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395-2021 森林覆盖率抽样调查技术规程

DB45/T 2395-2021 Forest Coverage Sampling Procedures Manual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5/T 2395-2021
标准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1-27
实施日期
2021-12-25
发布单位/组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660

45

广西壮壮族族自自治区地方标准标准

DBB45/T23995—2021

森林覆覆盖率率抽样样调查技术规规程

Techhnicalcodeofppracticeonsamplingsurrveyforforestcoverage

2021-111-27发布2021--12-25实施

广西壮壮族自治区区市场监督督管理局发布布

DB45/T2395DB45/T—2021

目次

前言.................................................................................II.................................................................................前言

1范围...............................................................................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1.........................................................................术语和定义3

4总则...............................................................................2...............................................................................总则4

5调查方法...........................................................................2...........................................................................调查方法5

6调查成果...........................................................................7...........................................................................调查成果6

附录样地地类划分标准及判读要求A(资料性)8...........................................

附录样地属性数据库结构B(资料性)11..................................................

附录样地外业调查记录表C(资料性)13..................................................

附录森林覆盖率计算过程及变化情况分析表D(资料性)14..................................

附录样地地类分布图E(资料性)16......................................................

附录森林覆盖率调查报告编写提纲F(资料性)17..........................................

I

DB45/T2395DB45/T—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本文件按照GB/T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农胜奇、蔡会德、潘黄儒、李震、莫奇京、卢峰、罗蔚生、李惺颖。

II

DB45/T2395DB45/T—2021

森林覆盖率抽样调查技术规程森林覆盖率抽样调查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覆盖率抽样调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调查方法、调查成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设区市、县(市、区)或某一特定区域为总体的森林覆盖率调查。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26424GB/T

LY/T1812林地分类1812LY/T

LY/T1954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1954LY/T

LY/T林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2893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森林覆盖率forestcoveragecoverageforest森林覆盖率

调查总体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调查总体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3.23.2

森林面积forestareaareaforest森林面积

乔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面积之和。森林面积=乔木林地面积+竹林地面积+特殊灌木林地

面积。

3.33.3

抽样调查samplingsurveysurveysampling抽样调查

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精度,在调查对象中,按照要求的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元组成样本,

通过对样本的量测和调查结果估计调查对象总体的方法。

3.43.4

成数抽样samplingforpercentagepercentageforsampling成数抽样

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具有某种特征的m个单元组成样本,其中单元与样本单数n

之比称为样本成数,用样本成数估计总体成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3.53.5

分层成数抽样stratifiedsamplingforpercentagepercentageforsamplingstratified分层成数抽样

按照调查总体的空间邻域异质性或森林资源差异性分层,在对各层开展成数抽样调查及估计的基础

上,落实总体标志总量的森林抽样调查方法。

1

DB45/T2395DB45/T—2021

44总则

4.14.1调查目的

掌握调查总体森林覆盖率现状及其变化动态,为评价森林经营管理成效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基

础数据。

4.24.2调查总体

以行政区域或某一特定区域(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为调查总体。

4.34.3调查任务

包括遥感数据处理、抽样设计、样地布设、样地判读、地面补充调查、内业检查、外业检查、森林

覆盖率计算、调查报告编写等。

4.44.4抽样精度

森林面积抽样精度≥95%(可靠性95%)。

55调查方法

5.15.1遥感数据处理

采用调查年度空间分辨率优于2.5m的遥感数据,制作CGCS2000高斯投影的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

样地布设和属性判读的底图。遥感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要求执行1954的规定。LY/T

5.25.2抽样方法

根据调查总体森林资源分布情况,采用成数抽样或分层成数抽样的方法估计森林面积,计算森林覆

盖率。对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区域森林资源数量差异明显的调查总体,宜采用分层成数抽样的方

法,提高抽样效率。

5.35.3样地数量

按抽样精度要求计算调查总体样地数量。为确保抽样精度,应增加20%保险系数。计算公式如式(1)。

v

͢=ʢ/×ʚͥͯ+ʛʣ×1.2····································································(1)

v×+

式中:

͢——调查总体样地数量,单位为(个);

ͨ——学生氏分布的t值(大样本情况下,当可靠性为95%时,t=1.96);

ͤ——调查总体森林面积成数预估值,当p<0.05时不予调查;

̿——相对误差(当抽样精度为95%时,E=0.05)。

5.45.4样地规格

样地规格为方形样地,边长为25.82m,面积为666.67m2。

5.55.5样地布设

采用机械布点方式布设样地,具体方法如下:

a)点间距计算。点间距计算公式见式(2);

2

DB45/T2395DB45/T—2021

͆=ǯ×100·········································································(2)

)

式中:

͆——样点间距,单位为(m);

̻——调查总体土地总面积,单位为(hm2);

͢——调查总体样地数量,单位为(个)。

得到的把由式(2)计算L,换算成图上点间距见式(3):

