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231-2008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
GY/T 231-2008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nic programme guide for digit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工作组、中央电视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永新同方公司、北京中视联数字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丁文华、宋宜纯、梅剑平、包天珍、朱佩江、郑敏华、张勤、张淮野、张泰乐、李劲松、杨磊、高占建、阎军、智卫、薛斌、刘奔、罗韬、夏国光、靳华、崔俊生、宁金辉、孙岩
- 出版信息:
-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31—2008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
Specificationofelectronicprogrammeguidefordigitaltelevisionbroadcasting
2008-02-28发布2008-03-01实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发布
GY/T231—200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4
5EPG信息.............................................................................4
5.1EPG信息的构成.....................................................................4
5.2基本EPG信息的传输................................................................5
6网络信息............................................................................8
6.1网络基本信息......................................................................8
6.2传送流信息........................................................................9
6.3网络信息在NIT表中的表示.........................................................10
6.4网络信息所关联的描述符...........................................................11
7业务群信息.........................................................................12
7.1业务群基本信息...................................................................12
7.2业务列表信息.....................................................................13
7.3业务群信息在BAT表中的表示.......................................................13
7.4业务群信息所关联的描述符.........................................................13
8业务描述信息.......................................................................15
8.1业务描述信息.....................................................................15
8.2业务信息在SDT中的表示...........................................................16
8.3业务描述所关联的描述符...........................................................16
9事件信息...........................................................................18
9.1事件信息.........................................................................19
9.2事件信息在EIT中的表示...........................................................19
9.3事件信息所关联的描述符...........................................................20
10地面数字电视......................................................................22
10.1地面数字电视中使用的术语........................................................22
10.2传送流的频率切换................................................................22
10.3网络/地面单元切换...............................................................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于XML的EPG内容格式............................................25
I
GY/T231—2008
前言
