠坡脚外不小于25米为界。

7.3.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工程保护范围

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工程保护范围应以建筑物管理范围边线以外不小于50米为界。

7.4河湖管理范围数据处理技术要求

7.4.1河道管理范围

河道管理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有规划堤防的河流:该段河道管理范围应按规划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控制线划定;

b)无规划堤防并存在现有堤防工程且现有堤防工程能满足行洪要求的河流:该段河道管理范围

应按现有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控制线划定;

c)无规划堤防并存在现有堤防工程但现有堤防工程不能满足行洪要求的河流:该段河道管理范

围应按无堤防河流标准划界处理;

d)无规划堤防无堤防的河流:其管理范围应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与河岸交线;

e)无规划堤防无堤防但上下游河段有堤防的河流:应根据上下游有堤防河段划定的管理范围平

顺连接。

7.4.2湖泊管理范围

湖泊管理范围应依据以下规则进行划界:

a)有堤防段的湖泊:该段湖泊的管理范围应按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控制线划定;

7

DB23/T3145—2022

b)无堤防段的湖泊:该段湖泊的管理范围应按历史最高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与湖岸交线划定。

7.5界址点、特征拐点、告示牌数据处理要求

7.5.1界址点

水利工程界址点包括堤防界址点、水库界址点以及灌区界址点。

a)堤防界址点提取:按河流的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在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上提取堤防界址

点;城区段界址点间隔应为200米;非城区段界址点间隔应为500米,若中间存在居民点的

地方,应增加堤防界址点;

b)水库界址点:在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上提取水库界址点,采样间隔应为500米,在拐角

大的地方,应增加水库界址点;

c)灌区界址点:在各干渠、支渠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上提取灌区界址点,采样间隔应为1000

米。

7.5.2特征拐点

特征拐点应在管理范围线拐角处提取,具体统计内容见附录G。

7.5.3告示牌

应在城镇的桥头、水利工程或者工程设施主体建筑物安置告示牌,具体统计内容见附录G。

7.6设计洪水位数据分析计算

设计洪水位的确定应依据以下规则确定:

a)有相关部门审查批复的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宜直接采用

相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

b)已编制未批复的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应结合河道防洪保护

对象,按GB/T50201—2014的有关规定复核确定后采用;

c)未编制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应结合河道防洪保护对象,

按GB/T50201—2014的有关规定,综合论证确定。

7.7外业调查

对于初步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以及河湖管理范围数据成果应进行外业调查来完善。

a)对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水利工程保护范围、河湖管理范围的初步划界数据成果到实地进行外

业调绘核实;

b)根据初步确定的界址点、告示牌点位置,外业进行界址点、告示牌点放样测量,现场根据河

湖的实际岸线、内堤脚线、设计洪水位及其它实地因素,按通视原则校核调整界址点、告示

牌点位设置;

c)在划界图上修绘调整变化的界址点、告示牌点位及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并补绘出河岸

线(湖岸线)、内堤脚线或设计洪水位线。

7.8数据信息统计

水利工程和河湖应统计相关信息,具体统计内容如下:

a)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界数据信息统计主要统计水利工程名称、管理范围面积、保

护范围面积以及所属区县等相关信息;

8

DB23/T3145—2022

b)河湖管理范围数据信息统计主要统计河流等级、河流长度、管理范围面积、起止点位置等相

关信息;

c)界址点、特征拐点、告示牌统计位置信息;

d)具体数据信息统计要素见附录G。

8专题图制作

8.1堤防管理与保护范围示意图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堤防划界范围内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0.3米的航摄影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参考底

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居民地、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根据区域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

——成果数据:界址点、外堤脚线、内堤脚线、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8.2水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示意图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居民地、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行政地名,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根据

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成果数据:界址点、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8.3拦河闸(坝)管理与保护范围示意图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拦河闸(坝)划界范围内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0.3米的航摄影像;基础地理信息要

