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651-2021 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技术规程

DB4201/T 651-2021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Mixing and Wrong Connection of Sewers in Wuhan City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1/T 651-2021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1-12
实施日期
2021-12-13
发布单位/组织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80

CCSP41

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651—2021

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技术规程

Codeoftechnicalregulationforreconstructionofmixedconnectiondrainagepipeline

inWuhanCity

2021-11-12发布2021-12-13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1/T651-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目标、原则和要求...................................................................2

4.1工作目标.......................................................................2

4.2工作要求.......................................................................3

4.3工作环节.......................................................................3

5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与混错接判定.....................................................4

5.1基本要求.......................................................................4

5.2混错接预判与资料收集...........................................................4

5.3现场踏勘与管道普查.............................................................4

5.4混错接区域判定.................................................................5

5.5混错接点判定...................................................................6

5.6混错接流量测定.................................................................7

5.7混错接水质检测.................................................................7

5.8混错接程度评估.................................................................7

6混错接改造设计.....................................................................9

6.1基本要求.......................................................................9

6.2市政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设计....................................................10

6.3小区等地块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设计..............................................11

6.4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改造设计....................................................12

7混错接改造施工....................................................................13

7.1基本要求......................................................................13

7.2施工要求......................................................................13

8成果验收与工程后期评估............................................................13

8.1基本要求......................................................................13

8.2工程验收......................................................................13

8.3项目评估......................................................................14

8.4系统评估......................................................................15

9运行维护..........................................................................15

附录A(资料性)排水口调查表........................................................17

附录B(资料性)排水户排水情况调查表................................................18

附录C(资料性)混错接点统计表......................................................19

附录D(资料性)流量测定记录表......................................................20

附录E(资料性)水质检测记录表......................................................21

I

DB4201/T65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武汉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尔、石亚军、饶世雄、吕拥军、周锐、王宗平、李敏、康丹、毛毅、张守城、

符韵、刘璐、梁胜文、后志、刘政、杜立刚、李正勇、程浩然、熊斌。

II

DB4201/T651-2021

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工作中的目标、原则和要求,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与混错

接判定,混错接改造设计,混错接改造施工,成果验收与工程后期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市政雨污水管道系统,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等地块的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

改造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9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CJ/T51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

CJJ6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ECS16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流制combinedsewersystem

采用同一套管渠系统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3.2

分流制separatedsewersystem

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各种污水、雨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方式。

3.3

混错接点illicitconnectivepoint

分流制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连接处,或雨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连接处。

3.4

示踪试验tracerexperiment

用染色剂、烟雾或者浮标等示踪剂在水中的行踪来显示管道走向、错误链接或事故点的检查方法。

3.5

CCTV检测CCTVdetection

管道摄像机器人检测法

1

DB4201/T651-2021

涵管CCTV检测机器人由爬行器、镜头、电缆盘和主控制器四部分组成。其中,爬行器根据功能需求

搭载不同规格型号的镜头(如:旋转镜头、直视镜头、鱼眼镜头),并通过电缆盘与主控制器连接后,

受控于主控制器的操作命令。

3.6

QV检测QVdetection

管道潜望镜检测

利用电子摄像高倍变焦的技术,加上高质量的聚光、散光灯配合进行管道内窥检测。

3.7

声呐检测sonardetection

采用声波反射技术对管道内测进行声呐扫描对水中物体进行探测和定位,提供准确的量化数据,检

测和鉴定管道的破损情况。

3.8

项目评估projectassessment

针对工程验收合格的混错接改造项目本身,综合评价其运行效果,评估范围为混错接改造工程项目

范围。

3.9

系统评估systemassessment

针对工程验收合格的混错接改造项目所属的相关排水系统,综合评价所实施的混错接改造项目对该

片区排水系统的影响。

3.10

工程验收acceptanceofworks

检验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成果是否达到相关设计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3.11

工程后期评估postprojectevaluation

在工程验收合格的前提下,针对实施项目和评估范围内的排水系统,综合评价混错接改造项目实施

后的效果。

3.12

氨氮ammonianitrogen

+

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即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3.13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CODCr

以化学方法测量水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3.14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

BOD

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

溶解氧的数量。

4目标、原则和要求

4.1工作目标

下列工作目标适用于本文件。

2

DB4201/T651-2021

——市政管道中雨污水“各行其道”,无混错接现象。

——小区等地块内部雨污水实现分流,分别进入市政雨污水管道中,且与市政管道无混错接现象。

——建筑排水立管实现雨污分流,无雨污水混错接现象。

——入湖入河排水口无旱季污水排放情况。

4.2工作要求

承担城市排水管道混错接改造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委托有专业能力和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分区、分

块混错接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混错接改造方案,有序开展混错接改造工作,并严格执

行国家、行业相关安全和质量规定,确保安全和质量达标。

4.3工作环节

4.3.1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混错接点位置探查与判定、提出改造方案、混错接改造、混错

接改造效果评估、提出长效管理机制体制等。根据混错接程度的轻、重,可精简部分环节,但需征得主

管部门或委托单位同意。工作技术路线见图1。

图1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错接调查与治理工作技术路线图

4.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混错接程度的轻、重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针

