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98-2023 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规范

DB3301/T 0398-2023 Smart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River Basi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0398-2023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2-28
实施日期
2023-03-28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的基本要求、生态健康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及赋分、综合评价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智慧河道生态健康的评估。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城市水设施和河道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城市河道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杭州市标准化学会、杭州万维质量发展研究院。
起草人:
王春华、褚晓敏、张晔、米帅、范能、芦芹、王文杰、沈文杰、詹昊彦、郑颖、楼骞、胡骐、吴振华、俞炜挺、周佳、周莎、张晴、孙卓。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P56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398—2023

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规范

2023-02-28发布2023-03-28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0398—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生态健康评估体系...................................................................2

6评估指标及赋分.....................................................................2

7综合评价..........................................................................11

附录A(规范性)评价范围和周期......................................................13

附录B(资料性)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价公众调查表......................................14

参考文献.............................................................................15

I

DB3301/T039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城市水设施和河道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城市河道保护管理中心、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杭州市标准化学会、杭州万维质量发展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春华、褚晓敏、张晔、米帅、范能、芦芹、王文杰、沈文杰、詹昊彦、郑颖、

楼骞、胡骐、吴振华、俞炜挺、周佳、周莎、张晴、孙卓。

II

DB3301/T0398—2023

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的基本要求、生态健康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及赋分、综合评价

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智慧河道生态健康的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智慧河道smartriver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化设施设备和

智慧河道监管平台感知、采集、分析和处理河道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河道。

河道生态健康评估riverecologicalhealthassessment

从河道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功能状况和河道管理行动水平等方面,对河道生态系统

的健康程度开展评价的活动。

4基本要求

生态健康评估的河道应列入城市河道名录,且已采用智能化设施设备、智慧河道监管平台进行管

理。平台可包括以下功能:

a)河道信息管理系统:对河道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河道、河岸、河床、闸泵站等基础信息;

b)河道水文管理系统:实时获取河道每个站点水位、流量、流速等水文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历

史数据、预警和统计报表等功能;

c)河道水质管理系统:以人工检测数据为主、自动监测数据为辅,包括水质数据管理、统计分析、

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d)水生态管理系统:包括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信息;

e)闸泵远程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各水闸、泵站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运行监控、状态异常预警和

信息管理等功能;

1

DB3301/T0398—2023

f)河道巡查养护系统:基于物联网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巡查问题的及时上报与反

馈、工作人员巡查轨迹的可视化、巡河日志的电子化功能;

g)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控点(河岸、亲水平台、垂钓点、闸门、泵站、监测站等)进行实时

视频监控,包括视频监控、录像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一般以整体河道为评估单元,也可以各级河长负责的河段为评估单元;一

个评估单元可以划分为多个评价河段,通过对各个河段进行评估后,综合得出评估单元的评价结果。

河道各评估指标调查监测的范围和周期按附录A的要求开展。

5生态健康评估体系

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指标包括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和河道管理等六个类别,具体

见表1。

表1河道评估指标体系表

序号类别层类别层权重指标层指标层权重指标类型

1水文0.1生态流量/水位满足程度-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2水质优劣程度0.6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水质0.2

3底泥污染状况0.4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4河流纵向连通性0.3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5形态0.1岸线生态性指标0.4基本指标(定性指标)

6生态缓冲带指标0.3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7鱼类保有指标0.2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8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0.2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9生物0.2水生植物群落状况0.2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10鸟类状况指标0.2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11生态治理设施0.2备选指标(定性指标)

12防洪工程达标率0.2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13排污口设置0.2基本指标(定性指标)

14绿化覆盖率0.1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社会服务0.2人文景观

15景观舒适度0.2备选指标(定性指标)

16公众满意度0.2基本指标(定量指标)

17供水保障程度0.1备选指标(定量指标)

18智能化设施0.3基本指标(定性指标)

19河道管理0.2管理制度0.3基本指标(定性指标)

20管理实施0.4基本指标(定性指标)

注1:基本指标为智慧河道生态健康评估必须评估的指标,备选指标需根据河道自身特点选择性开展评估

注2:备选指标无需进行评估时,将备选指标的权重以平衡法方式分配到同一类别层下的其他指标,按各指标权重

比例进行分配

6评估指标及赋分

水文

2

DB3301/T0398—2023

通过生态流量/水位满足程度评价河道流量/水位过程的生态适宜程度。通过智慧河道监管平台获

取生态流量/水位数据,可采用生态流量计算法或生态水位计算法进行计算。

a)生态流量计算法:分别计算4月~9月及10月~次年3月最小日均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近

3年)的百分比,分别匹配对照评分,取二者的最低评分为河道流量/水位满足程度评分。生

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见表2。

表2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赋分表

(10月~次年3月)最小日均流量占比(%)(4月~9月)最小日均流量占比(%)赋分

≥30≥50100

[20,30)[40,50)80

[10,20)[30,40)60

[5,10)[20,30)20

<5<200

b)生态水位计算法:生态水位釆用近3年的年最低水位作为生态水位,计算全年河流逐日水位满

足生态水位的百分比,作为指标评分值。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见表3。

表3生态水位满足程度赋分表

最低水位满足天数占比(%)赋分

≥95100

[80,95)80

[70,80)40

[60,70)20

<600

水质

6.2.1水质优劣程度

6.2.1.1评价河流水质状况。水样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及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SL219的规定,水

质评价应符合GB3838的规定。水质优劣程度赋分见表4。

表4水质优劣程度赋分表

水质类别IIIIIIIVV

赋分10090807060

6.2.1.2根据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河道溶解氧(DO)、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

pH值、透明度等检测项目,每有一个检测项目超过当前水质类别要求的,在该级水质类别评分基础上

加1.5分。具体见表5。

表5水质检测项目表

检测项目IIIIIIIVV

溶解氧(DO)饱和率90%(或

6532

≥7.5)

3

DB3301/T0398—2023

表5水质检测项目表(续)

检测项目IIIIIIIVV

氨氮(NH3-N)

0.150.511.52

高锰酸盐指数

(CODMn)2461015

总磷(TP)

0.020.10.20.30.4

pH值6~9

透明度40cm~50cm

6.2.2底泥污染状况

评价河道底泥污染程度。采用底泥污染指标即底泥中每一项污染物浓度占对应标准值的百分比进

行评价。底泥污染指标赋分时选用超标浓度最高的污染物倍数值,底泥污染状况赋分见表6。污染物浓

度标准值可参考GB15618执行。

表6底泥污染状况赋分表

底泥污染指标赋分

≤1100

(1,2]60

(2,3]40

(3,5]20

>50

形态

6.3.1河流纵向连通性

根据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评价,有生态流量或生态水量保障,且能正常

运行的不在统计范围内。河流纵向连通性赋分见表7,赋分时采用线性插值法。

表7河流纵向连通性赋分表

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标(个/km)赋分

0100

(0,0.1][80,100)

(0.1,0.25][40,80)

(0.25,0.5][20,40)

(0.5,1)(0,20)

≥10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