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2045-2020 粘胶纤维色纺纱
FZ/T 12045-2020 Viscose fiber colour yar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喷气涡流纺和转杯纺生产的粘胶纤维色纺纱。
发布历史
-
2014年05月
-
2014年05月
-
2020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浙江湖州威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蒙城县洪图纺织有限公司、滁州霞客无染彩色纺有限公司、绍兴国周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 起草人:
- 陈顺明、姚雪强、赵黎新、杨卫国、马宏、彭旭光、金国周、张慧霞、施宋伟、段丽慧、景慎全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20
w12
「左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四月12045-2020
代替FZ/T12045-2014,FZ/T12062-2019
粘胶纤维色纺纱
Viscosefibercolouryarn
2021-04-01实施
2020-1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1204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12045-2014《喷气涡流纺粘肢纤维色纺纱》、FZ/T12062一2019《粘胶纤维色纺
纱》.与FZ/T12045-2014,FZ/T12062-201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扩展了标准范围;
一一技术要求按照环键纺、喷气涡流纺、转杯纺设定考核项目,环键纺按传统环键纺、赛络纺与紧密
纺、赛络紧密纺分开考核〈见表1~表4,2014年版的表l);
一一删除了取样规定、试验结果的表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威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
司、蒙城县洪图纺织有限公司、游州霞客元染彩色纺有限公司、绍兴国周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际华三五
四二纺织有限公司、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顺明、姚雪强、赵黎新、杨卫国、马宏、彭旭光、金国周、张慧霞、施宋伟、
段丽慧、景慎全.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FZ/T12045-2014;
一一-FZ/T12062-2019.
I
FZ/T12045一2020
粘胶纤维色纺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粘胶纤维(棉型纤维〉色纺纱的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键纺、喷气涡流纺和转杯纺生产的粘胶纤维色纺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酒色牢度
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01050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10021-2013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3产品分类、标记
3.1粘肢纤维色纺纱以不同生产工艺、不同颜色及线密度分类.
3.2粘胶纤维色纺纱的生产工艺过程分为环键纺、喷气涡流纺和转杯纺,环键纺纱的生产工艺过程包
含传统环键纺、赛络纺、紧密纺及赛络紧密纺.
3.3粘胶纤维色纺纱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赛络纺代号为AA、紧密纺代号为
JM、赛络紧密纺代号AAJM、喷气涡流纺代号为JV、转杯纺代号为OE,传统环链纺代号不作标识;粘
肢纤维原料代号为R.
3.4粘肢纤维色纺纱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的颜色〈或代号)、纺纱工艺过程(或代号)、原料名称
(或代号〉.具体标识见示例.
示例:
麻灰19.7tex传统环键纺粘胶纤维色纺纱,可写为:麻灰R19.7tex.
麻灰19.7tex喷气涡流纺粘胶纤维色纺纱,可写为z麻灰JVR19.7tex.
麻灰19.7tex转杯纺粘胶纤维色纺纱,可写为:麻灰OER19.7tex.
四月12045-2020
4要求
4.1项目
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
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c+200%)、明显色结、十万米纱疵、色牢度〈耐皂洗、耐摩擦、耐汗
渍〉、色差、毛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指数(只考核紧密纺及赛结紧密纺)及安全性能十二项要求.
4.2分等规定
4.2.1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4.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为等外品.
4.2.3粘胶纤维色纺纱产品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
4.3技术要求
4.3.1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
4.3.1.1环键纺粘胶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1、表2规定.
