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62-2018 切花非洲菊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2162-2018 Propagation technique procedure for cut African dais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2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162—2018
切花非洲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ncultivationofgerbera
2018-11-07发布2018-12-07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162—2018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盐七彩鲜花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齐贤、汪俐辰、迮寒露、黄瑞、崔祖良、舒方平、方豪、刘雷。
I
DB33/T2162—2018
切花非洲菊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花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Bolus)品种选择、田块准备、定植前准备、定植、
田间管理、切花采收、质量等级、检测方法、包装及储运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切花非洲菊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GB/T18247.1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鲜切花
NY525有机肥料标准
NY/T1592非洲菊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切花非洲菊
用于生产切花的非洲菊品种。
4品种选择
选择花梗挺拔、产量高、观赏时间较长、适应性及抗性强,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5田块准备
5.1田块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条件好、地势较高、日照充足、平整肥沃、土壤微酸性的田块。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5.2土壤处理
1
DB33/T2162—2018
5.2.1土壤消毒
消毒方式分为覆膜晒土和药剂消毒,两种方式宜混合使用:
a)覆膜晒土:在翻耕好的、湿润的田块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压盖严实,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
连续保持7天以上。
b)药剂消毒:在翻耕好的、湿润的田块上用杀菌剂或杀虫剂,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
求进行浇灌,薄膜覆盖3天以上,揭膜后再翻耕一遍,种植安全间隔期应在10天以上。杀菌
剂或杀虫剂的操作使用应按照NY/T1276执行。
5.2.2深翻施肥
2
每亩(667m)施商品有机肥2000kg,复合肥(N-P2O5-K2O:17-7-22,总养分≥46%)60kg~75
kg。深翻土地,耕作深度不少于30cm。有机肥的技术指标应符合NY525要求。
6定植前准备
6.1大棚搭建
大棚宽度宜6m~8m,长度根据田块情况确定,不宜超过40m。大棚之间挖排水沟,沟深40cm左
右。
6.2开沟作畦
宜畦宽80cm,沟宽30cm~35cm,沟深30cm以上,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沟深45cm~50cm,边畦
与棚架应间隔40cm~50cm。
6.3铺管覆膜
行间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铺管后覆膜,宜采用银黑膜,黑面朝下铺设。
6.4打孔
用打孔器按照“品”字形打孔,每畦3行,株间距30cm~35cm。
7定植
7.1种苗质量
宜采用株高10cm~15cm,地茎≥0.7cm,叶片数5片~8片,无病虫害、植株矮壮、长势旺、
叶深绿、肥厚、无畸形、无药害肥害和损伤的种苗,符合NY/T1592优级苗质量要求。
7.2定植时间
以3月下旬~5月上旬和9月下旬~10月下旬为宜,最适定植温度为15℃~25℃,定植前2天~3
天,土壤浇透水。
7.3定植方法
每穴定植一株苗,定植深度应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以根颈部位露出土表1cm~1.5cm为宜。定植
后浇定根水。
2
DB33/T2162—2018
8田间管理
8.1温湿度要求
宜保持棚温在10℃~35℃,相对湿度60%~80%,保持通风。
8.2肥水管理
8.2.1施肥管理
2
8.2.1.1苗期每亩(667m)每次用3kg~5kg的水溶性肥料(N-P2O5-K2O:19-6-17)配置成1‰~
2
2‰浓度喷灌;花期每亩(667m)每次用5kg~10kg的水溶性肥料(N-P2O5-K2O:19-6-17)配
置成1‰~2‰浓度滴灌。
8.2.1.23月~5月每10天~15天一次,6月~9月每30天一次,10月~11月每10天~15天一次,
12月~次年2月每30天一次。
8.2.2水分管理
定植后7天~21天为恢复期,采用喷灌给水,此后采用滴灌管理。灌溉用水pH值宜5.5~6.5。见
干见湿,看苗给水。及时排水,防止根部受涝。
8.3疏花疏叶
定植后,及时疏去第一批花蕾。整个生长期根据品种特性,疏去老叶、病叶和多余叶片,每株苗留
12片~16片叶。
8.4主要病虫害防治
8.4.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
8.4.2防治措施
8.4.2.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采取水旱轮作。
8.4.2.2物理防治
主要有以下两种防治措施:
a)黄板防治:每亩(667m2)放置30块~40块黄板,采用“之”字形或与行向平行的方式均
匀布置,黄板底端离叶面15cm~20cm为宜,及时更换。
b)防虫网使用:大棚侧风口及棚门宜采用40目~50目防虫网。
8.4.2.3生物防治
使用性引诱剂,每棚放置1个诱捕器,1个月左右更换1次诱芯。
3
DB33/T2162—2018
8.4.2.4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要求参照附录A,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见附录B。病虫害防治用药应符合GB/T8321
(所有部分)的要求。
9切花采收
9.1采收标准
单瓣型和半重瓣型品种在花瓣基本展开,花盘上第二轮管状花散落出花粉时采收。重瓣型品种在短
舌状花瓣展开时采收。
9.2采收方法
最佳采收时间为早上8时前。夏季采收时间可适当提前,冬季则适当推迟。握住花梗中部,反向向
下轻拽,使整个花梗完整地从植株分离。
9.3采后处理
采后花头套袋,并及时放入通风阴凉处。
10质量等级、检测方法
质量等级划分、检测方法按照GB/T18247.1执行。
11包装及储运
11.1包装、标识等环节按照GB/T18247.1执行。
11.2储运过程应避免低温冻害、高温灼伤和机械损伤等,宜采取冷链储运。
12生产模式图
切花非洲菊栽培模式图参见附录C。
4
DB33/T2162—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
非洲菊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2。
表A.1非洲菊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危
序号名称典型症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158.10-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游泳场馆 2003-09-03
- DB12/T 158.05-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卫生医疗 2003-09-03
- DB12/T 158.07-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四星级宾馆饭店 2003-09-03
- DB33/T 439-2003 藕粉 2003-08-12
- DB12/T 158.02-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理工科大学 2003-09-03
- DB12/T 158.06-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宾馆饭店(二星级、三星级) 2003-09-03
- DB12/T 158.04-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中、小学、幼儿园 2003-09-03
- DB12/T 158.03-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文、体、艺术院校 2003-09-03
-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 2003-08-20
- DB12/T 158.08-2003 城市生活用水定额 商场、超市 200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