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644-2020 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
GB/T 18644-2020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porcine cysticercosi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猪和野猪的囊尾蚴病诊断。
发布历史
-
2002年02月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起草人:
- 才学鹏、骆学农、张少华、郑亚东、郭爱疆、侯俊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220
B41
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644—2020
代替GB/T18644—2002
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
Diagnostictechniquesforporcinecysticercosis
2020-12-14发布2020-12-14实施
Illlilllll-
GB/T18644—2020
目次
前言Ill
弓IWIV
1范H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mm%1
4显微镜检查1
4.1i式齐1
4.2仪器设备1
4.3虫体采集2
4.4压片制备2
4.5显微镜检查2
4.6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2
5PCR、法2
5.1i式齐lj2
5.2仪器设备2
5.3弓Itf3
5.4.3
5.5PCR操作程序3
5.6扩增产物电泳检测4
5.7试验成立条件4
5.8PCR结果判定4
6间接ELISA4
6.1i式齐lj4
6.2仪器设备4
6.3样品5
6.4试验步骤5
6.5试验成立条件6
6.6ELIS八结果判定6
7Dot-ABC-ELISA6
7.1i式齐IJ6
7.2仪器设备7
7.3#p°n7
7.4试验步骤7
7.5试验成立条件8
7.6Dot-ABC-ELIS八结果判定8
8综合判定8
GB/T18644—2020
附录八(规范性附录)生理盐水及猪囊尾蚴头节形态特征9
附录B(规范性附录)PCR引物位置、溶液配制及电泳结果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ELISA试剂及其配制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猪囊尾蚴TS-CC18重组蛋白的制备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加样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猪囊尾蚴TS-CC18和烯醇化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7
附录G(资料性附录)Dot-ABC-ELIS八相关试剂配制及结果判定20
U
GB/T18644—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644—2002《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与GB/T18644—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范围部分增加了PCR和Dot-ABC-ELIS八技术(见第1章);
——增加了缩略语部分(见第3章);
——增加了病原的PCR检测方法(见第5章);
——修改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测抗原和检测步骤,直接对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见第6章,
2002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检测循环抗原的Dot-ABC-ELIS八方法(见第7章);
——增加了综合判定(见第8章);
——增加了生理盐水及猪囊尾蚴头节图片(见附录A),PCR引物位置、溶液配制及电泳图片(见附
录B),ELISA试剂及其配制(见附录C,2002年版的附录八),猪囊尾蚴TS-CC18重组蛋白的
制备(见附录D),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加样示例(见附录E),猪囊尾蚴TS-CC18和烯醇化
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见附录F),Dot-ABC-ELIS八相关试剂配制及结果判定(见附录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才学鹏、骆学农、张少华、郑亚东、郭爱疆、侯俊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T18644—2002。
GB/T18644—2020
引
猪囊尾蝴病(porcinecysticercosis)是由猪带绦虫(Taeniaso/iww)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需申报的疾病之一。目前,该病广泛存在于发展中
国家,而且发达国家的病例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不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猪囊尾蚴病的诊断包括病原学诊断与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临床剖检样本中虫
体的形态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头节顶突上有内外两圈排列整齐的小钩,即可判为猪囊尾蚴。若囊尾蚴