本标准代替GY/Z203-2004《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本标准与GY/Z203-2004《数字电
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主要区别如下:
1.将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改为行业标准;
2.增加了第10章“地面数字电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工作组、中央电视台、国家广
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永新同方公司、北京中
视联数字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文华、宋宜纯、梅剑平、包天珍、朱佩江、郑敏华、张勤、张淮野、张泰乐、
李劲松、杨磊、高占建、阎军、智卫、薛斌、刘奔、罗韬、夏国光、靳华、崔俊生、宁金辉、孙岩。
II
GY/T231—2008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的基本EPG信息的内容格式和传输方式,以及应用于交换的扩展
EPG信息的内容格式。对于应用于数字电视广播的扩展EPG内容格式和传输方式,由于与中间件和其他一
些正在研究中的数字电视标准密切相关,本标准中目前未作规定。
本标准没有规定EPG的生成和显示方式,运营商和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制造商可以自由选择生成和显
示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电视广播前端向接收终端传递基本EPG信息和数字电视广播前端之间交换EPG信
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59-1994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4880-1991语种名称代码
GB/T7408-19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8565-1998信息处理文本通信用编码字符集
GB13000.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1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GB/T15273.1-1994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拉丁字母
GB/T17975.1-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Y/T230-2008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Y/Z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GY/T201-2004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
ISO639-2语言名称编码第2部分:Alpha-3编码
ETSIETR162数字视频广播(DVB):DVB系统业务信息编码分配
ETSITR101211数字视频广播(DVB):业务信息(SI)应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EPG信息basicEPGinformation
以文本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网络信息、业务群信息、业务描述信息和事件信息,可以完全
通过SI的有关表和描述符表示和传输。
3.2
业务群bouquet
同一实体在市场中提供的业务集合。
3.3
广播者(业务提供者)broadcaster(serviceprovider)
1
GY/T231—2008
组织一系列事件或节目,并按时间表或者实际需要将其传送给观众的机构。
3.4
组件(基本流)component(elementarystream)
构成一个事件的一个或多个实体。例如:视频、音频、图文等。
3.5
条件接收系统conditionalaccess(CA)system
可以控制用户接收业务、节目和事件的系统。
3.6
传送系统deliverysystem
传送一路或多路复用流的物理媒体。例如:卫星系统、宽带同轴电缆、光纤、一个发射点的地面通
道等。
3.7
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meGuide(EPG)
一种电视节目信息导航系统。用户通过EPG能够了解到节目的相关信息(包括节目名称、播放时间、
内容梗概等),并且实现对节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
3.8
事件event
一组给定了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属于同一业务的基本广播数据流。例如:一场足球比赛的半场、
新闻快报或娱乐表演的第一部分等。
3.9
扩展EPG信息extendedEPGinformation
以多种媒体文件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信息。扩展EPG信息中包括基本EPG信息的全部内容。
3.10
MPEG-2
见GB/T17975.1-2000。第1部分定义系统编码,第2部分定义视频编码,第3部分定义音频编码。
3.11
复用流multiplex
由一路或多路业务的所有数据合成一路物理通道内的一个码流。
3.12
网络network
一个传输系统,可以传输一组MPEG-2传送流。例如:某个有线电视系统中的所有数字频道。
3.13
网络标识符network_id
一个网络的唯一标识符。
3.14
原始网络标识符original_network_id
一个原始网络的唯一标识符。
3.15
节目program
由广播者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连续的事件。例如:新闻广播、娱乐广播等。
3.16
预留reserved
当术语“reserved”在定义编码比特流的子句中使用时,表示该值在将来ISO标准扩展定义时有可
