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71-2022 板栗栽培技术规范
DB33/T 371-2022 Chestnu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6月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371—2022
代替DB33/T371—2011
板栗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ultivationforCastaneamollissima
2022-12-19发布2023-01-19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371—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划》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371—2011《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与DB33/T371—2011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主枝、副主枝、侧枝、高接换种、双枝更新等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3.1,3.2,
3.3,3.7,3.8);
b)增加了种苗繁育内容(见第4章);
c)删除了环境条件中的灌溉水、土壤质量、空气的具体要求(见2011年版的4.1.2,4.1.3,4.1.4),
修改了园地规划的内容(见5.2,2011年版的4.2),删除了防护林(见2011年版的4.2.3);
d)修改了定植(见第6章,2011年版的第5章);
e)修改了施肥、中微量元素补充、水分管理的相关内容(见第7章,2011年版的第6章);
f)修改了花期管理(见8.4,2011年版的7.5.2,7.5.3,7.5.4),删除了提高结实率措施中的
去雄(见2011年版的7.5.1);
g)增加了防治原则(见9.1),删除了植物检疫(见2011年版的9.1);
h)删除了金龟子防治方法(见2011年版的附录B),增加了栗剪枝象和栗实象防治方法(见附
录B);
i)删除了“板栗质量安全要求”(见2011年版的附录C);
j)增加了“板栗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图”(见附录C)。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开放大学、长兴县林场、庆元县秋韵家庭农场、仙居县林学会、松阳县石马
板栗专业合作社、开化县丽华家庭农场、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晓建、刘政、周成敏、江锡兵、陈利星、于华平、纪国胜、程丽华、刘汝明、
余建荣。
本标准及其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2年首次发布DB33/T371.1—2002、DB33/T371.2—2002;
——2011年为第一次修订DB33/T371—2011;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33/T371—2022
板栗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板栗生产的种苗繁育、建园、定植、林地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栗实采收等
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板栗优质丰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DB33/T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DB33/T179.1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短截cutting
剪去枝梢长度的一部分。
3.2
疏删thinning
将枝条从基部剪去。
3.3
回缩retractioncutting
在多年生枝条上短截。
4种苗繁育
4.1圃地准备
4.1.1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平地或缓坡地。土层深50厘米以上,土质疏
松肥沃,透气性好,pH5.5~7.5。圃地不宜连作。
1
DB33/T371—2022
4.1.2翻耕,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亩)施有机肥100千克,同时施复合肥50千克。
4.1.3土壤消毒,用细土:硫酸亚铁=100:(2~3)混合制成药土(体积比),按每平方米100克~
200克施入土中,或配成2%~3%的硫酸亚铁溶液,每平方米9升。
4.1.4整地作床,做到深耕细整,地平土碎,清除石块、草根等,苗床的长边一般以东西向为宜,坡
地应使床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4.2砧木培育
在秋末冬初,采用经催芽处理的种子,以点播方式播种,每处点播1粒发芽良好的种子,行距30厘
米~40厘米,株距10厘米~15厘米,一年生砧木苗地径粗度在0.8厘米以上。
4.3接穗采集
接穗应从良种采穗圃或优株母树上采集。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生长充实、芽眼饱满、无病虫害
的一年生健壮结果枝或营养枝。冬季剪取穗条以沙藏贮存或于冷库(温度1℃~5℃,相对湿度85%以上)
中贮存。
4.4苗木嫁接
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用去骨切接,嫁接部位在砧木离地面3厘米~5厘米处。
4.5接后管理
按照DB33/T179.1的规定执行。
4.6苗木质量
应符合GB/T23473和DB33/T177的要求。
5建园
5.1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附近有一定的水源。海拔800米
以下,背风向阳、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地、河滩地。年均温15℃~18℃,生长发育期平均气温22℃~
24℃,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年日照时数1600小时以上,无霜期200天以上。土层厚度0.5