͠=ͥͤͤ×

··············································································(3)

(

式中:

͠——图上点间距,单位为(cm);

,单位为(m)L——样点间距;

͡——布点图的比例尺分母。

b)样地设置。点间距生成网格,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按样叠加到调查总体遥感影像图上,以

网格交叉点作为样地中心点,往东北(方位角45°)、东南(方位角135°)、西南(方位角225°)

和西北(方位角315°)四个方向量取距离为l'的点,作为方形样地的4个角点,角点连线即

为方形样地边线,见式(4)。

͠′=ͥͬͦͪ·············································································(4)

(

式中:

͠′——布点图上样地中心点至角点的距离,单位为(cm);

͡——布点图的比例尺分母。

5.65.6样地判读

5.6.15.6.1建立解译标志

合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实地踏查,结“一张图”、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等成果资料,建立不同遥感

数据源、不同地类的判读解译标志。

5.6.25.6.2样地地类判读

5.6.2.15.6.2.1由两名专业人员根据解译标志,并参考最新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分别判读每个样地

地类。判读能确定地类的样地,填写地类代码(见附录A),不能确定地类的样地标记“999”。两名

人员判读地类一致率要求达到上,否则90%以重新判读。对于两人判读地类不一致或标记为“999”的

样地视为判读不能确定地类的样地,需要开展地面补充调查。

5.6.2.25.6.2.2采用计算机自动判读,应进行人工判读验证,人机判读地类一致率要求达到90%以上。

5.6.35.6.3样地地类确定

附录A)。在地类判读过程中,若样地内出现两种以上地类时,则按面积优势法确定样地地类(见附录A)。

5.75.7地面补充调查

5.7.15.7.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通过上述遥感判读不能确定地类的样地。

3

DB45/T2395DB45/T—2021

5.7.25.7.2准备工作

收集样地所在位置的遥感图像或地形图,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图、样地外业调查记录表(见附录C),

准备导航定位设备、罗盘仪、测距仪、相机、文具等外业调查仪器。

5.7.35.7.3样地调查

采用实地判图和导航定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样地所在位置,若样地及其周边均属同一地类的,用

目测法确定样地地类;样地所在位置及其周边存在多种地类,目测不能确定地类的,采用实测法确定样

地地类,具体方法如下:

a)样地定位:依据样地中心点理论坐标,采用GNSS定位方法,确定样地中心点在实地的具体位

置(样地定位误差不能超过5m),打入一根长30cm的木桩(露出地面10cm);

b)样地测量:将罗盘仪架设在样地中心桩上,对中整平后,从样地中心点分别往东北(方位角

45°)、东南(方位角135°)、西南(方位角225°)、西北(方位角315°)四个方向量取水平距

18.26m处打入一根木桩,即为样地四个角点,角点连线即为样地周界,边长为25.82m,面

积为666.67m2;

c)地类确定:样地范围确定后,按照面积优势法确定样地地类,填写《样地外业调查记录表》(附

录C);

d)样地照片:地类确定后,要求拍摄一张样地内部特征的近景照片和一张样地外部特征的远景

照片,作为地类判读标志和下一次样地复位参考。

5.85.8质量检查

5.8.15.8.1判读正确性检查

在调查总体中,随机抽取10%~20%的样地开展地类判读正确性检查,当地类判读正确率大于95%以

上时为合格,否则重新判读直至合格。

5.8.25.8.2外业检查

5.8.2.15.8.2.1在判读正确性检查合格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样地进行实地检查,抽查量不少于样地总数

的5%。实地检查方法按第5.7.2、5.7.3执行。

5.8.2.25.8.2.2当抽查样地地类正确率大于95%以上时,认定质量符合要求。

5.95.9森林覆盖率计算

5.9.15.9.1成数抽样森林覆盖率计算

采用成数点抽样理论方法,计算总体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估计值。具体方法如下:

a)森林面积成数,见式(5);

ͤ=(················································································(5)

)

式中:

ͤ——森林面积成数;

͡——地类为乔木林、竹林、特殊灌木林地的样地总数,单位为(个);

͢——调查总体样地数量,单位为(个)。

b)森林面积估计值,见式(6);

͍=̻×ͤ············································································(6)

4

DB45/T2395DB45/T—2021

式中:

͍——森林面积估计值,单位为(hm2);

̻——调查总体土地总面积,单位为(hm2);

ͤ——森林面积成数。

c)标准误差,见式(7);

ͧ=ǯ+×(ͥͯ+)·········································································(7)

+()ͯͥ)

式中:

ͧ+——标准误差;

ͤ——森林面积成数;

͢——调查总体样地数量,单位为(个)。

d)绝对误差限见式(8);

Ϛ=ͨ×ͧ+············································································(8)

式中:

Ϛ——绝对误差限;

ͧ+——标准误;

ͨ——学生氏分布的t值。

e)相对误差限,见式(9);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