主要寄生于肝脏,则要注意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相区别。目前,该病的生前诊断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
所用的抗原有虫体抗原、囊液抗原或分泌代谢抗原等,虽然这些抗原的检测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差,而
且抗原来源非常有限。鉴于以上原因,本次对GB/T18644—2002《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的修订,除间
接EUS八所用抗原改为猪囊尾蚴期特异性18ku基因(TS-CC18)重组蛋白外,还增加了血清循环抗原
(CAg)检测方法和病原的PCR检测方法,以满足猪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效果评价和动物
流通风险评估等不同需求。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第6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相关的专利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
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才学鹏、张少华、景志忠、骆学农、郭爱疆、郑亚东、窦永喜。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1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利的责任。
GB/T18644—2020
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囊尾蚴病的显微镜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
接ELISA)、斑点生物素-亲和素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ABC-ELISA)诊断技术及综合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猪和野猪的囊尾蚴病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NAS-GL029:2018基因扩增领域检测实验室认可指南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八vidin-HRP: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酉$(八vidin-HorseradishPeroxidase)
D八B:二氣基联苯胺(3,S'-Diaminobenzidine)
Dot-ABC-ELISA:斑点生物素-亲和素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Dot-Avidm-Biotin-Complex-
ELISA)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HRP: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
IPTG:异丙基爷1>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3-I>Thiogalactoside)
NC:硝酸纤维素(Nicrocellulose)
OPD: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
PBS:憐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
PBST:洗漆液(PBScontaining0.5%Tween-20)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
TMB:四甲基联苯胺(3,3’,5,5'TTetramethylBenzidine)
4显微镜检查
4.1试剂
生理盐水配制见附录A中的八.1。
4.2仪器设备
4.2.1正置生物显微镜。
4,2.2手术剪、手术刀、镊子。
4.2.3载玻片。
1
GB/T18644—2020
4.2.4微量可调移液器(量程为20pL〜200pL)。
4.3虫体采集
肉眼观察舌肌、咬肌、内腰肌、膈肌、肩胛肌及心脏、肝脏、肺脏等组织,采集有可疑虫体寄生部位的
肌肉或内脏组织,用手术刀将其切成约1cm厚的薄片,仔细检查切口有无虫体。成熟的猪囊尾蚴为长
椭圆形,大小为(6mm〜10mm)X5mm,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上有一粟粒大小的白色头节。脑内寄
生的则为圆球形,直径8mm〜10mm。以手术刀和镊子剥离肌肉等组织中的囊尾蚴,用生理盐水
洗净。
4.4压片制备
以手术剪剪开囊壁,取出完整的头节,以滤纸吸干囊液后,将其置于两张载玻片之间并压片。
4.5显微镜检查
将压片置于低倍显微镜(40X)下,仔细观察虫体头节的形态和特征。
4.6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
如虫体头节的顶部有顶突,顶突上有内外两圈整齐排列的小钩,顶突的稍下方有四个均等的圆盘状
吸盘(见图八.1),即判为猪囊尾蚴;如顶突无小钩则判为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猪囊尾蚴虫体应于
一20°〇或_70C°冰箱冻存。
5PCR法
5.1试剂
5.1.1PCR试剂
5.1.1.110XPCR缓冲液。
5.1.1.2dNTP预混液(2.5mmol/L)。
5.1.1.3Mg'Cl2(25mmol/L)。
5.1.1.4ExTaq酶(5U/pL)。
5.1.2电泳试剂
5.1.2.1电泳缓冲液:50XTAE贮存液(见附录B中的B.2.1),临用时加蒸馏水配成1XTAE缓冲
液(见B.2.2)。
