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942-2001 散装乳冷藏罐

GB/T 10942-2001 Refrigerated bulk milk tank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0942-2017 |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942-200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1-02-26
实施日期
2001-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
起草人:
王建平、李秀荣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4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0942-2001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708:1983《散装乳冷藏罐》。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1993,保留了ISO5708:1983的前言,同时增加了本标

准的“前言”。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942-1989,JB/T9706.1-1999,JB/T9706.2-1999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平、李秀荣

Gs/T10942-2001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在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

工作通常是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对某个已建立的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都有

参加该委员会的权力。ISO联络成员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同样可以参加工作。

ISO委员会对国际标准认可前,应将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其成员团体进行投票

国际标准ISO5708是由技术委员会ISO/TC23于1981年3月制定的

该标准已被下列成员团体的国家认可:

奥地利爱尔兰罗马尼亚

比利时意大利南非

朝鲜西班牙埃及

荷兰瑞典芬兰

新西兰英国印度

伊朗葡萄牙苏联

下列国家的成员团体不赞成该标准:

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r10942-2001

idtISO5708:1983

散装乳冷藏罐

代替GB/T10942-1989

Refrigeratedbulkmilktanks

第1篇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乳冷藏罐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要求及有关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场、乳收集点的二次乳量((24h)和四次乳量(48h)自动控制的固定式或移动式散

装乳冷藏罐。

注:本标准未涉及电气安全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O468:1982)

GB/T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

ISO5149:1993制冷设备安全要求

ISO1992-2:1973商品冷藏柜试验方法第2部分:一般试验条件

3术语

3.1散装乳冷藏罐refrigeratedbulkmilktank

能散装并冷藏液态乳的设备

3.2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设备本身的功能来控制,不需操作者操作。

3.3大气压力罐atmospherictank

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为大气压力的罐

3.4真空压力雄vacuumtank

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罐。

3.5搅拌器agitator

用于搅拌乳,促使热传递,确保乳脂均匀分布的装置。

3.6基准位置:eferenceposition

制造者为了正确安装和操作乳罐而规定的特定位置

3.7最大容量maximumvolume

内胆处于基准位置,在搅拌器工作时,乳不致外溢时的容量.

3.8额定容量ratedvolume

国家质f技术监份局2001一02一26批准

200,一09一01实施

GB/T10942-2001

制造者规定罐的最大许可容量。

3.9直接冷却系统directcoolingsystem

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与乳或内胆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

3.10间接冷却系统indirectcoolingsystem

通过冷却介质与乳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

3.11冰贮罐icebanktank

配有水作为冷却介质且在蒸发器上形成冰的间接冷却系统的翅。

3.12挤乳量milking

一次挤乳作业,注人罐中的乳量

3.13二次挤乳量乳罐tankfortwomilkings

为冷却和贮存24h(一夭)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

3.14四次挤乳最乳罐tankforfourmilkings

为冷却和贮存48h(两天)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

3.15正常工作状态normaloperatingconditions

按照乳罐的设计要求,所有辅助设备处于有效的工况下,乳罐处在冷却和贮藏乳的工作状态。

3.16环境大气压ambientatmosphere

乳罐周围和空气式冷凝器前端的大气压力。

3.17环境温度ambienttemperature

周围环境的平均温度(见14.1),

3.18s作温度performancetemperature

乳冷却期间的环境温度。

3.19安全操作温度safeoperatingtemperature

设备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变化范围的上限。

3.20初始温度initialtemperature

乳注人罐内开始被冷却时的温度。

3.21贮存温度storagetemperature

适宜贮藏的冷却乳的平均温度。

3.22冷却时间coolingtime

一次挤乳作业的乳从初始温度冷却到贮存温度所需时间,包括乳的注人时间。

砚J月23冷却周期coolingcycle

连续两次采集乳的时间。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24h,四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