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排水良好的砂质、砂壤质土,pH5.5~7.5,有机质含量1.5%以上。
5.2园地规划
5.2.1道路
设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要求位置适中,路面宽3米~5米,以能通行农用车或小型货车为限,贯穿
整个园区;支路按需要顺坡修筑,路面宽1米~2米,以人行为主。
5.2.2排灌系统
应按地势设置纵向或横向排水沟。有条件的要引水源,修建蓄水池;无水源条件的在林内修建3立
方米~5立方米的小型蓄水池。
5.3品种及授粉树配置
2
DB33/T371—2022
5.3.1品种选择
选择果形端正、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性强、不同成熟期、经济效益高的品种。浙江省板栗主栽
品种简介见附录A。
5.3.2授粉树配置
根据主栽品种来确定花期相近的授粉品种,应选择授粉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主栽品种
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6):1。多品种混栽不宜少于3个。
6定植
6.1整地
坡度<10°的坡地及平地,采用挖大穴方式,规格为:0.8米(长)×0.8米(宽)×0.5米(深)。
坡度10°~25°的山地,按等高线修筑水平带,带宽3米~4米,或挖鱼鳞坑,定植穴大小为0.8米(长)
×0.8米(宽)×0.5米(深)。每穴用腐熟有机肥25千克~30千克,与表土拌匀后回填,同时每穴施钙
镁磷肥0.5千克。
6.2定植时间
冬季苗木落叶后至翌年早春,一般在12月中旬至3月上旬。宜早栽。
6.3定植密度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平地、滩地和10°以下的缓坡地每667平方米(亩)栽植25株~30株;土壤
贫瘠、坡度较陡(10°~25°)的丘陵山地每667平方米(亩)栽植30株~35株。
6.4栽种
选择合格苗栽植,定植时扶正苗木,填土压实。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位与地面平为宜。
6.5定干
定植苗木高度保留40厘米~50厘米,其余部分剪去,剪口在上端芽以上1厘米处,应平滑倾斜。
6.6定植后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根部用水浇透或用稻草覆盖。6月中下旬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
于秋季进行补种。
6.7套种
选择有利于提高地力的浅根性矮杆作物或豆科作物,以及对板栗生长无不利影响、高温季节需水量
较少及无板栗病虫害寄主的植物,间作物与幼树主干距离应在1.0米以外,随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
范围。宜与茶叶、杨梅、香榧等常绿经济树种套种。稀疏栗园,可长期套种,以耕代抚,以短养长。
7林地管理
7.1除草
3
DB33/T371—2022
坡地宜减少土壤耕作,采用生草栽培。必要时,幼树期树盘可松土抚育,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7.2施肥
7.2.1幼龄树
定植成活后,每季施一次追肥,每次株施高氮复合肥0.1千克。第二年至第三年,于3月中下旬栗树
萌芽前施一次速效肥,株施尿素0.3千克~0.5千克;10月中下旬施越冬肥,株施复合肥0.2千克~0.3
千克。
7.2.2结果树
施肥量的多少根据土壤肥力、树势和结果量而定。一般年施肥3次,3月上中旬施催芽肥,每株施尿
素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6月下旬至7月中旬施壮果肥,每株施复合肥(N:P:K=5:3:2)0.5
千克;果实采收后施采后肥,每株施有机肥25千克、复合肥0.5千克、硼砂50克。
7.2.3施肥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宽沟、对称半月形宽沟或放射沟施肥。化肥浅施,有机肥和磷肥深施,
施后即覆土。根外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二次,间隔10天~15天。
7.3中微量元素补充
7.3.1硼
芽前肥施用时,每株土施硼砂50克~100克,或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叶面喷施0.3%~0.5%的硼砂溶
液二次,间隔7天~10天。
7.3.2锌
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0.2%~0.3%硫酸锌加等量石灰,叶面喷施二次,间隔7天~10天。
7.3.3锰
芽前肥施用时,每株土施硫酸锰100克~150克,或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叶面喷施0.3%~0.5%的硫酸
锰溶液二次,间隔7天~10天。
7.3.4镁
每株根施镁盐或钙镁磷肥0.5千克~1.0千克,或生长期叶面喷施2%~3%硫酸镁溶液,每隔5天~7
天喷一次,连喷三次。
7.4水分管理
7.4.1灌水
干旱时适时灌水,水源缺乏的园地用作物秸秆、杂草等覆盖树盘。提倡采用滴灌、喷灌等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 2006-09-14
- QB/T 2947.2-2008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 第2部分: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及充电器 2008-02-01
- JB/T 6225-1992 感应移相器通用技术条件 1992-06-26
- SJ 20938-2005 微波电路 变频器测试方法 2006-01-18
- HB 5480-1991 高强度铝合金优质铸件 1991-06-18
- JB/T 6990-2010 MP型辊盘式磨煤机 2010-02-11
- GY/T 132-1998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技术要求 1998-02-24
- SJ 20233-1993 IMPACT-Ⅱ型半导体分立器件测试系统检定规程 1993-02-09
- HB 7472-1996 空空导弹遥测舱通用要求 1996-09-13
- QJ 1919-1990 弹道式导弹弹体结构强度与刚度设计规范 199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