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 1008-199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outine cultivation of fish fry and fingerlings in ponds

行业标准-水产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SC/T 1008-2012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C/T 1008-199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水产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4-02-28
实施日期
199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起草人:
贾长春、陈乃德、王菊女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08一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投饲施肥、日常管理、鱼种产量、规格

及越冬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大多数淡水养殖鱼类鱼苗鱼种的常规培育。

2引用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3术语

3门试水

药物清池后,采用活鱼检验池水中药物毒性是否消失的方法。

3.2鱼苗

鱼受精卵孵化脱膜至人池培育达全长2.6cm阶段的鱼体。

3.3夏花鱼种

鱼苗入池塘后,经20^-25d培育,全长达2.7-4.0cm的鱼体。

3.4一龄鱼种

夏花鱼种培育至当年12月底所出池的鱼体。

4环境条件

4.,环境位置

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本2水源与水质

4.2.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

4.2.2水质除符合GB11607规定外,池水透明度要适应各类鱼苗鱼种的要求。

a.鱼苗池池水透明度为25^30cm.

b.鱼种池池水透明度:雌、编、酸、白卿为主的培育池池水透明度为25^30cm;青鱼、草鱼、编、

妨、鲤、螂为主的培育池池水透明度为35^40cm.

4.3池塘条件

鱼苗池面积为0.07^0.27ha,水深1.2^-1.5m,鱼种池面积为。.13^0.53ha,水深1.5^2.0m,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cm.

5放养前的准备

5,1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淤泥、修整池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4一02一28批准1994一04一01实施

SC/T1008一94

5.2药物清池

鱼苗、鱼种放养前,应用药物清除野杂鱼、病原及害虫。

药物种类、用量及方法见表1,

表1

用量,kg/ha毒性消

药物种类水深水深操作方法失时间

0.2m1.0.d

生石灰900^-10501800^2250用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7-10

茶粕600^-750碾碎后加水浸泡一夜,然后兑水全池泼洒5^-10

漂白粉,)60^-120202.5-225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3^-5

鱼藤酮“,22.5兑水全池泼洒7^10

碾碎后用3%食盐水浸泡2^-3d连渣全

巴豆45-7510

池泼洒

注:1)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30%.

2)鱼藤酮含量为25%e

5J,注水

清池后鱼苗池水深应调整为。.5^0.6m;鱼种池水深应调整为。.8^1.0m。注水时应用密网过

o

5月月施基肥

放鱼前3^-5d,鱼苗或鱼种池中应施粪肥3000^-7500kg/ha或绿肥3000^4500kg/ha。新挖鱼

池应增加施肥量或增施化肥75^150kg/ha。鱼苗下塘时池中饵料生物应保持轮虫在5000-

1000。个//I-。大型枝角类过多时应用敌百虫杀灭。

5.5试水

放鱼前一日,将少量鱼苗或夏花鱼种放入池内网箱中,经12^24h观察鱼的动态,检查池水药物毒

性是否消失。同时还须用密网在池中拉1^-2网次,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池。

6鱼苗培育

6门鱼苗放养

除天然张捕的鱼苗外,每只池塘只放养一种鱼苗,放养时应准确计数,一次放足。鱼苗育成夏花鱼种

的鱼苗放养情况见表2.

表2万尾/ha

鱼类

缝.编鲤、娜、编、舫青鱼、草鱼

地区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50^-180225^-300120^-150!300^375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120^-150180^-22590^-120

草鱼、蝙、妨鱼苗先以225^375万尾/ha,培育10^15d,鱼体全长达到1.7^-2.7cm后拉网分池,

再以45-75万尾//ha,培育20^-25d,鱼体全长达到5.0-6.7cm后分池。

6.2投饲与施肥

6.2.1以豆浆为主的培育方法

鱼苗放养后用黄豆30^-45kg/d·ha,分2-3次磨成豆浆750kg,滤去豆渣后全池泼洒。一周后黄

SC/T1008一94

豆增至45.60kg/d"ha,培育10d后,草鱼、鲤、螂还需在池边加泼一次或在池塘周围浅水处堆放豆渣

或K饼糊。育成一万尾规格3cm以上的夏花鱼种需用黄豆及豆饼7-8kg和粪肥3040kg

6.2.2以绿肥为主的培育方法

鱼苗放养后每隔3-5d在池边堆放鲜草2250^3000kg/ha,l-2d翻动一次,一周后逐渐捞出不

易腐烂的根茎残渣。培育后期视水质与鱼苗生长情况适当泼洒豆浆或在池边堆放豆饼糊。育成一万尾

规格3cm以E的夏花鱼种需绿肥75-100kg和黄豆或豆饼1.5-2.0kg

6.2.3以粪肥为主的培育方法

鱼苗放养后每日二次泼洒经发酵的粪肥,每次4,50^-600kg/ha,培育期间应根据水质与鱼苗生长

情况,适当增减,草鱼、鲤、卿鱼苗在培育后期还应在池边堆放豆渣或豆饼糊。育成一万尾全长3cm以上

的夏花鱼种,需粪肥80^100kg和黄豆1-2kg,

6.2.4施追肥

以有机肥为主时每次有机肥用量为1500^2250kg/ha,加化肥75kg氮磷比为9:1);若单用化

肥每次用量为150kg/ha,(氮磷比为4-7:1),隔天使用。

6-3日常管理

6.3.1巡塘

鱼苗放养后每日应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蛙卵、杂草、检查鱼苗摄食、生长

及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6.3.2分期注水

鱼苗放养一周后,每3-5d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15cm,待鱼体全长3cm时池塘水深应为