J斗贝卜

勺」42单位能量消耗specificenergyconsumption

每冷却11乳所消耗的能量。即在试验条件符合性能要求时,一个冷却周期内,全部部件(除清洗)

能量消耗的平均值

3.25乳milk

经过一次或多次挤取而获得的正常哺乳动物乳房分泌液在此液体中既不能添加.也不能提取任何

,不加工处理和标定。

3v.2q6}

水water

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且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

3.27“乳”"milk"

为了便于试验,用来代替乳的水(水的冷却时间与乳几乎相同)。

3.28“挤乳量”"milking"

569

GB/T10942-2001

试验中,在4C时.注人乳罐相当于一次挤乳作业的“乳”

3.29注人量filling

在4C时,测量乳罐中乳(或“乳”)的容量

3.30乳(或“乳”)的温度temperatureofthemilk(or"milk")

在特定时刻乳的平均温度(见14.5)0

3.31乳(或“乳”)的热点hotpointofthemilk(or"milk")

贮存期间,给定点上乳的最高温度口

第2篇技术要求

4材料

内胆及其内部的所有附件或与乳接触的零件均应用奥氏体不锈钢或与奥氏体不锈钢性能接近并符

合食品卫生及安全要求的材料制造。

钢的性能不低于1Cr18Ni9,焊缝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基体金属,所有接缝处均应焊接并磨光。

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Ra镇1.0pm,符合GB/T1031的要求。

密封材料应耐脂肪、无毒,在配料和温度正常情况下,具有耐清洗和耐清洗剂的能力,且不污染乳

5结构

5门总论

乳罐和辅助设备的设计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运输和安装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具有

良好和安全的运转性能。从结构上考虑,应能防止乳的污染和材料的腐蚀,并能较容易地对其进行清洗、

消毒和检查。

5.2内胆

内胆的额定容量应设计为最大容量的90环-95%(见3.7和3.8)

内胆内壁所有小于2.36rad(135')的内角,其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见图1)。其他圆角半径不小

于3mm

图1内胆内壁小于2.36rad(1350)的圆角半径R的示意

凡内胆内部的永久性附件均需焊接牢固,

焊缝圆角半径不小于6mm,其角度不小于157rad

(900)。对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所有部件须进行拆卸。

如果乳罐没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若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使用该设备时

,应能确保内胆的全部内

壁得到有效清洗。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

在正常的运输和使用条件下,

内胆的结构和支撑应是可靠的,不应有变形。

5.3外壳

GB/'e10942-2001

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刚性,能防止水的浸人并能自由排液

54绝热层

绝热介质不应沉淀并在运输和检修时不产生位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绝热层始终符合10.4

的要求

5.5支承

对于不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乳罐,应配备可调式支承以便将乳罐调到基准位置。当乳罐安装在地

面上时,只允许地面沿任一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50。只要地面支承的下降不大于50mm,即可将乳

罐定位在其基准位置上。

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应在乳罐调至水平位置后,将支承机构固

定。

乳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条件:

当乳罐在水平地面安装时,乳罐的底(除支承、支脚和出口管外),应位于两个假想平面与水平面倾

角为1e10的上方,两假想平面的交线距地面100mm(见图2),排液口与地面的距离见5.90

如果被设计的乳罐是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则上述要求是不适用的,但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水

不进人乳罐和底座之间。

这些要求不适用于具有移动装置的乳罐

图2乳罐与地面的距离

5.6盖板

乳罐上应配置一个或几个封闭、可靠、能自动排液的盖板.盖板与内胆搭接处应向下卷边,盖板应便

于乳的检查和取样

乳罐的结构应能保证不必卸下上盖板即可灌装乳。

需要由内胆支承的所有过桥或支架,应焊接在内胆上。过桥或支架上卷边的高不小于10mm,且倾

斜有利于内胆排水,凡与过桥永久性连接的部件应采用焊接

在盖板或过桥上的孔眼都应有向上的卷边,孔径为70mm以下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5mm;孔

