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698-2017 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规范
DB35/T 1698-2017 DB35/T 1698-2017 Artificial rain enhancement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ground generato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气象局、 福建省周宁县气象局、福建省古田县气象局。
- 起草人:
- 陈少琴、林长城、赵一夫、阮惠谨、林文、陆继彬、李丹、杨荔姗、兰建斌、 王超、叶冬云。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698—2017
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规范
Thestandardforartificialprecipitationenhancementoperationwiththeground
generator
2017-10-24发布2018-01-24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698—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作业点要求........................................................................2
5作业装备与材料要求................................................................3
6作业流程..........................................................................4
7作业参数..........................................................................4
8作业时机..........................................................................5
9作业方式..........................................................................5
10作业安全.........................................................................5
11日常管理与维护...................................................................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流程......................................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记录......................................8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报告大纲..........................9
I
DB35/T169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气象局、
福建省周宁县气象局、福建省古田县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少琴、林长城、赵一夫、阮惠谨、林文、陆继彬、李丹、杨荔姗、兰建斌、
王超、叶冬云。
II
DB35/T1698—2017
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的作业点、作业装备与材料、作业流程、作业参数、作业时
机、作业方式、作业安全、日常管理与维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发生器人工增雨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51-201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QX/T226-201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QX/T151-201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增雨artificialprecipitationenhancement
对具有人工增雨催化条件的云,采用科学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将适当的催化剂引入云的有效部
位,达到人工增雨的科学技术措施。
3.2
地面发生器groundgenerator
在地面释放催化剂的装置。
3.3
暖云warmcloud
完全液态水滴组成温度高于0℃的云或混合云的暖区部位。
3.4
冷云coldcloud
由温度低于0℃的云过冷水和(或)冰晶组成的云。
3.5
作业点operationspot
用于地面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地点。
1
DB35/T1698—2017
3.6
作业指挥中心operationcommandcenter
指挥地面发生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场所和部门。
3.7
作业信息传输系统operationalinformationtransmissionsystem
作业指挥中心与地面发生器作业点之间实现实时作业指令传输与数据传输的系统。
3.8
作业机构operationagency
具备从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活动的单位和组织。
4作业点要求
4.1选址
选址应满足如下要求:
a)基于当地云水资源的分析结果,在降水云系易生成区域或过境频繁的路径下方、具有强劲抬升
气流的迎风坡上,且抬升气流运动方向移向目标区;
b)根据当地大气本底探测结果,对于大气本底缺乏粗颗粒气溶胶(粒径大于1μm)的区域,宜
作为暖云人工增雨作业点;对于大气本底冰核浓度小于5个/L的区域,宜作为冷云人工增雨
作业点。
c)处于目标区的上风方向5km~20km范围内;
d)选择在天气雷达监测和通讯信号覆盖范围内;
e)避开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地或沙土和湿地地质;
f)避开腐蚀性气体、工业污染和水污染高发地;
g)远离易燃易爆物。
4.2建设
4.2.1作业点应按照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建设和验收。
4.2.2作业点场地应平整,占地面积大于或等于(12×14)m2,周围20m范围内应除去树林、草丛等
易燃物,并设置作业点及防火标志。
4.2.3作业点宜安装1.8m~2.0m围栏。
4.2.4作业点平面布局见图1。
2
DB35/T1698—201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44545-2024 制冷系统试验 2024-09-29
- DB2103/T 013-2024 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规程 2024-08-22
- DB3607/T 014-2024 彩叶桂花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24-06-04
- DB3607/T 013-2024 映山红育苗技术规程 2024-06-04
- GB/T 18430.1-2024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2024-09-29
- GB/T 30364-2024 重组竹地板 2024-09-29
- DB2103/T 014-2024 火灾事故调查程序技术规程 2024-08-22
- DB6523/T 386-2023 菘蓝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3-10-28
- DB2113/T 0016-2024 地理标志产品 凌塔白酒 2024-08-19
- DB2113/T 0015-2024 地理标志产品 喀左紫砂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