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473-2021 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场、户)建设管理规程

DB15/T 2473-2021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re Breeding Population (Farm or Household) of Alashan Hairy-wool Goat Breeder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2473-2021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5
实施日期
2022-01-25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0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473—2021

阿拉善型绒山羊

育种核心群(场、户)建设管理规程

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regulationsofbreedingcoregroup

(farm,household)ofalashancashmeregoat

2021-12-25发布2022-01-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47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阿拉善盟畜牧兽医工作站、阿拉善左旗家畜改良工作站、

阿拉善右旗畜牧兽医站、额济纳旗畜牧兽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鸿钧、焦兴刚、周俊文、伊祥生、张强、孟克巴依尔、乌仁套迪、道勒玛、

张文兰、桑丹、照日格图、李婧、张桂琴。

I

DB15/T2473—2021

阿拉善型绒山羊

育种核心群(场、户)建设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场、户)建设的基本条件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核心群(场、户)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核心群(场、户)建设的基本条件

核心群(场、户)

4.1.1登记在册的合作社成员及草畜平衡户(场)。

4.1.2积极性高,具备基本文化知识和育种常识,按照畜牧部门和合作社的要求开展工作。

4.1.3合作社成员提出申请,由合作社向畜牧部门推荐备案。

环境

4.2.1交通方便,有稳定无污染的水源,清洁的饮水设备和电力供应保障。

4.2.2规模场(户)建设符合环评要求,各功能区严格分开(净道、污道),具备防疫消毒设施设备、

病羊隔离区和污粪处理区及固定的羊粪储存堆放场所。多功能接羔暖棚200㎡以上,生产性能测定(抓

绒剪毛)房15㎡以上,配种房15㎡以上,饲草料加工储存棚200㎡平米以上,分栏放牧配种辅助设施

3个以上。

羊群

4.3.1羊群结构合理,种公羊一级以上,种母羊特一级比例70%以上,群体平均产绒量达到500g以

上。

4.3.2达标母羊(个体绒纤维细度14.5μm以下)不少于100只,繁殖成活率95%以上。

技术

4.4.1羊只全部注射电子编码芯片和按照统一要求佩戴外挂式耳标(见附录A)。

1

DB15/T2473—2021

4.4.2办理旗(县)级以上动物防疫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开展健康养殖、动物福利、春

秋季防疫、内驱外浴等。

4.4.3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制定明确的育种计划或育种方案及各种规章制度。开展良种选育、良种

扩繁、人工授精或分栏放牧配种。

4.4.4规范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繁殖育种记录、疫病防治免疫接种消毒记录、生产投入品(饲料、疫

苗、兽药、耳标等)记录、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记录,系谱档案资料真实完整。

4.4.5具备良好饲养管理技术,推广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行划区轮牧、分群放牧和分圈饲养,应用测

草配方精准饲养、智能放牧、智能管理、分部位抓绒和分等级(绒、肉)出售等新技术。

5核心群管理

技术人员指导并将核心群(场、户)采集的原始数据资料,录入《种羊管理信息采集表》、《种

畜禽场管理与育种分析系统》、《阿拉善型白绒山羊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系统》,核心群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附录B阿拉善型绒山羊核心群(场、户)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合格者挂牌运行。

2

DB15/T2473—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阿拉善型绒山羊耳标编号方法

外挂耳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统一编号方法编排,编码由几部分组成:畜种+旗区+养殖户(种羊场、

核心群)编号+出生年号+个体编号,共十五位。第1、2位编码为大写英文字母NS,代表内蒙古山羊。第

3、4位两个大写英文字母代表旗区,其中:阿拉善左旗编码为ZQ,阿拉善右旗编码为YQ,额济纳旗编码

为EQ。第5-7位编码为养殖户、种羊场及核心户编号,种羊场编号从001……100,核心户编号从101……

199,其他养殖户编号从200……999。第8、9位编码为羊只个体出生年号,第10-15位编码为羊只个体编

号,即:阿拉善左旗NSZQxxx(养殖户、种羊场或核心群编码)xx(出生年号)xxxxxx(个体编号),

阿拉善右旗NSYQxxx(养殖户、种羊场或核心群编码)xx(出生年号)xxxxxx(个体编号),额济纳旗

NSEQxxx(种羊场或核心群编码)xx(出生年号)xxxxxx(个体编号)。第15位编码用奇偶数区分性别,

公羊采用奇数、母羊采用偶数。〔如:阿拉善左旗19号核心群某只3岁(2014年出生)母羊,则此羊编号

如下:NSZQ11914000014〕

皮下埋置电子标签。根据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的规定,由阿拉善盟农牧局制

定统一编码方法,编码由几部分组成:品种编号+地区编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