能被用到。除非另有说明,本标准中所有的“reserved”位都被置为“1”。
2
GY/T231—2008
3.17
预留使用reserved_future_use
当术语“reserved_future_use”在定义编码比特流的子句中使用时,表示该值在将来本标准扩展
定义时有可能被用到。除非另有说明,本标准中所有的“reserved_future_use”位都被置为“1”。
3.18
段section
段是一个语法结构,用于将本标准中定义的所有业务信息映射成为GB/T17975.1-2000的TS包。
3.19
业务service
在广播者的控制下,可以按照时间表分步广播的一系列节目。
3.20
业务标识符service_id
在传送流中,业务信息的唯一标识。
3.21
业务信息serviceinformation(SI)
用于描述传送系统、内容和广播数据流的计划/时间表等的数据。它包括MPEG-2的PSI信息及独立定
义的扩展部分。
3.22
子表sub_table
具有相同表标识符(table_id)的段的集合,并且:
a)对NIT
具有相同的table_id_extension(network_id)和version_number;
b)对BAT
具有相同的table_id_extension(bouquet_id)和version_number;
c)对SDT
具有相同的table_id_extension(transport_stream_id),相同的original_network_id和
version_number;
d)对EIT
具有相同的table_id_extension(service_id),相同的transport_stream_id、
original_network_id和version_number;
当段语法指示(section_syntax_indicator)字段置“1”时,表标识符扩展(table_id_extension)
字段等同于段的第四和第五字节。
3.23
表table
由具有相同的表标识符(table_id)的一系列子表构成。
3.24
传送流transportstream(TS)
由GB/T17975.1-2000定义的数据结构,是数字电视广播标准的基础。
3.25
传送流标识符transport_stream_id
一个原始网络中的传送流的唯一标识。
3.26
XML模式XMLSchemas
XML环境下的数据建模工具,提供了一种定义XML文档结构、内容和语法的方法。
3
GY/T231—2008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AT(BouquetAssociationTable)业务群关联表
CA(ConditionalAccess)条件接收
CAT(ConditionalAccessTable)条件接收表
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
DIT(DiscontinuityInformationTable)间断信息表
EIT(EventInformationTable)事件信息表
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电子节目指南
ETSI(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s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学会
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MJD(ModifiedJulianDate)修正的儒略日期
MPEG(MovingPicturesExpert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
NIT(NerworkInformationTable)网络信息表
NVOD(NearVideoOnDemand)准视频点播
PAT(ProgramAssociationTable)节目关联表
PID(PacketIdentifier)包标识符
PMT(ProgramMapTable)节目映射表
PSI(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节目特定信息
RST(RunningStatusTable)运行状态表
SDT(ServiceDescriptionTable)业务描述表
SI(ServiceInformation)业务信息
SIT(SelectionInformationTable)选择信息表
ST(StuffingTable)填充表
TDT(TimeandDateTable)时间和日期表
TO(TimeOffsetTable)时间偏移表
TS(TransportStream)传送流
TSDT(TransportStreamDescriptionTable)传送流描述表
UTC(UniversalTime,Co-ordinated)世界协调时
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识语言
bslbf(bitstring,leftbitfirst)比特串,左位在先
rpchof(remainderpolynomialcoefficients,highestorderfirst)余数多项式系数,最高
阶在先
uimsbf(unsignedinteger,mostsignificantbitfirst)无符号整数,最高位在先
5EPG信息
5.1EPG信息的构成
EPG信息分为基本EPG信息和扩展EPG信息两种。
基本EPG信息是指以文本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网络信息、业务群信息、业务描述信息和事
件信息,可以完全通过GY/T230-2008中规定的NIT、BAT、SDT和EIT进行表示和传输。基本EPG信息的组
成结构见图1。
扩展EPG信息是在基本EPG信息基础上的扩充,包含了基本EPG信息的全部内容。扩展EPG信息中可包
含以多种媒体文件格式表示的与节目描述有关的信息。当用于数字电视平台之间交换EPG信息时,按XML
格式描述全部EPG信息。
4
GY/T231—2008
在EPG系统中,基本EPG信息是必需的,扩展EPG信息是可选的。
基本EPG信息
业务描述信息
网络信息业务群信息事件信息
图1基本EPG信息的组成结构
5.2基本EPG信息的传输
基本EPG信息采用表传输方式。