1.2^1.5m,

6.3.3防治鱼病

经常观察、定期检查、发现鱼病、及时防治。

6.4出塘

6.4.1时间

鱼苗经15--20d培育至全长2.8cm左右时应及时拉网锻炼,准备出塘。

6.4.2拉网锻炼

夏花鱼种出塘前须经2-3次拉网锻炼,每次拉网的当日上午应清除池中杂草、污物,饲料应拉网后

投喂。

第一次拉网应将鱼围人网中,观察鱼的数量及生长情况,密集1020s后立即放回池中,隔天拉第

二网,待鱼围人网中密集后赶入网箱中,随后在池中慢慢推动网箱,清除箱内污物,经1^-2h,若距鱼种

培育池较近即可出塘;若需长途运输,尚需再隔一日,待第三网锻炼后(操作同第二网)出塘。

拉网分塘操作应细心,尤其是鱼体娇嫩的编、纺,起网时鱼体不可过度密集,计数时应采取带水操

6.4.3筛选与计数

出塘时若夏花鱼种规格参差不齐,需用鱼筛分选。天然鱼苗还需采用撇、拣等办法分选和除去野杂

鱼。

夏花鱼种计数有重量法和容量法二种。将筛选后的夏花鱼种随机取样,按单位重量或容积的夏花鱼

种尾数乘以总重量或容积,即为夏花鱼种的总数量。再随机取出20尾测量全长与体重,求出平均规格。

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应达到60%-70%,产量300^600kg/ha,

了鱼种培育

了.1技术指标

从夏花鱼种养成一龄鱼种的放养密度、成活率、出塘规格和产量指标见表3,

sc/T1008一94

表3

放养密度培育期成活率规格,,,cm产量2)

地区青鱼、草鱼鲤、卿

万尾/had%雌.编编、舫kg/ha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5^-22.5120-18080^85)13.3)123750^5250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121880-12080-85妻13.3妻122625^-3750

注:1)规格指鱼体全长。

2)如条件优越,管理水平高,可适当增加放养量,产量可超过7500kg/ha.

了.2夏花鱼种放养

了.2.,放养时间

5-7月当夏花鱼种全长达到3cm以上时应及时放养。

7.22放养方式

采取3-5种鱼同池混养,主养鱼比混养鱼早放养15-20d。青鱼、草鱼、纺作为混养鱼时须待规格

达到5cm以上时再放养。

7.2.3放养比例

各种鱼类混养比例见表4.

表4%

草鱼纺或编维绷青鱼或鲤卿或白卿

、谧Y,r,01i11ajA

草鱼5020201010

鱿或编50101010

}

雏30305010

编101010503020

青鱼或鲤1050

卿或白卿101010101050

合计100100100100100100

注:①纺与编;青鱼与鲤;卿与白卿或异育银卿在放养时一般只放一种。

②以鲤鱼为主时,北方地区可按:鲤40%,醚30%,草鱼20%,编10写的比例混养.

鳗鱼一般为单养,放养量150180万尾/ha,或与草鱼、翰混养,放养量为鱿105-15。万尾//ha和

草鱼或鲡4.5万尾/ha.

7.3投饲与施肥

7.3.1投饲

7.31.1四定投饲

a.定时:精饲料在每日上午8点一10点钟,下午2点~4点钟两次投喂,青饲料每日投喂一次,一

般比精饲料早投1-2h,

b.定位:精饲料应投在饲料台上,夏花鱼种放养后,应先在饲料台周围拨洒,然后逐渐缩小范围,

引导鱼到饲料台上摄食,每个饲料台面积约为1-2m2,每0.5万尾左右鱼种架设一只,青饲料投入饲

料框内,螺蜘、黄规轧碎后投于食场中。

。定质:青饲料应鲜嫩适口,精饲料不得霉烂变质,应按各种鱼类营养需要配制成颗粒饲料。

d.定量:投饲应做到适量均匀,以精饲料每次投喂后2-3h吃完、青饲料4^-5h吃完为宜。阴雨

SC/T1008一94

天、鱼病流行时期投饲量应酌情减少。

7.3.1.2草鱼、纺、蝙的投饲

草食性鱼类应以青饲料为主,不论是主养还是作为混养时,每生产1kg草食性鱼的鱼种,青饲料的

投饲量均不应少于5kg。

长江中下游地区培育草食性鱼类鱼种的投饲量见表5e

裹5

鱼种规格青饲料量精饲料量水温

青饲料种类

Cmkg/d,万尾kg/d·万尾℃

3--7草浆、芜萍20^-401^22832

7-8小浮萍、草浆、嫩草、轮叶黑藻60^-100230^32

8-9紫背浮萍、草浆、嫩草100-150228

9-12苦草、苦英菜、嫩草150--2002^-322

12^-15苦草、嫩草75-1502-315

7.3.1.3青鱼的投饲

培育青鱼种应以梢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些动物性饲料,精饲料以豆饼效果较好,动物性饲料多采用

轧碎螺蜘、黄规。

长江下游地区青鱼鱼种投饲量见表6.