5.1.2.2琼脂糖:核酸电泳用琼脂糖。
5,1.2.3电泳加样缓冲液:见B.2.3。
5.1.2.4DNAMarker(DNA标志物):条带大小依次为100bp、250bp、500bp、750bp、1000bp
和2000bp。
5.2仪器设备
5.2.1PCR扩增仪。
5.2.2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
5.2.3稳压稳流电泳仪和水平电泳槽。
5.2.4凝胶成像仪(或紫外透射仪)。
GB/T18644—2020
5.2.5微量可调移液器(量程为0.1pOL〜2.5p〇U〇.5pL〜10pL、10pL〜200pL、100pL〜1000mL)。
5.2,6无核酸酶的离心管与吸头。
5.2.7PCR扩增管。
5.3引物
5.3.1上游、下游引物序列
根据猪带绦虫线粒体ND1部分序列设计如下引物:
——上游引物:5'-CTAGGCCACTTAGTAGTTTT八GTTA-3’;
——下游引物:S'-CAT八八八八CACTC八八八CCTI7VTAGA-37。
PCR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及引物的位置见B.1。
5.3.2引物储存液
用去离子水将每条引物配成].〇〇的储存液,置于一20°C冻存。
5.3.3引物工作液
将上游、下游引物分别加去离子水配置为10ymol/L的引物工作液。
5.4样品
5.4.1猪囊尾蚴虫体的采集,方法同4.3。
5.4.2阳性对照:用猪囊尾蚴虫体提取的DNA。
5.4.3阴性对照:依据虫体采集部位,用未感染猪肌肉或肝脏提取的DNA。
5.5PCR操作程序
5.5.1DNA提取
用DN八提取试剂盒提取囊尾蚴和肌肉的基因组DNA。DN八提取应符合CNAS-GL029:2018基
因检测实验室区域的设置原则。
5.5.2PCR反应体系
采用50mL反应体系,扩增体系包括:
10XPCR反应缓冲液5fib
dNTP(2.5mmol/L)4/uL
MgCl2(25mmol/L)4/儿
上游引物工作液(10pmol/L)1/uL
下游引物工作液(10pmol/L)1
ExTaq酶(5U/mL)0.5pL
DN八模板100ng
去离子水补足至50juL
5.5.3扩增程序
将PCR扩增管放入扩增仪中,设定扩增程序:
——第一阶段,95C°预变性3min;
——第二阶段,95C°变性30s,45C°退火40s,72C°延伸60s,共进行35个循环;
3
GB/T18644—2020
——第三阶段,72C°延伸5min。
5.6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5.6.11.2%琼脂糖凝胶的制备:称取1.2g琼脂糖,加人100mL1XTAE缓冲液(见B.2.1和B.2.2)
中。加热融化后加5pL质量浓度为10mg/mL的溴化乙锭,混匀后倒人放置于水平台面上的凝胶盘
中,胶板厚5mm左右。依据样品数选用适宜的梳子。待凝胶冷却凝固后拔出梳子(胶中形成加样孔),
放人电泳槽中,加1XTAE缓冲液浸没胶面约3mm。
5.6,2加样:取10yLPCR扩增产物和2pL加样缓冲液(见B.2.3)混匀后加人一个加样孔。每次电泳
同时设标准DNAMarker、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5.6.3电泳检测:按5V/cm恒压电泳至溴酚蓝染料距离凝胶底部约1cm时,停止电泳,取出凝胶置于
凝胶成像仪下观察。
5.7试验成立条件
阳性对照样品有一条474bp扩增条带,阴性对照无条带或仅有引物二聚体条带(<100bp),则试
验成立。
5.8PCR结果判定
待测样品有一条474bp的扩增条带,可判定该虫种为猪囊尾蚴(见图B.1)。
6间接ELISA
6.1试剂
6,1,1包被抗原:猪囊尾蚴TTS-CC18重组抗原。由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S-CC18转化
大肠杆菌BL2KDE3),筛选高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采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制备而成。使用时用碳
酸盐包被缓冲液(pH9.6)稀释至工作浓度。
6.1.2阴性对照血清:健康猪血清。采自3月龄非疫区健康猪,剖检确认无猪囊尾蚴感染;猪全血经自
然凝结法分离血清。检测时用样品稀释液稀释至工作浓度。
6.1.3阳性对照血清:猪高免血清。由TS-CC18纯化抗原免疫健康猪制备,检测时用样品稀释液稀释
至工作浓度。
6.1.4酶结合物:兔抗猪IgG-HRP结合物。检测时用样品稀释液稀释至工作浓度。
6儿5碳酸盐包被缓冲液:0.05mol/LNa2C03/NaHC03缓冲液(pH9.6),见附录(:中的(:.1。
6.U洗涤缓冲液:含0.5%吐温-20的0.002mol/LPBS(pH7.2〜7.4),见C.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213-2014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XCT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 2014-05-12
- JB/T 5127-2010 矿用隔爆电动岩石钻 2010-02-21
- JB/T 11065-2010 双端圆锯裁板机 精度 2010-04-22
- SY/T 0040-2013 管道防腐层抗冲击性试验方法(落锤试验法) 2013-11-28
- SY/T 6118-2013 热力采油蒸汽发生器水处理系统运行技术规程 2013-11-28
- QB/T 4510-2013 食盐小包装制作技术规范 2013-08-12
- YD/T 2639-2013 移动通信终端诊断与监控管理对象功能技术要求 2013-10-17
- NB/T 20053-2011 核电厂安全重要电气、仪表和控制设备安装要求 2011-07-01
- NB/SH/T 0808-2010 在用柴油机油中稀释柴油含量测定法 气相色谱法 2010-05-01
- QB/T 4473-2013 制鞋机械 热熔胶自动套头印置机 2013-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