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988-2023 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技术导则

DB42/T 1988-2023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lineation of rivers, lak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T 1988-2023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28
实施日期
2023-05-28
发布单位/组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CCSP56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988—2023

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inthedelimitationofrivers,lakesand

hydraulicengineering

2023-03-28发布2023-05-28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988—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河流管理范围划定...................................................................2

5.1一般规定.......................................................................2

5.2划界标准.......................................................................2

6湖泊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3

6.1一般规定.......................................................................3

6.2划界标准.......................................................................3

7分蓄洪区工程管理范围划定...........................................................3

7.1一般规定.......................................................................3

7.2划界标准.......................................................................4

8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4

8.1水库工程.......................................................................4

8.2堤防工程.......................................................................5

8.3水闸工程.......................................................................6

8.4泵站工程.......................................................................7

8.5水电站工程.....................................................................7

8.6渠系工程.......................................................................7

8.7其他工程(设施)...............................................................7

9划界成果调整及修正.................................................................8

10勘界定桩..........................................................................9

10.1勘界..........................................................................9

10.2界桩设置......................................................................9

10.3公告牌设置...................................................................10

10.4勘界定桩工作流程.............................................................10

11划界成果技术要求.................................................................11

11.1划界成果报告.................................................................11

11.2划界图集.....................................................................11

11.3划界矢量数据.................................................................12

附录A(资料性)河流管理范围划界图示................................................14

附录B(规范性)勘界测量技术要求....................................................16

B.1测量基本要求..................................................................16

I

DB42/T1988—2023

B.2界桩放样.......................................................................16

B.3测量成果.......................................................................17

附录C(规范性)界桩设计与安装......................................................18

C.1设计...........................................................................18

C.2埋设...........................................................................19

附录D(资料性)《**县(市、区)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成果报告》编写大纲.................20

II

DB42/T198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艳欣、彭锋、王浩、高明亚、王平章、周驰、杨小琴、董盛文、周念来、吴

凤燕、谢树明、徐德馨、华平、罗楠、袁修猛、关登雄、周玉琴、朱新艳、江来、陈运梅、张艳敏、雍

婷、苗滕、吴雪洁、潘颖、陈学福、周发超、刘超、王小娉、肖瑾。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水利厅,电话:027-87221666,邮箱:3941941@;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可反馈至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电话:027-65390673;邮箱:

472803977@。

III

DB42/T1988—2023

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流管理范围划定、湖泊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分蓄洪区管理范围划定、水利工程管

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划界成果调整及修正、勘界定桩以及划界成果技术要求等技术细则。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境内的河流、湖泊、分蓄洪区及水利工程(含新建、改(扩)建、加固工程)

的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划界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SL73.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理范围managementscope

为保证河湖形态完整、功能发挥及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划定的管理空间区域。

3.2

保护范围protectionscope

为维护湖泊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及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在管理范围边界线以外

划定的一定范围。

3.3

勘界surveyboundary

对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区域边界进行测定的行为。

3.4

定桩fixmarker

管理部门在管理和保护范围边界测量放线并定出区域边界桩位,埋设用于指示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

和保护范围边界的标志物。

3.5

城市湖泊citylake

湖泊水面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湖泊,即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中的“城中湖泊”。

1

DB42/T1988—2023

3.6

乡村湖泊countrylake

除城市湖泊以外的湖泊。

4总则

4.1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应在科学论证、勘察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满足河湖及水利

工程的形态完整、功能发挥、运行安全为基本前提,科学合理确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4.2划界成果按照相关要求交由同级自然资源部门进行确权。

5河流管理范围划定

5.1一般规定

本文件对河流仅划定管理范围,不划定保护范围。

5.2划界标准

5.2.1有堤防的河流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含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

及护堤地(见附录A)。护堤地范围按本文件8.2条相关规定执行。

5.2.2无堤防的河流管理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高程时河流两岸岸坡交界之间的空间范

围(见附录A):

a)历史最高洪水位由流域或区域内已设置有水文站点的监测记录获取;

b)设计洪水位由河流(流域)综合治理、河流(流域)水资源规划等相关设计成果获取;

c)无历史最高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资料的河流,可通过实地走访及调查洪痕确定历史最高洪水

位或采用水位推算法确定设计洪水位;

d)无条件推算设计洪水位的漫滩无堤防河段,漫滩范围涉及现有城(乡)镇、工业园等人口或

产业集聚区的,该河段管理范围可在确保河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确定。

5.2.3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对边界进行适当调整:

a)单侧堤防河段,对于单侧河岸有堤防另一侧无堤防的河段,则两侧分别按有堤防和无堤防划

界标准划定管理范围;

b)河流顺水流方向建有不同防洪标准多层级堤防的河段,以最高防洪标准堤防划界,河流两侧

或单侧有群众自建圩(围)堤且低于河流防洪标准的,河流划界时不考虑该圩(围)堤;

c)河河(河湖)共堤河段,两河或河湖毗邻且以某一条河流的一侧堤防为共有堤防的两条河流

(河湖),原则上尊重当地已约定俗成的管理习惯,按当地已形成的管理约定确定共有堤防

的归属;当前没有管理约定的河流,共有堤防划为相对高级别河流(或湖泊)管理范围,另

一条河流(或湖泊)该侧共用相对高级别河流(或湖泊)的管理范围线(见附录A);两条河

流(湖泊)为同一级河流,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河流管理范围;跨行政区共堤河流

(或湖泊)由共同的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d)因地形等原因(如自然高地)导致堤防工程不连续的河流,按堤防工程不连续段长度分类划