GY/T230-2008中NIT、BAT、SDT、EIT都被分成为一个或若干个段表示,然后插入到TS包中。
段是一种用来把SI信息表映射成TS包的语法结构。这些信息语法结构符合GB/T17975.1-2000定义
的专用段语法结构。
5.2.1说明
段的长度是可变的。除EIT表外,每个表中的段限长为1024字节,但EIT中的段限长为4096字节。每
一个段由以下元素的组合唯一标识:
a)表标识符(table_id)
1)表标识符标识段所属的表;
2)一些表标识符已分别被ISO和GY/T230-2008定义。表标识符的其他值可以由用户根据
特定目的自行分配。表标识符值的列表见表2;
b)表标识符扩展(table_id_extension)
1)表标识符扩展用于标识子表;
2)子表的解释见3.22;
c)段号(section_number)
1)段号字段用于解码器将特定子表的段以原始顺序重新组合。本标准建议段按顺序传输,
除非某些子表的段需要比其他的段更频繁地传输,例如出于随机存取的考虑;
2)在本标准中指定的各种SI信息表和EPG映射表,段编号也适用于子表;
d)版本号(version_number)
1)当本标准中规定的SI信息表和EPG映射表所描述的传送流特征发生变化时(例如:新事
件开始,给定业务的组成的基本流发生变化),应发送更新了的业务信息数据。新版本
的业务信息以传送一子表为标志,它与前子表具有相同的标识符,但版本号改为下一值;
2)本标准中规定的业务信息表,版本号适用于一个子表的所有段;
e)当前/后续指示符(current_next_indicator)
每一段都要标以“当前”有效或“后续”有效。它使得新的SI版本可以在传送流特征发生变化之前
传输,让解码器能够为变化做准备。然而,一个段的下一个版本的提前传输不是必需的,但如果被传输,
它将成为该段的下一个正确版本。
5.2.2段到传送流(TS)包的映射
5
GY/T231—2008
段可直接映射到TS包中。段可能起始于TS包有效负载的起始处,但这并不是必需的,因为TS包有效
负载的第一个段的起始位置是由pointer_field字段指定的。一个TS包内不允许存在多于一个的
pointer_field字段,其余段的起始位置均可从第一个段及其后各段的长度中计算出来,这是因为语法
规定一个TS包中的段之间不应有空隙。
在任一PID值的TS包中,一个段应在下一个段允许开始之前结束,否则就无法识别数据属于哪个段
标题。若一个段在TS包的末尾前结束了,但又不便打开另一个段,则提供一种填充机制来填满剩余空间。
该机制对包中剩下的每个字节均填充为0xFF。这样table_id就不允许取值为0xFF,以免与填充相混淆。
一旦一个段的末尾出现了字节0xFF,该TS包的剩余字节必然都被填充为0xFF,从而允许解码器丢弃TS
包的剩余部分。填充也可用一般的adaptation_field机制实现。
段在传送流中的映射机制及功能,GB/T17975.1-2000的2.4.4及其附录C有更详尽的描述。
5.2.3PID及表标识符字段编码
用于传送PSI、SI信息段和EPG信息段的TS包的PID值见表1。
表1PID分配
表PID值
PAT0x0000
CAT0x0001
TSDT0x0002
预留0x0003至0x000F
NIT,ST0x0010
SDT,BAT,ST0x0011
EIT,ST0x0012
RST,ST0x0013
TDT,TOT,ST0x0014
网络同步0x0015
预留使用0x0016至0x001B
带内信令0x001C
测量0x001D
DIT0x001E
SIT0x001F
6
GY/T231—2008
本标准中SI信息表和EPG映射表的表标识符值(table_id)的分配情况见表2。
表2表标识符值(table_id)的分配
值描述
0x00节目关联段
0x01条件接收段
0x02节目映射段
0x03传送流描述段
0x04至0x3F预留
0x40现行网络信息段
0x41其他网络信息段
0x42现行传送流业务描述段
0x43至0x45预留使用
0x46其他传送流业务描述段
0x47至0x49预留使用
0x4A业务群关联段
0x4B至0x4D预留使用
0x4E现行传送流事件信息段,当前/后续
0x4F其他传送流事件信息段,当前/后续
0x50至0x5F现行传送流事件信息段,时间表
0x60至0x6F其他传送流事件信息段,时间表
0x70时间-日期段
0x71运行状态段
0x72填充段
0x73时间偏移段
0x74至0x7D预留使用
0x7E不连续信息段
0x7F选择信息段
0x80至0x8FCA系统使用
0x90至0xFE用户定义
0xFF预留
5.2.4重复率
在考虑随机存取的系统中,即使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也建议对EPG中有关的SI段重复传输数次。
有线和卫星的业务信息段重复率
在有线和卫星传输系统中,建议采用以下最小重复率:
a)所有NI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包括其他网络的NIT的段;
b)所有BA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c)所有当前传送流的SDT的段应每2s至少传输一次;
d)所有其他传送流的SD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7
GY/T231—2008
e)所有当前传送流的EIT当前/后续表的段应每2s至少传输一次;
f)所有其他传送流的EIT当前/后续表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g)所有未来八日内的EIT时间表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包括八日内其他传送流的EIT时间表的
段;
h)所有超过未来八日的EIT时间表的段应每30s至少传输一次,包括超过未来八日的其他传送流的
EIT时间表的段;
i)所有TDT和TOT的段应每30s至少传输一次。
地面的业务信息段重复率
在地面传输系统中,建议采用以下最小重复率:
a)所有NI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包括其他网络的NIT的段;
b)所有BA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c)所有当前传送流的SDT的段应每2s至少传输一次;
d)所有其他传送流的SDT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e)所有当前传送流的EIT当前/后续表的段应每2s至少传输一次;
