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48.5-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

DB33/T 2148.5-2018 Standard Procedures for Monitoring and Surveying Major Pests and Diseases of Yangmei (Part 5: Scale Insects of Yangmei)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148.5-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0-08
实施日期
2018-11-08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148.5—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nmajorpestsanddiseases

onredbayberry

Part5:Redbayberrywhitefly

2018-10-08发布2018-11-0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148.5—2018

前言

DB33/T2148—2018《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杨梅果蝇;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

——第3部分:杨梅油桐尺蠖;

——第4部分:杨梅天牛;

——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

——第6部分:杨梅粉虱;

——第7部分:杨梅褐斑病;

——第8部分:杨梅癌肿病。

本部分为DB33/T2148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药检定管理总站、台州市黄岩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临海市特产技术推

广总站、兰溪市农作站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戴德江、黄茜斌、颜丽菊、叶小君。

I

DB33/T2148.5—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5部分:杨梅介壳虫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杨梅介壳虫虫口系统监测、发生危害情况普查、农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等。

本部分适用于杨梅介壳虫系统测报调查。

2虫口系统监测

2.1调查时间

4月至11月,每隔5天调查一次。

2.2调查方法

2.2.1选择东魁、荸荠种、丁岙梅、晚稻杨梅等当地主栽的杨梅果园各1个,面积3000㎡以上,进行

定园定点系统观察。

2.2.2每个品种选定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树龄10年以上的杨梅树各1株,每株杨梅树观察

五个方位的枝条各1条,每条枝条观察叶片10张。

2.2.3参照附录A杨梅主要介壳虫形态特征,观察记载成虫、若虫数量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入附

录B表B.1《杨梅介壳虫发生危害调查记载表》。

3发生危害情况普查

3.1调查时间

杨梅春梢(4月~5月)、夏梢(7月~8月)、秋梢(9月~10月),各调查一次。

3.2调查方法

按杨梅主栽品种、生态类型划分调查果园,每类型查3个果园,每个果园随机抽取杨梅树5株,每株

杨梅树观察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枝条各1条,每条枝条观察叶片10张,观察记载虫口数量和

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杨梅介壳虫发生危害情况调查记载表》。

4农事管理活动和气象情况记载

观察记载杨梅休眠期、花芽发育期、开花期、幼果期(春梢抽发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成熟

采收期(夏梢抽发期)等主要生育期,杨梅栽种密度、整形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情况,调查杨梅园

天敌的种类与数量,观察记载气温、降水等气象条件情况,分析与杨梅介壳虫发生关系。观察结果记入

附录B表B.2《杨梅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情况记载表》。

1

DB33/T2148.5—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杨梅介壳虫形态特征

A.1杨梅介壳虫形态特征

杨梅介壳虫形态特征见表A.1。

表A.1杨梅介壳虫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种名

成虫若虫

雌成虫介壳长形或弯曲为逗点形,前窄后阔,长1.9mm~2.3mm,

初孵若虫长卵圆形,长0.29mm~0.31

宽0.5mm~0.8mm,酱褐色。雄成虫介壳长形,长1.0mm~1.4mm,

mm,后胸最宽,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