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01/T 053-2023 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

DB6501/T 053-2023 Smart Water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501/T 053-2023
标准类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15
实施日期
2024-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乌鲁木齐市
归口单位
乌鲁木齐市水务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乌鲁木齐市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供水的建设与应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检验检测中心(乌鲁木齐市粮油质量监测站)
起草人:
王宏志、王婷婷、顾佳俊、周亚军、卢雪辉、李保银、顾振坤、郜发川、黄联江。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01

CCSL70

6501

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

DB6501/T053—2023

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

Informationapplicationsystemforsmartwateraffair

2023-12-15发布2024-01-01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01/T05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系统架构...........................................................................2

6系统配置与环境.....................................................................3

7系统功能要求.......................................................................5

8数据层.............................................................................6

9支撑层.............................................................................7

10应用层............................................................................9

11用户层...........................................................................10

I

DB6501/T05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水务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检验检测中心(乌鲁木齐市粮油质量监

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宏志、王婷婷、顾佳俊、周亚军、卢雪辉、李保银、顾振坤、郜发川、黄联

江。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瀚海西街600

号双创小镇培训中心6楼)、乌鲁木齐市水务局(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

新疆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瀚海西街600号双创小镇培训中心6

楼),电话:0991-6970591,传真:0991-6970591,邮编:831400。

乌鲁木齐市水务局(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30号),电话:0991-4644231,传真:0991-4656821,邮

编:830000。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电话:0991-2815191,传真:

0991-2819924,邮编:830000。

II

DB6501/T053—2023

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配置与环境、功能、数据层、支撑层、

应用层、用户层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乌鲁木齐市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供水的建设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578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6344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3术语和定义

GB/T250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水务smartwateraffair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

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

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

3.2

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smartwaterinformationapplicationsystem

通过驾驶舱、工作台、泵站管网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等数据,平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启动相应的

维护流程,这不仅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还避免了因延迟维护而导致的设备损坏,维护更加精准和预测

性,从而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其次通过实现了报表的数字化,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系统能

够迅速生成各类报表。这不仅提高了报表的准确性,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总的来说,智慧

水务平台的成功开发为公司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摆脱下游企业的的技术压制,确保核心技术、数据、

服务完全归属公司;形成属于公司的自主核心产品,在公司业务发展的加持下,具备核心竞争力,完全

自主可控,使得公司的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3.3

设施层infrastructurelayer

通过传感设备获取供水全过程中所产生的基础和业务动态数据,如压力、流量、水质,通过集中器

和采集器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经由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输送到数据层中进行统一管

理、分析、展示,是整个智慧水务平台的基础

1

DB6501/T053—2023

3.4

链路层linklayer

链路层主要为传感设备提供传输通道,把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平台。为传感设备与平台之间提

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确保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能够安全、高效地传输到平台,为智慧水务平台的实现提

供了支持。

3.5

数据层datalayer

为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撑,是整个智慧水务平台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核心。数据层通过基

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存储,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是整个智慧水务平台建

设的核心。

3.6

支撑层supportlayer

整个智慧水务平台的软件功能的基础支撑,提供应用服务的共性功能组件服务,为应用层的远程控

制和业务应用提供支撑。

3.7

用户user

用户包括系统建设方、用水消费者。系统建设方为生产管理者,一般为水司。

4总体要求

4.1应保证关键软件与硬件的扩容、维护和替换,不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

4.2应满足城市智慧水务各专业部门管理的需要,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应用共享。

4.3智慧水务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符合GB/T22239中不同防护等级的安全要求。

4.4数据质量应符合GB/T36344的要求。

5系统架构

5.1以GIS为基础技术支撑,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

慧水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系统主要由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系统架构见图1。

5.2标准体系应包含建设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接口标准、数据标准、测试标准。

5.3安全体系应包含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访问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

5.4系统宜包含API网关、通讯一体化平台、供水地理信息服务(GIS)平台、生产运营平台、客户服

务平台、大屏展示综合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平台、门户网站、综合系统管理。集成与融合已有系统和

平台系统。

5.5设施层通过传感设备获取供水全过程中所产生的基础和业务动态数据,如压力、流量、水质,通

过集中器和采集器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经由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输送到数据层中进

行统一管理、分析、展示。设施层应由传感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传感设备应包括压力监测设备、流量

监测设备、智能水表、水质监测设备、减压阀、水泵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应包括集中器和采集器。

5.6数据层通过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存储。应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压力

信息数据、流量信息数据、水质信息数据、生产运行信息数据基础数据及业务动态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5.7支撑层提供应用服务的共性功能组件服务,应包括GIS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工单平

台,并辅以模型分析,实现整个供水流程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工作调度、业务优化与决策。

2

DB6501/T053—2023

5.8应用层基于支撑平台构建系统的业务应用,应包括生产调度、管网运营、泵站管理、营销客服、

企业运维、综合管控业务板块。生产调度应包括原水监控和水厂监控;管网运营应包括管网GIS、管网

采集一体化、管网监控、巡检维修;泵站管理应包括运营总览、泵房监控、机组监控、泵房分布、数据

对比;营销客服应包括营业收费、用户报装、客户服务、企业门户;企业运维应包括办公OA;综合管

控应包括水务驾驶舱、综合调度、水力模型和DMA管控。

5.9展示层应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台式终端、笔记本终端、平板终端、手机终端方式为数据维护员、

业务执行员、中层管理者、高层决策者、信息化负责人提供统一业务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