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04-2018 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DB5206/T 04-2018 The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traceability of tea product quality safety in Fanjing Mountain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06/T 04-2018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06
实施日期
2018-12-06
发布单位/组织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铜仁市农业委员会、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起草人:
徐代刚、温顺位、刘学、崔国明、吴欢、滕树莉、陈永前、陈学芝、麻三妹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140.10

X55

DB5206

铜仁市地方标准

DB5206/T04—2018

代替DB522200/T82-2015

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GuidelineforinformationtraceofFanjingshanteaproduct

2018-12-06发布2018-12-06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206/T04—2018

目  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1

5编码方法…………………2

6信息管理…………………4

7运行自检…………………4

8应急追踪…………………4

9附录A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记录表格样式…………6

I

DB5206/T0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B522200/T82—2015《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与DB522200/T82

—201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编号、前言、编码方法,增加了目次。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代刚、温顺位、刘学、崔国明、吴欢、滕树莉、陈永前、陈学芝、麻三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22200/T82—2011、DB522200/T82—2015。

II

DB5206/T06-2018

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编码方法、信息管理、运行自检

和应急追踪。

本标准适用于梵净山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76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

NY/T176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茶叶

DB5206/T07梵净山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NY/T176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要求

4.1追溯目标

追溯的茶叶产品可根据追溯码追溯到各个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产品和投入品信息及相关主体(或

责任人)。追溯程序符合NY/T1763要求。

4.2机构或人员

追溯的茶叶生产企业、组织或机构应指定机构或人员负责追溯的组织、实施、监控和信息的采集、

上报、核实及发布等工作。

4.3追溯的设备和软件

追溯的茶叶生产企业、组织或机构应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标签打印机、条码读写设备等,

相关软件应满足追溯要求。

4.4追溯的管理制度

追溯的茶叶生产企业、组织或机构应制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规范、信息采集规范、信息系统维

护和管理规范、质量安全问题处置规范等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4.5质量追溯体系

1

DB5206/T06-2018

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追溯记录系统是记载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到茶叶加工及包装、

运输、贮藏和销售全过程的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是茶叶质量安全追溯证据,是生产者提高管理水

平的重要依据。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见图1。

茶园

茶农自愿组合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茶叶企业基地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签订标准化茶园种植管理购销协议

发放“茶园质量追溯管理卡”记录:

1、每户茶农每一个茶园地块栽培履历

2、每一次每个地块的采摘情况

3、每一次防控情况

4、每一次农事活动

符合收购要求的分片区收购

交售鲜叶时出据质量追溯管理卡

分片区生产加工、批号管理

分片区取样检测、批号追溯

货物批号管理

图1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流程

5编码方法

5.1种植环节

2

DB5206/T06-2018

5.1.1地块编码

5.1.1.1地块是茶叶种植的主要载体,种植条件应符合DB5222/T07的要求。地块划分应以种植品种、

树龄、地理位置、所属单位或农户等特性相对一致的最大地理区域为同一编码。编码字符可以是纯数字

或者字母,位数视需要而定。如采用农户编码+地块编号的形式,00301代表编号是003的农户的1号

地块。如果地块属于企业,可以采用产区+编号的形式,如:以DS001表示。×××茶区1号地块。地

块编码需要关联的信息有茶园基本信息、农事活动信息和投入品使用信息。

5.1.1.2以地块为单位建立地块编码档案,内容应包括种植基地名称、地块编号、面积、产地环境、

责任人、植保员等。记录内容见附录表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