表1环键纺帖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传统环键纺、费络纺〉
线密度单纱断裂条干均匀千米棉结
单纱断裂强度
明显色结/十万米纱疵/
线密度
公称线密度等变异系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cN/tex>
K辈辈/100m〈个/105m)
偏差率
tex个/km
级系数/%
数/%数%
%量ζ
=二
深色浅色
〈飞产
军三
唱二
=二
土2.01.512.012.510.515.5150I10
优
2.511.011.512.517.5250325
8.1~11.0士2.5
士3.03.510.010.514.519.54005
一
一
土2.01.512.012.510.515.0120110
优
士2.52.511.011.512.516.5200325
11.1~13.。
一
土3.03.510.010.514.518.03305
一
一
士2.01.512.012.510.014.090I10
优
13.1~16.0士2.52.511.011.512.015.5160325
一
士3.03.510.010.514.017.02505
一
土2.01.512.513.09.513.570110
优
士2.52.511.512.011.515.0130325
16.1~20.。
一
士3.03.510.511.013.516.51805
一
土2.01.512.513.09.013.060110
优
20.1~24.0士2.52.511.512.011.014.5100325
土3.03.510.511.013.016.01705
一
士2.01.513.013.58.512.050110
优
24.1~31.0士2.52.512.012.510.513.580325
一
土3.03.511.011.512.515.01505
一
土2.01.513.013.58.011.540110
优
31.l~37.0士2.52.512.012.510.013.070325
一
士3.03.511.011.512.014.51205
一
注:深浅色别按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月2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2
四月12045一2020
表2环键纺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紧密纺及赛结紧密纺〉
单纱断裂强度
毛羽指数
十万米
线密度
单纱断裂条干均匀千米棉结明显
公称线线密度cN/tex>古二
等变异系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色结/-纱疵/
密度偏差率
〈个/l05m)
级
系数%个/kmK粒/100m
数!Yo数/%2mm/
tex%
深色浅色H值
唱ζ
4二4二4二4二
~〈根/10m)
土2.01.512.513.010.5120
优15.01102.8120
8.1~
土2.52.511.512.012.517.02003203.3150
11.0
土3.03.510.511.014.519.03505
一
士2.01.512.513.010.514.51001103.0130
优
11.1~
土2.52.511.512.012.516.01603203.5160
13.0一
土3.03.510.511.014.517.53005
一
士2.01.512.513.010.013.570I103.2140
优
13.1~
土2.52.511.512.012.015.01303203.7170
16.0一
士3.03.510.511.014.016.52005
一
土2.01.513.014.09.513.0601103.4150
优
16.1~
士2.52.512.013.011.514.51003203.9180
20.0一
土3.03.511.012.013.516.01505
一
优士2.01.513.014.09.012.5501103.8170
20.l~
土2.52.512.013.011.014.0803204.3200
24.0
土3.03.511.012.013.015.51505
一
土2.01.513.014.08.511.5401104.2190
优
24.1~
士2.52.512.013.010.513.0703204.7220
31.0一
土3.03.511.012.012.514.51205
一
土2.01.513.014.08.011.0301104.6210
优
31.1~
士2.52.512.013.010.012.5503205.1240
37.0一
士3.03.511.012.012.014.01005
-
一
注:深浅色别按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4.3.1.2喷气涡流纺粘胶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3规定.