3

DB4201/T651-2021

对混错接程度较轻、混错接改造工作比较容易实施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如改造工作和实施内容为

直接封堵原错接的排水管道),在征得委托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精简“编制混错接调查工作

大纲、混错接水量与水质测定、编制评估报告”等环节,直接进行方案研究与设计、施工与验收,以加

快治理工作的进程,尽早发挥效益。

5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与混错接判定

5.1基本要求

5.1.1混错接判定一般包括混错接预判、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区域内排水管道普查(建筑物测量至

排水立管)、特殊混错接点调查(QV检测、CCTV检测、声呐扫描、水质水量监测分析)、混错接评估

报告等环节。

5.1.2勘察或设计单位在项目开展之前应结合片区、项目范围的实际情况,分类合理选择混错接判定

的方法与步骤。

5.2混错接预判与资料收集

5.2.1有下列现象之一的,可预判为调查区域或者建筑内有管道混错接或者管道漏接可能:

——污水厂进水水质浓度明显降低;

——旱天雨水泵站集水井明显有污水流入或雨天污水泵站抽排量明显增加;

——旱天雨水管道内明显有非人为原因导致的污水排出或有污水流动,雨天或河道水位高时污水

系统流量明显增加;

——建筑雨水立管或空调立管旱天有污水流出;

——服务区域内发现污水排口或旱天雨水排放口有污水排出;

——区域内河道水体存在黑臭现象。

5.2.2经预判认为区域可能存在排水管道混错接或者漏接现象,应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并进行现场踏

勘。收集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已有的排水管线图或排水系统GIS资料;

——管道的竣工资料;

——已有的管道检测资料;

——区域的雨水排口及建筑排水管;

——调查区域的用水量;

——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及水量;

——区域泵站的运行数据;

——调查区域排水户的接管信息;

——其他相关资料。

5.3现场踏勘与管道普查

5.3.1现场调研可通过划分节点、分区域水质和水量监测,筛查排放口或者雨污水泵站服务范围内混

错接区域,从而减少后续的现场调查工作量。调查基本原则为:

——市政管道原则上采用溯源调查法查找混错接点或混错接源,从雨水排放口、污水处理厂或者

污水提升泵站开始向上游溯源,遵循先干管后支管的原则;

——小区及公建等地块宜对接入市政管道点进行监测,并进行混错接调查;

——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调查,原则上以单个建筑或者单个建筑立管为单元进行混错接调查。

5.3.2结合调查收集的资料,应进一步开展现场详细踏勘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4

DB4201/T651-2021

——核对已有管道的走向、规格和管道属性等要素,如发现与收集资料不符,标注并结合后续调

查工作进一步核实;

——察看区域地形地貌与交通状况;

——察看区域源头是否存在混错接情况,结合收集资料,重点踏勘老旧小区、沿街商业、餐饮业

等是否存在污水直排雨水口的问题;

——观察混错接排放口的水量特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详见附表A;

——以单个建筑为单元,踏勘建筑排水立管及阳台是否存在雨污水混错接的问题。

5.3.3通过筛查判定存在雨污混错接区域内沿街餐饮、小型企业、洗车场所及老旧小区建筑排水立管

等,应重点调查,并做好相关记录,详见附表B。

5.3.4如收集资料中排水管道信息不全的,应对区域内排水管道(建筑物测量至排水立管)开展普查,

开展管道新测、修测、补测等工作,完善排水管道图。

5.3.5宜编写调查大纲,内容包括:

——调查目的、任务、范围和期限;

——已有的资料分析、潜在的混错接高风险区域等情况;

——工作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评估内容;

——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工作量预估与工作进度安排;

——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拟提交的成果文件。

5.4混错接区域判定

5.4.1可采取水质、水量目测检测或监测水质、水量对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区域进行判定,详见附

录D和附录E。若雨后72小时后的旱天期间,雨水排放口有水流出、雨水泵站集水池内有水流动或雨

水泵站开启排放,水管内水质黑臭或水质指标,如氨氮、电导率、化学需氧量(CODcr)等,明显超过一

般雨水指标,可判定该排放口服务区域存在污水混错接。

5.4.2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区域判定,遵循以下方法:

a)雨天时候污水管道流量明显增多,流量监测内容包括管径、水位、流速等,具体详见附录D。

b)在旱天和雨天分别针对污水管道节点开展水质调查,污水管道节点水质调查的基本指标包括

氨氮、电导率、CODcr等,水质监测方法详见附录E;若同一监测节点雨天基本指标监测值低

于旱天数值,或管道中任意监测点旱天基本指标监测值明显低于武汉市一般污水水质特征,

则初步判定节点上游区域污水管道有雨水接入。

c)在判定有雨水接入的区域,若雨天下游节点氨氮、电导率数值低于上游节点或者上下游节点

氨氮、电导率数值接近、但是下游节点流量相对于上游节点明显增加,则初步判定相邻上下

游节点之间存在雨水接入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区域判定的技术路线见图2。

5

DB4201/T651-2021

图2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筛查技术路线图

5.4.3居住小区、公建等地块的雨污水混错接区域判定,应对当地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咨询,必要时可