径为70mm以上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10mm。每个孔眼都应配置一个重叠式或导流式盖板。

对于人工清洗的乳罐,其盖板应能充分打开,以保证便于清洗各个零部件,当盖板处于打开位置的

时候,安全支架应提供挂接盖板的功能。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清洗时操作人员的安全。

对于非人工清洗的乳罐,盖板的设计应保证能对与乳直接接触的部件进行检查,这类乳罐至少有一

GB/T10942-2001

个尺寸最小为400mmX300mm椭圆形开口。

内胆的最大内部尺寸(包括对角线)不超过700mm的小型乳罐,盖板上至少应有一个孔,孔径应不

小于180mm,

5.7搅拌器

搅拌器的结构应能保障乳液不受外物污染

搅拌器的运动部件不得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须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安装在冷藏乳罐或浸人式冷却器盖板上的搅拌器,叶片外端圆周力大于50N或圆周速度大于

1.8m/s时,应设置专用装置,当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自动停止工作。对于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

不能自动停止工作的乳罐,需在盖板明显的部位标明:“在盖板打开以前,必须先使搅拌器停止工作”的

安全标志。

b>除搅拌器叶片和清洗系统的附件外,搅拌器轴上不应有突起部件。搅拌器叶片和清洗部件也不

得有锐利边角。

搅拌器的结构设计应有利于清洗,如果乳罐装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按

照制造厂的说明书,确保对搅拌器进行有效清洗。

搅拌器联轴节应位于最大乳容积时乳平面上方至少30mm处。

搅拌器轴的密封应具有可靠的结构,防止冷凝水汽、油和其他物质进人内胆造成污染。

关于设备工作性能要求见10.6.

5.8乳人口

每个乳罐至少有一个乳人口或人口管道,也可两者兼有。

人口管道是乳罐的一部分,其设计应尽量防止加乳时形成泡沫。

用f灌注的乳人口孔径应大于180mm.

5.9排液C7

乳罐应有一个排泄清洗液的出口,排液口要设计在内胆底部的最低位置,以便清洗液能从排液口排

泄干净。

当排液口既是清洗液的出口又是乳的出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排出管外端内侧的最高点应低于内胆底部的最低点(见图3)

图3排液11位置

b)出口管应用不锈钢材料,其内径为((50士3)mm,出口管的弯曲处和接头数应不超过一个。出口管

可配置阀门,可在管口处配置一个插人式塞套,出口管尽量短些。

c)出口接头与地面的间隙不小干100mm,以满足管路联结工艺要求。

d)当使用管塞栓塞装置时,结构应设计为栓塞未压紧到位,即管塞一栓塞装置在打开位置时,清理

搅拌器,能使液体排放彻底

e)当基准位置上安装401乳的乳罐,靠重力在1min之内应至少有39.81,乳排出。

f)为避免过量的空气吸人乳罐,设计时应使真空能向排液口传递,满足159.2中动态排放试验

当不进行动态排放试验时,乳罐应符合下面要求:

一乳罐在基准位置时,矩形乳罐对排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飞:2。,立式圆柱形乳罐盲径方向对排

GB/T10942-2001

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1:150

-一乳罐应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排液口,其深度不小于25mm,直径为100^-200mm(见图4)

图4排液口尺寸

5.10真空罐

真空罐应满足罐内真空度为80kPa(0.8bar),即绝对压力均为20kPa(0.2bar)的性能要求。

当密封的真空罐内真空度为50kPa(0.5bar),无论搅拌器处于静止还是作业状态,每分钟允许进

气量均不能超过5I。

5.11冰贮罐

冰贮罐的设计应满足,当冰贮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论其内胆还是外壳均不应受到损坏。

装冷却水的容器尺寸应确保冰贮控制系统和循环系统能正常工作,并能有效地冷却二次挤乳罐额

定容量的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