表6

鱼种规格每日投喂量水温

饲料种类

cn、kg/万尾U

3-5豆饼糊1.2-2.528^30

5-8豆饼糊菜饼糊2.5-5}030^-32

8^12轧碎螺蜘黄规30.0^-120.022-28

>12豆饼糊菜饼糊1.5^3.015

7.3.1.4维、缩的投饲

夏花9鱼种放养后,每10d左右施绿肥或粪肥1500^-3000kg/ha,培育池中浮游生物。同时还应

投喂精饲料,投饲量随鱼种的生长而逐渐增加,从1kg/万尾增加至3kg/万尾,以后随水温下降而减

缩鱼种培育池水质应较雌鱼池更肥些,施肥量与精饲料的投放量比雌鱼增加三分之一。

了I,5鲤、细的投饲

鲤以精饲料为主,投饲量由每日1kg/万尾逐渐增加到5kg/万尾,当全长达到10cm以上时可投

喂些轧碎螺蜘、黄规,每日投放量为50^-100kg/万尾。

卿鱼以精饲料为主,投饲量约为鲤的三分之二,白卿的培育方法同7.2.1.4条。

7.3.2施肥

7.3.2.1原则

维、缩及白卿为主的池塘应多施肥,青鱼、草鱼、编、纺为主的池塘少施肥;水质清瘦的池塘多施肥,

水质肥且鱼种经常浮头的池塘应少施肥;晴天多施肥,阴雨天少施或不施肥。

7.3.2.2用量

以鳞、缩、白卿为主的池塘施有机肥总量为30000^45000kg/ha;以其他鱼为主的池塘施有机肥

总量为巧00022500kg/ha.

SC/'r1008一94

7.12.3方法

a.泼洒法每2-3d将粪肥或混合堆肥的肥汁450^-750kg/ha(可加过磷酸钙300g)兑水全池

泼洒;化肥每隔5-10d追施一次,每次75kg/ha,兑水全池泼洒。

b.堆放法:每10d左右将粪肥或绿肥按2250^-3750kg/ha堆放在池边浅水处。

了.4日常管理

了.4门巡塘

每天巡塘不应少于2-3次。清晨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发现严重浮头或鱼病应及时处理;上午投饲

与施肥时应注意水质与天气变化;下午清洗饲料台检查吃食情况,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记录。

7.4.2分期注水

每隔15d左右加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15cm,

7.5防治鱼病

了.51“三消”防病措施

a.池塘消毒:同5.2条。

b.鱼种消毒:鱼种出入池塘必须检疫和药物消毒。

c.饲料台、饲料框、食场消毒:鱼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消毒一次。

7.5.2治疗

发现鱼病、认真检查、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了.6鱼种筛选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自8月初开始,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自10月初开始,每隔10^15d拉网检查各

类鱼种生长情况,如果规格相差悬殊,应及时采用鱼筛筛选分养,调整投饲施肥数量,以保证各类鱼种出

塘规格整齐

了.了并塘与越冬

鱼种经筛选分类后应认真核产、分类并入池塘。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春节前将鱼种放养在食用鱼

养殖池中,一般不需专池越冬;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冬季冰封期长,需专池越冬。

了.了.1越冬时间

当池塘水温下降至8-10'C时开始,至翌年水温回升到8-10℃时结束。

了.了.2越冬池塘条件

背风向阳,保水性好,面积。.130.53ha,水深2.5^3.0m,高寒地区面积可大些,水深深些,冰封

前池中浮游生物量应保持在25mg/L以上。

7.7.3鱼种进池与越冬密度

鱼种放入越冬池前应停食2-3d,拉网锻炼2^-3次,经计数称重与药物消毒后放养。操作过程中应

防止鱼体受伤,发现鱼病应及时治疗后再放养。

放养数量根据鱼体规格、体质、越冬池塘条件及越冬期长短等决定。一般鱼种全长12^-13cm规格,

放养量60万尾/ha左右;全长15^16cm规格,放养量30^-45万尾/ha.

了,了.4越冬管理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冬季冰封期短或无冰封期,天晴日暖时应适当投饲与施肥,冰封时应及时破

冰,日常管理应注意水质和防止鸟害侵袭。珠江流域冬季除寒流影响时应注意鱿鱼池水温不能低于

7C,其他时期应按正常情况管理。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冰封期长,应经常清除冰面积雪和破冰,提高池水

透明度,增加溶氧,定期注入含浮游植物较多的池水,适时施放化肥(尿素与过磷酸钙各7.5kg/ha,切

忌施有机肥)提高池水肥度和生物增氧量。

SC/T1008一94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水产司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长春、陈乃德、王菊女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