采取开井目测的方法,判定遵循以下方法:

——对已建分流管道的地块,在地块排水管道进入市政管道的点进行水质水量监测,详见附录D

和附录E;

——对调查发现未完全实行分流制的地块应记录,并且定为后续改造的重点项目;

——对建筑排水立管混错接宜以水量监测为主;

——对沿街餐饮较多地区宜判断是否存在混错接及漏接的现象。

5.5混错接点判定

5.5.1针对本文件5.4所探查出来存在混错接区域的地方具体混错接点进行探查。

5.5.2混错接点位置探查,宜采用实地开井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采用实地开井调查的

方法,查明混错接位置和混错接情况,并做好记录,作为混错接状况评估的依据。

5.5.3对所要调查区域内的管道逐个进行开井目视调查,记录管道属性、连接关系、材质、管径等信

息,当发现下列现象之一的可判定为混错接点:

——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中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

——污水检查井中有雨水管接入;

——建筑雨水立管旱天有污水流出。

5.5.4当确认某个检查井或者雨水口处为混错接点时,在混错接点位置实地标注可识别记号,拍摄混

错接点井内照片和周边参考物照片,并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详见附录C。

5.5.5混错接预判发现某区域内存在混错接现象,但是人工目视探查无法判断或者无法确认混错接点

位置时,需要借助仪器探查来查找混错接点可能存在位置。

6

DB4201/T651-2021

5.5.6在管道内水位不超过管径的50%时优先选择使用管道潜望镜检测。

5.5.7在管道潜望镜检测无法有效查明或混错接点要求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应采用CCTV检测。

5.5.8当管道内水位过高或者管道降水比较困难时,可使用声呐检测的方式来查找管道内存在的混错

接现象。

5.5.9仪器探查发现管道有支管暗接的,应调查暗接管道的性质,判断是否属于混错接点。暗接支管

与主管管道属性不同时,则可判定该处支管暗接为混错接点。

5.5.10当通过仪器探查发现有支管暗接,但是对于暗接支管的连接方向无法判断时,可使用示踪试验

和泵站配合的方式来确定管道的连接关系。通过连接关系来确定管道的属性,当管道属性不同时,即可

判断为混错接点。

5.5.11可通过检查井内疑似混错接管道接入口水质检测,确定连接管道的属性,判断雨污混错接点。

5.5.12确定混错接点的位置后,应准确填写混错接点调查表,准确记录混错接点所在的检查井编号,

拍摄混错接点内部和外部照片确定混错接管道的位置,混错接点处测试的水质和水量结果。

5.6混错接流量测定

5.6.1混错接点流量测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时段。

5.6.2选择流量测定点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提前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水流状况、管内污泥淤积程度、管道所处路面的交通情况与测量设

备安装条件等;

——利用管道图确定安装点位与具体安装位置。

5.6.3流量测定方法包括容器法、浮标法和速度-面积流量计测定法3种。容器法适用于井的混错接流

量测定和检测上下游流量差,浮标法适用于管道非满流的情况,速度-面积流量计测定法适用于满管和

非满管的流量测量。

5.6.4流量测定结果按照附录D填写流量测定记录表。

5.7混错接水质检测

5.7.1水质检测方法按照CJ/T51的要求,项目一般包括CODCr、pH值。根据不同混错接对象所排放的

污水特性可增加特征因子;工业企业废水混错接可加测氨氮,餐饮业污水混错接可加测动植物油,居民

生活污水混错接可加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7.2当进行区域管道混错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该区域收集干管的末端;当进行建筑排水立管

混错接预判时,取样点应选择在出门检查井。

5.7.3应根据排水特点,选择取样时间,通过水质检测结果及变化的幅度可判断混错接类型和混错接

程度。

5.7.4宜采用自动采样装置进行定时采样,合理设置启动采用时间,确保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5.7.5水质检测可用快速CODCr测定仪或者实验室方法进行测定。

5.7.6水质测定结果按照附录E中表E.1的格式填写。

5.8混错接程度评估

5.8.1排水管道混错接状况应按照调查范围进行评估。泵排系统应按照雨水泵站服务范围为单元进行

评估,自流排放系统应以单个排放口的服务范围为单元进行评估。建筑以单根立管或者单个建筑为单元

进行评估。

5.8.2排水管道混错接密度可按市政管道混错接,地块混错接进行定性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市政管道混错接密度计算:

=÷×100%····································································(1)

𝜌𝜌𝑛𝑛1𝐿𝐿

7

DB4201/T651-2021

式中:

n1——市政管道中混错接点数;

L——市政管道总长度,km。

地块混错接密度计算:

=÷×100%····································································(2)

式中:𝜌𝜌𝑛𝑛2𝑆𝑆

n2——地块单元中混错接点数(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等);

2

S——地块面积,m或ha。

5.8.3定性评估后,宜按雨水管道中污水混错接、污水管道中雨水混错接分类,并分别进行定量计算。

单元混错接状况可根据混错接密度(M)和混错接水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