f)所有其他传送流的EIT当前/后续表的段应每20s至少传输一次;
g)所有当前传送流的第一日内的EIT时间表的段应每10s至少传输一次;
h)所有其他传送流的第一日内的EIT时间表的段应每60s至少传输一次;
i)除第一天外所有当前传送流EIT时间表的段应每60s至少传输一次;
j)除第一天外所有其他传送流EIT时间表的段应每300s至少传输一次;
k)所有TDT和TOT的段应每30s至少传输一次。
6网络信息
网络信息包含了与通过一个给定的网络传输的复用流/传送流的物理结构相关的信息,以及与网络
自身特性相关的信息。
网络信息通过在GY/T230-2008中定义的NIT和在表中插入的描述符进行描述。NIT可以由多个子表
构成,每个子表对应一个具体的网络。表与描述符的具体结构、语义见GY/T230-2008。
网络信息分为网络基本信息和传送流信息。网络信息组成见图2。
6.1网络基本信息
6.1.1网络标识
网络标识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唯一确定一个网络,用以区别其他的网络。网络标识通过NIT表中的网
络标识符(network_id)进行描述。网络标识符的编码方法及分配见GY/T230-2008的附录D。
6.1.2网络名称
每个网络都有一个网络名称。网络名称通过NIT中的网络名称描述符(network_name_descriptor)
进行描述。
6.1.3多语言网络名称
每个网络都可以有由多种语言描述的网络名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语言
显示网络名称。多语言网络名称通过NIT中的多语言网络名称描述符(multilingual_network_name
descriptor)进行描述。
8
GY/T231—2008
网络信息
网络基本信息传送流信息
多语言网络名称
传传传
网络标识网络名称链接信息
送送送
流流流
12n
完全传送流标识原始网络标识传输系统描述频率列表信息业务列表信息
网络信息链接
E
P
G
信息链接S
的I
T
S
链接
卫星传输系统描述有线传输系统描述地面传输系统描述
图2网络信息
6.1.4链接信息
用于给出与包含网络附加信息、EPG信息的业务的链接关系,或用于给出与包含了全部网络SI信息
的传送流的链接关系。链接信息通过NIT表中的链接描述符(linkage_descriptor)进行描述。
6.2传送流信息
每个网络都包含一到多个传送流。对一个具体的传送流,它包含传送流标识、原始网络标识、传送
流物理特性、传送流所含业务列表等信息。
6.2.1TS标识与原始网络标识
在一个网络中,传送流标识与原始网络标识共同唯一标识了一个传送流。这两个标识出现在NIT中,
对应的字段为transport_stream_id和original_network_id。
6.2.2传输系统描述
传输系统描述给出了传送流在卫星、有线或者地面三种传输网络中传输时传输通道的参数。对一个
传送流而言,无论采用哪一种传输网络,传输通道的物理参数总是唯一的。
a)如果传送流在卫星传输网络中传输,使用以下参数对传输通道进行描述:频率、轨道位置、
东西标志、极化方式、调制方式、符号率、前向纠错内码。这些参数由NIT表中的卫星传输
系统描述符(satellite_delivery_system_descriptor)描述;
b)如果传送流在有线传输网络中传输,使用以下参数对传输通道进行描述:频率、前向纠错外
码、调制方式、符号率、前向纠错内码。这些参数由NIT表中的有线传输系统描述符(cable
_delivery_system_descriptor)描述;
c)如果传送流在地面传输网络中传输,使用以下参数对传输通道进行描述:频率、前向纠错编
9
GY/T231—2008
码、调制方式、载波数目、帧头模式、符号率、交织模式。这些参数由NIT表中的地面传输
系统描述符(terrestrial_delivery_system_descriptor)描述。
6.2.3频率列表信息
频率列表信息给出了由多个频率传送的某个复用流的附加频率的完整列表。频率列表信息通过NIT
表中的频率列表描述符(frequency_list_descriptor)描述。
6.2.4业务列表信息
业务列表信息给出了网络中包含的全部业务的标识及类型。
业务列表信息通过NIT表中的业务列表描述符(service_list_descriptor)描述。每个业务通过字段
service_id唯一标识,通过字段service_type指明该业务的类型。service_id相当于PMT表中的
program_number,但业务类型值为0x04(service_type=0x04)时(即NVOD参考业务)除外,在这种情
况下,service_id没有对应的program_number。
6.3网络信息在NIT表中的表示
NIT表在传输时被切分成网络信息段(network_information_section)。任何构成NIT表的段,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6150.8-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2023-08-06
- GB/T 6150.15-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23-08-06
- GB/T 6609.27-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7部分:粒度分析 筛分法 2023-08-06
- GB/T 603-202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2023-08-06
- GB/T 6473-2023 立式外拉床 精度检验 2023-08-06
- GB/T 6150.10-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23-08-06
- GB/T 649-2023 化学试剂 溴化钾 2023-08-06
- GB/T 6609.25-202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第25部分: 松装和振实密度的测定 2023-08-06
- GB/T 6150.6-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2023-08-06
- GB/T 6150.12-2023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