素参考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居民地、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行政地名,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根据

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成果数据:拦河闸(坝)位置、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8.4干渠(支渠)水利工程管理划界图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灌区内干(支)渠划界范围内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0.3米的航摄影像;基础地理信息

要素参考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居民地、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行政地名、闸,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

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成果数据: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8.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示意图

9

DB23/T3145—2022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管划界范围内应选取分辨率优于0.3米的航摄影像;基础

地理信息要素参考底图应选取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居民地、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行政地名,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根据

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成果数据:泵站位置点、管理范围线、保护范围线。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8.6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示意图

比例尺与图幅大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制定。制图要求如下:

——底图:应为选取完全覆盖河道范围的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境界与政区界线、交通,地理信息要素选取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

——成果数据:界址点、河道管理范围线;图上应展示界址点信息统计表,统计信息表内容为界

址点编号及其坐标。

专题图名称及其对应要素见附录H。

9成果公告

江河湖库划界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向社会公告划界成果。公告内容应包括相关涉水

法规、管理范围内的禁止行为,以及划界河湖岸别、长度、宽度、面积等。

10成果汇交

10.1成果目录要求

10.1.1数据成果

数据成果应分为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数据成果、河湖管理范围数据成果。具体数据结构

及属性要求见附录A-F。

10.1.2江河湖库统计信息成果

江河湖库统计信息应分为水利工程信息、河湖统计信息统计。

10.1.3图件成果

图件成果要求格式应为JPG格式,包括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系列图、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方案示

意图。

10.1.4文档成果

河湖与水利工程划界应提供划界数据质量检验报告、划界报告、划界公告等文档成果。

10.2成果文件命名

10.2.1数据成果

10

DB23/T3145—2022

数据集命名原则应体现区域名称、数据内容。

a)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数据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称+水利工程类型数据成果,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堤防数据,命名为“方正县蚂蚁河堤防数据成果”。

b)河湖管理范围数据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称+河道管理范围数据成果,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河道管理范围数据,命名为“方正县蚂蚁河河道管理范围数据成果”。

10.2.2信息统计成果

信息统计表命名原则应体现区域名称、数据内容。

a)水利工程信息统计表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称+水利工程类型信息统计表,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堤防统计信息成果,命名为“方正县蚂蚁河堤防信息统计表”。

b)河湖信息统计表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河道信息统计表,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信息统计成果,命名为“方正县蚂蚁河河道信息统计表”。

10.2.3图件成果

图件命名原则应体现区域名称、数据内容。

a)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系列图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称+水利工程名称+管理与保护范围示

意图,例如:

爱民堤防,命名为“方正县阿什河爱民堤防管理与保护范围示意图”。

b)河道管理范围方案示意图名称=区县名称+河湖名称+管理范围划定方案图,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命名为“方正县蚂蚁河管理范围划定方案图”。

10.2.4文档成果

文档成果命名原则应体现区域名称和工作内容。例如:

“方正县蚂蚁河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报告”或“方正县蚂蚁河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划界报

告”。

11

DB23/T3145—2022

AA

附录A

(规范性)

堤防数据成果

表A.1给出了水利工程基础信息数据中堤防数据层属性项名称及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各层填写,

没有该分层要素可不填写,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属性项的增加。M为必填项,O为选填项。

表A.1堤防管理与保护范围数据库分层要素表

字段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值域备注

类型长度位数条件

(一)水利工程界址点

1水利工程界址编号SLGCJZBHChar30见注1M

2界址类型JZLXChar20O

3所在位置SZWZChar50见注2M

4里程LCChar16见注3M

5经度XDouble123见注4M

6纬度YDouble123见注4M

7高程HFloat83见注5M

8修建时间XJSJChar30M

9材质CZChar30M

10归属河流(湖泊)名称GSHL(HP)MCChar30M

11归属河流(湖泊)岸别GSHL(HP)ABChar4见注6M

12归属堤防名称GSDFM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