褒3晴气涡流纺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
条子均匀千米棉纺
线密度
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强度
十万米纱疵/
线密度明显色结/
公称线密度等变异系cN/tex>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K挝/100m〈个/l05m)
偏差率
tex
级个/km
数%
数/%系数/%
%〈飞产~
深色浅色
量ζ运ζ
军三
=二
士1.51.510.010.510.515.5150110
优
11.1~13.0土2.02.09.09.512.517.0200325
土2.52.58.08.514.518.53005
一
一
优士1.51.510.511.010.014.5100110
13.l~16.0士2.02.09.510.012.016.0150325
一
土2.52.58.59.014.017.52505
一
一
3
四月12045-2020
表3(续〉
条干均匀千米棉结
线密度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强度
十万米纱疵/
明显色结/
线密度
公称线密度等变异系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cN/tex>
K控/100m〈个/l05m)
偏差率
tex个/km
级系数/%数%
数/%
%〈飞户
=二
深色浅色
运二
4二
=二
=二
土1.51.511.011.59.513.550110
优
16.l~20.0士2.02.010.010.511.515.0100325
一
土2.52.59.09.513.516.51505
一
一
土1.51.511.512.09.013.030110
优
士2.02.010.511.011.014.560325
20.l~24.。
土2.52.59.510.013.016.0905
一
土1.51.512.012.58.512.020110
优
24.1~31.0土2.02.011.011.510.513.540325
士2.52.510.010.512.515.0605
一
士1.51.512.513.08.011.515110
优
31.1~37.0土2.02.011.512.010.013.020325
土2.52.510.511.012.014.5405
注:深浅色~J按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4.3.1.3转杯纺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4规定。
表4转杯纺粘肢纤维色纺纱技术要求
条干均匀千米棉纺
线密度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强度
十万米纱疵/
线密度明显色结/
公称线密度等变异系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cN/tex>
位/100m(个/105m)
偏差率
tex
级个/km
数/%系数/%数%
〈飞卢
%主三
深色浅色
唱二
运二运二
=二
土1.51.59.510.010.015.0150110
优
13.1~16.0土2.02.08.59.012.016.5200325
一
土2.53.08.08.514.018.03005
一
士1.51.510.010.59.514.0100110
优
16.1~20.0土2.02.09.09.511.515.5150325
土2.53.08.08.513.517.02505
-
一
土1.51.510.511.09.013.580110
优
20.1~24.0土2.02.09.510.011.015.0120325
土2.53.08.59.013.016.52005
一
一
士1.51.511.011.58.512.560110
优
24.1~31.0土2.02.010.010.510.514.0100325
一
土2.53.09.09.512.515.51505
一
土1.51.511.512.08.012.040110
优
土2.02.010.511.010.013.560325
31.1~37.。
一
土2.53.09.510.012.015.01005
-
一
士1.51.511.512.08.011.530110
优
37.1~60.0士2.02.010.511.010.013.050325
土2.53.09.510.012.014.5805
一
一
注z深浅色别按GB/T4841.3规定,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浅于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4
FZ/T12045-2020
4.3.2粘肢纤维色纺纱其他技术要求
4.3.2.1粘肢纤维色纺纱色牢度技术要求按表5规定.
表5粘肢纤维色纺纱色牢度技术要求
项
目
优等品
二等品
一等品
43-43
变色
耐皂洗色牢度/级
二注3-43-43
f占色
43-4
变色3
耐汗渍色牢度/级
,飞,>3-43-43
f占色
干摩43-43
耐摩擦色牢度/级
二=3(深色2-3)2-3(深色2)
湿摩3-4(深色3〕
注:深浅色别按GB/T4841.3分挡,颜色深于1/12标准深度色卡为深色,颜色浅子等于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4.3.2.2粘胶纤维色纺纱对来样色差不低于4级,同一批次色差不低于今5级.
4.3.2.3产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结密度偏差率、结密度变异系戴试验
线密度偏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其中100m纱的实测干燥质量按
GB/T4743-2009中程序2烘干后折算,100m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A中式(A.2)计算;线密度变
异系数按GB/T4743-2009中程序1调湿平衡后,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
点后一位。
m-m.
D=__:二一一-二×1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2/T 275-2001 交联聚乙烯管地面辐射采暖技术规程 2001-04-24
- DB23/T 057-2001 A级绿色食品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 429-2001 气压式给水设备安全卫生技术条件 2001-12-15
- DB23/T 163-2001 黑木耳菌种厂建造及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1-09-30
- DB23/T 042-2001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2002-01-15
- DB22/ 274-2001 吉林省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 2001-01-01
- DB23/T 128-2001 肉禽制品中合成色素的快速测定方法-微柱色谱法 2001-11-09
- DB23/ 080-2001 A级绿色食品 甜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T 053-2001 A级绿色食品 棚、室油豆角(含露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02-01-01
- DB23/ 043-2001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