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027-2023 大花序桉育苗技术规程

DB51/T 3027-2023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3027-2023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2-07
实施日期
2023-04-08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花序桉(EucalyptuscloezianaF.Muell.)的播种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花序桉在四川省内的生产和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林业工作总站
起草人:
黄振、陈炙、郭洪英、李佳蔓、赵桃娟、刘欣、刘良梦、曹昆彬、王丽华、杨勇智、郭敏佳、陈小中、杭金、黄颜梅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3027—2023

大花序桉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EucalyptuscloezianaF.Muell

2023-02-07发布2023-04-08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02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播种育苗...........................................................................1

5组织培养育苗.......................................................................4

附录A(资料性)大花序桉育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8

附录B(资料性)大花序桉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9

I

DB51/T302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科学技术推

广总站、四川省林业工作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振、陈炙、郭洪英、李佳蔓、赵桃娟、刘欣、刘良梦、曹昆彬、王丽华、杨

勇智、郭敏佳、陈小中、杭金、黄颜梅。

本次为首次发布。

II

DB51/T3027—2023

大花序桉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花序桉(EucalyptuscloezianaF.Muell.)的播种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等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花序桉在四川省内的生产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1770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LY/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DB51/T705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2576柳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播种育苗

4.1圃地选择

宜选择在地势平缓、排灌良好的地块,土层厚度≥30cm,上壤疏松肥沃,沙壤土,含黄心土、微酸

性最为适宜。

4.2圃地准备

4.2.1整地施基肥

在秋冬季深耕一次,耕地深度≥20cm,翌年播种前的一个月,施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1kg/m2~2kg/m2,

再浅耕一次(15cm~20cm),使肥与土壤均匀混合,播种前1周,撒泥炭土0.5kg/m2,浅耕混匀,整平

地块。

4.2.2作床

开沟做高床育苗,床高15cm~20cm,床宽1.2m~1.5m,苗床间间距30cm,长度根据圃地情况而定。

1

DB51/T3027—2023

4.2.3土壤消毒

播种前5d~7d,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喷洒苗床,用量

2kg/m2~3kg/m2药液。

4.3播种

4.3.1种子来源

采种母株应为经审(认)定的良种。

4.3.2时间

宜春季播种,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最佳。

4.3.3播种量

根据品种的发芽率,一般1.0g/m2~1.5g/m2。

4.3.4方法

以湿润的细锯末或细沙拌种,种与锯末(细沙)的比值约1:100,撒播,播种后撒一层过20目筛网

的沙和锯末(沙与锯末比约为1:2),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4.3.5洒水

覆盖后,用1000目育苗洒水喷头浇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025%~0.03%精甲·恶霉灵药

液喷淋、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其中一种,约每平方米约0.5kg药液。

4.3.6搭拱棚

苗床上方搭建覆高透光薄膜的拱棚,拱棚高度45cm~50cm。

4.4幼苗管理

4.4.1发芽期管理

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为85%~95%,超过上述温湿度需及时揭开薄膜两头或侧

面。约10d~20d种子出土,完成发芽过程,期间浇水应少量多次原则,保持土壤湿润。

4.4.2去薄膜透气

当80%的苗长出2片真叶时,逐渐敞开薄膜两端,视幼苗承受能力逐渐过度到敞开侧面,至80%苗长

出4片真叶时可全部揭开薄膜炼苗。

4.4.3遮阳

夏季晴朗天气,上午11:00至下午16:00,应对苗床遮阳,期间光照强度应维持在15000Lux以下。

4.4.4水分管理

坚持少量多次原则,整个幼苗期保持表土层湿润。

4.4.5养分管理

2

DB51/T3027—2023

追肥一般间隔7d,以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为主,初次追肥EC值在0.6间~0.8间,追

肥量酌次递增,每次EC值增幅不超过0.2,幼苗期施肥EC不超过1.2,施肥后要浇透水。

4.5容器移栽

4.5.1基质配比

按泥炭土与珍珠岩体积比为5:1的比例拌匀。

4.5.2基质段制作

用轻基质灌装机将混好的基质制作成直径(D)×高(H)为4.5cm×8cm的轻基质段。

4.5.3基质段消毒与清洗

移栽前5d对基质段进行消毒处理,0.1%~0.2%高锰酸钾溶液淋透基质,盖上干净薄膜保湿24h以上,

流水冲洗基质至无粉色液体流出。基质清洗至少在使用前3d进行。

4.5.4起苗

用竹片或木铲从幼苗侧面插进土里3cm~5cm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