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S 102-2023 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T/CSES 102-2023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Dust Accumulation and Exposure Assessment technique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SES 102-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5-22
实施日期
2023-05-2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和学校等室内环境中积尘的化学污染物监测与暴露评估。商场、医院其他类型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中监测准备、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实施、暴露评估和质量控制、不确定性分析和报告编制的方法及技术要求。主要包括(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工作程序;(5)监测准备;(6)监测计划制定;(7)监测实施;(8)暴露评估;(9)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0)不确定性分析;(11)报告编制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于云江、董辰寅、郑彤、向明灯、朱晓辉、党垚、周洋、史鸿乐、陈强、刘源月、倪蔚佳、何佼、郑歆蕾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4

团体标准

T/CSES102—2023

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formonitoringandexposureassessmentofindoor

settleddust

2023-05-22发布2023-05-22实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

T/CSES102—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作程序............................................................................2

5监测准备............................................................................2

6监测计划制定........................................................................3

7监测实施............................................................................4

8暴露评估............................................................................4

9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6

10不确定性分析.......................................................................6

11报告编制...........................................................................6

附录A(资料性)室内环境积尘标签样式..............................................7

附录B(资料性)...................................................................8

室内环境积尘的具体参考分析方法和来源..................................................8

参考文献..........................................................................10

I

T/CSES1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云江、董辰寅、郑彤、向明灯、朱晓辉、党垚、周洋、史鸿乐、陈强、刘

源月、倪蔚佳、何佼、郑歆蕾。

II

T/CSES102—2023

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中监测准备、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实施、暴露评估和质

量控制、不确定性分析和报告编制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和学校等室内环境中积尘的化学污染物监测与暴露评估。商场、医院其

他类型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22105.1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T16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491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680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834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839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

HJ875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HJ876儿童土壤摄入量调查技术规范示踪元素法

HJ877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

HJ922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1082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

HJ1184土壤和沉积物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1243土壤和沉积物20种多溴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室内环境indoorenvironment

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及其他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

候车(机)室、交通工具及体育、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3.2

室内积尘indoorsettleddust

由室外空气颗粒物或土壤、道路扬尘等经渗透或人为粘带过程进入室内,通过沉降、吸附,在物体

水平表面累积所形成的颗粒物聚集。

3.3

室内环境监控点indoormonitoringsites

1

T/CSES102—2023

为监测目标区域室内环境污染状况随机选取的民用建筑。

3.4

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

描述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暴露过程,预测和估算暴露量。

4工作程序

室内环境积尘监测与暴露评估的基本流程包括监测准备、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实施、暴露评估、不

确定性分析和报告编制。

图1工作程序图

5监测准备

5.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应包括以下资料:

2

T/CSES102—2023

a)区域特征资料:包括目标区域内的暴露人群构成和分布,住宅、教室、办公室等监测对象的分

布情况等;

b)污染源资料:包括评估区域内的大气、土壤等历史污染源和现状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数量、行

业类型、主要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量等;

c)环境资料:包括室内积尘、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

5.2补充调查

在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如发现缺少室内积尘污染物负荷信息,应针对目标区域开展室内环境积尘污

染物浓度补充调查,为最小样本量估算提供依据。补充调查所选区域应尽可能覆盖本次调查所关注的主

要室内环境,每种室内环境不少于30个,由培训合格的采样人员对所选取的室内环境进行样品采集。

5.3暴露受体识别

识别目标区域不同室内环境可能的暴露人群,主要考虑经消化道摄入、皮肤接触2种暴露途径。

6监测计划制定

6.1点位布设

6.1.1点位布设原则

点位布设包括目标区域中室内环境监控点布设和室内环境采样点位布设,应遵循随机原则和等量原

则。随机原则即选取的目标区域室内环境监控点是随机的取自总体;等量原则即不同目标区域、不同室

内环境的监控点数量基本一致,积尘样品采集数量基本一致,以保障室内积尘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

6.1.2室内环境监控点的布设要求

监控点布设应能代表目标区域内某种室内环境(如住宅、办公室和教室),通过文献查阅或补充调

查获取目标区域内某种室内环境积尘中污染物负荷水平及标准差,从而确定目标区域内监控点的最小样

本量,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监控点。

对于目标区域,监控点最小样本量的计算见公式(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