界:堤防工程不连续段长度小于等于1km,无堤防段可通过上下游有堤防段河流管理范围平顺

连接;堤防工程不连续段长度大于1km,按无堤防河流划定管理边界;

e)以防洪墙为堤防的河段,按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相关规定执行;

2

DB42/T1988—2023

f)支流入河口处,优先高等级河流划界标准划定管理范围,在其范围外划定支流的管理范围,

保证两者范围不重、不漏。若因地方河流管理需求,高等级河流管理范围需向支流延伸的,

结合河流基本情况及管理实际需求自行确定延伸长度;

g)河床中发育有滩地使河流呈“Y”字型的,滩地属河流的一部分,不需对滩地另行划界;

h)有水工建筑物(含顺岸及垂岸交叉建筑物)河段,分别划定建筑物和河流的管理范围,取两

者管理范围较大者为该处河流管理范围;

i)建有水库大坝拦截水体的河流,河流管理范围与水库库区的管理范围搭接应合理衔接,原则

上优先划定水库管理范围,保证两者范围不重、不漏;

j)岩溶暗河的管理范围,地表有出露水流的,其出露段按照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原则执行,地下

部分可采用进出口直线连接确定;

k)现状权属为河流管理单位的河岸部分,应划入河流管理范围。

6湖泊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

6.1一般规定

本文件中的湖泊管理范围即为《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所指的湖泊保护区,湖泊保护范围即为《湖

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所指的湖泊控制区。

6.2划界标准

6.2.1湖泊管理范围,按照湖泊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划定,包括湖(圩)堤、湖泊水体(含

湖边塘)、湖盆、湖洲、湖滩、湖中岛屿等:

a)有堤防湖泊。管理范围以堤防护堤地(背水侧)为界,护堤地宽度按本文件8.2条相关规定

执行;

b)无堤防湖泊。城市湖泊,以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淹没线外延50m为管理范围边界;

乡村湖泊,以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淹没线为管理范围边界。湖泊设计洪水位由湖泊

保护规划、综合治理规划、一湖一策实施方案等相关设计成果中获取或采用湖泊防洪规划中

的最高控制水位代替。无相关设计成果、无相关监测资料的湖泊,可采取走访调查洪痕等手

段确定最高洪水位作为划界水位;

c)湖泊设计洪水位以外区域对湖泊保护有重要作用的,划为湖泊管理范围。

6.2.2湖泊保护范围在湖泊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原则上不小于500m的范围。

6.2.3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应对边界进行适当调整:

a)入湖支流处,按本文件5.2.3条支流入河口处的相关规定执行;

b)保护范围内有分水岭则以第一道分水岭脊线界线为湖泊保护区边界;

c)对湖泊生态保护有重要作用的区域,如滩涂、湖岬等可纳入湖泊保护范围;

d)对于岸线复杂、湖汊众多的湖泊,狭长型湖岬(其平均宽度不大于1km)划入湖泊保护范围;

e)与河流共堤或者湖湖共堤的湖泊,按本文件5.2.3条河河(河湖)共堤河段的相关规定执行。

7分蓄洪区工程管理范围划定

7.1一般规定

7.1.1分蓄洪区工程仅对蓄滞洪区划定其管理范围,不划定保护范围,但区域内河湖及水利工程的管

理和保护范围按相关规定执行。

3

DB42/T1988—2023

7.2划界标准

7.2.1经批复的规划用地范围即为管理范围,规划用地红线即为管理范围边界。

7.2.2蓄滞洪区内各类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应根据蓄滞洪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并符合下

列规定:

a)堤防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可按照堤防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章节的规定,并结合各地

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堤防护堤地范围对其他用地面积影响较大时,宜从紧控制;

b)安全台、避水台的管理范围不宜超高台脚排水沟外5m,保护范围可取为管理外围以外50m~

100m;

c)进退洪闸等建筑物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按照水闸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章节的规定执行;

d)转移道路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可按同等级别公路的规定执行。

7.2.3蓄滞洪区撤离转移道路的管理范围,可以参照《公路法》对公路两侧红线控制范围的有关规定

划定。

8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

8.1水库工程

8.1.1水库工程的管理范围包括工程区管理范围、库区管理范围和运行区管理范围。

8.1.2工程区管理范围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管道等建筑物及其周边范围。周边范围应按表1确定。

表1水库建筑物周边范围

溢洪道

工程区域上游下游左右岸其他建筑物

(与水库坝体分离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