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99-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DB41/T 2199-2021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ammonia emissions from fixed pollution sourc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99—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排放连续监测
技术规范
2021-12-08发布2022-03-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199—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组成和功能要求.................................................................2
5性能要求...........................................................................2
6监测站房要求.......................................................................3
7安装要求...........................................................................3
8调试检测...........................................................................3
9技术验收...........................................................................3
10日常运行管理要求..................................................................4
11日常运行质量保证要求..............................................................5
12数据审核与处理....................................................................6
附录A(资料性)NH3-CEMS调试检测记录及监测报表格式....................................7
附录B(资料性)NH3-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报告格式....................................12
附录C(资料性)NH3-CEMS技术指标验收报告格式........................................13
附录D(资料性)NH3-CEMS现场运行维护记录表格式.......................................14
I
DB41/T219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环境监控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太鹏、杨先锋、赵凌飞、赵宇航、陈轲、黄冬、付博、刘莹、鲁鹏、崔宜航。
II
DB41/T2199—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氨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的氨排放和有关废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
和功能、性能、安装、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等的有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氨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所需的全部设备。
3.2
参比方法
用于与氨排放连续监测系统(NH3-CEMS)测量结果相比较的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
3.3
校验
用参比方法对NH3-CEMS检测结果进行相对准确度、相关系数、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等的比对检测过
程。
3.4
系统响应时间
从NH3-CEMS采样探头通入标准气体的时刻起,到分析仪显示值达到标准气体标称值90%的时刻止,
中间的时间间隔。
3.5
零点漂移
在仪器未进行维修、保养或调节的前提下,NH3-CEMS按规定的时间运行后通入零点气体,仪器的读
数与零点气体初始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相对于满量程的百分比。
3.6
量程漂移
1
DB41/T2199—2021
在仪器未进行维修、保养或调节的前提下,NH3-CEMS按规定的时间运行后通入量程校准气体,仪器
的读数与量程校准气体初始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相对于满量程的百分比。
3.7
相对准确度
采用参比方法与NH3-CEMS同步测定废气中氨浓度,取同时间区间且相同状态的测量结果组成若干数
据对,数据对之差的平均值的绝对值与置信系数之和与参比方法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之比。
4系统组成和功能要求
NH3-CEMS由氨监测单元和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
NH3-CEMS应当实现以下功能:测量废气中氨浓度、废气参数(温度、压力、流速或流量、湿度、含
氧量等),计算废气中氨排放速率和排放量,显示(可支持打印)和记录各种数据和参数,形成相关图
表,通过数据、图文等方式传输至管理部门等;对于含氧量参与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的,应按排放标准
要求换算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另外,抽取式NH3-CEMS应具备标准气体全系统校准功能,直测式
NH3-CEMS应具备标准气体流动等效校准功能(即能够通过内置或外置的校准池,完成对系统的等效校准)。
在已建设其他气态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基础上增加建设NH3-CEMS的,仅增加氨监测单
元,废气参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应共用已有设备。同时,氨浓度和排放速率、排放量等显
示、统计、传输方式应与其他气态污染物保持一致。
5性能要求
5.1氨监测单元
氨监测单元的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氨监测单元性能要求
技术指标性能要求
零点漂移不超过±2.5%仪表满量程值/7d
量程漂移不超过±2.5%仪表满量程值/7d
当量程≥30μmol/mol(22.77mg/m3)时,示值误差不超过±5%标准气体的标称值;
示值误差
当量程<30μmol/mol(22.77mg/m3)时,示值误差不超过±2.5%仪表满量程值
系统响应时间≤200s
排放浓度<10μmol/mol(7.59mg/m3)时,绝对误差不超过±3μmol/mol(2.28mg/m3);
准确度10μmol/mol(7.59mg/m3)≤排放浓度<50μmol/mol(37.95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0%;
排放浓度≥50μmol/mol(37.95mg/m3)时,相对准确度≤15%
5.2废气参数监测单元
废气参数监测单元的性能应符合HJ76相关要求。
5.3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的性能功能应符合HJ76、HJ212相关要求。
2
DB41/T2199—2021
6监测站房要求
NH3-CEMS监测站房的基础荷载、温湿度、电源、标准气体等应符合HJ75相关要求。不具备监测站
房建设条件的,NH3-CEMS设备外壳应符合GB/T4208中IP55防护等级要求,标准气体宜放置在原有监测
站房或其他具备防雨防潮条件的场所。
7安装要求
7.1基本要求
NH3-CEMS的安装位置、安装施工等按HJ75相关规定执行。
7.2安装位置
NH3-CEMS的安装位置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抽取式NH3-CEMS的采样探杆宜尽量深入至烟道直径的1/3~1/2处;
b)直测式NH3-CEMS的采样点位应选取烟道内粉尘少、烟道壁震动小的地方,优先考虑烟道中间
位置,如果无法满足再考虑斜角安装。
7.3安装施工
NH3-CEMS的安装施工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抽取式NH3-CEMS的采样传输管线应全程高温伴热,加热温度应不小于180℃,宜尽量缩短采
样传输管线长度,测量技术为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的采样传输管线长度应≤5m;
b)原位对穿式NH3-CEMS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应水平安装,发射端和接收端连接光纤安装应全程铺
设桥架或做相应固定,光纤安装应满足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c)排放废气中含强腐蚀性气体时,样品经过的器件或管路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
8调试检测
NH3-CEMS现场安装运行后应进行调试检测,在已建设其他气态污染物CEMS基础上增加建设NH3-CEMS
的,仅调试检测氨监测单元各项技术指标;单独新建NH3-CEMS的,还应调试检测废气参数监测单元各项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的调试检测方法按HJ75相关规定执行,氨监测单元技术指标调试检测记录格式参
照附录A,废气参数监测单元技术指标调试检测记录格式参照HJ75—2017中的附录D,调试检测结果应
符合第5章要求。
调试检测完成后应编制调试检测报告,技术指标调试检测报告格式参照附录B。
9技术验收
9.1总体要求
NH3-CEMS在完成安装、调试检测并和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后,应进行技术验收,包括NH3-CEMS技术指
标验收和联网验收。其中,技术指标验收中的准确度验收应在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系统
响应时间验收合格后开展。
3
DB41/T2199—2021
9.2技术验收条件
符合下列要求的NH3-CEMS可以开展技术验收:
a)NH3-CEMS的安装位置及手工采样位置符合第7章要求;
b)安装后的NH3-CEMS性能符合第5章要求,已编制调试检测合格报告,调试检测数据完整;
c)数据采集传输及通信协议符合HJ212相关要求,已编制一个月内数据采集和传输自检报告,
报告已对数据传输标准各项内容做出响应;
d)调试检测后至少稳定运行7d。
9.3技术指标验收
9.3.1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与建设内容保持一致,NH3-CEMS技术指标验收内容包括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
系统响应时间和准确度验收。
9.3.2基本要求
9.3.2.1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示值误差、系统响应时间、准确度验收方法和数据计算方法按HJ75
技术指标验收相关规定执行。采用参比方法进行氨监测单元准确度验收时,参比方法与同时段NH3-CEMS
平均值组成的有效数据对不少于9个。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周期为24h。
9.3.2.2验收前24h,应对待测NH3-CEMS设备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记录设备零点和量程读数,以此
作为验收时计算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的初始读数。验收期间除本文件规定操作外,不允许对
NH3-CEMS设备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维护、检修、调节。
9.3.2.3验收前应检查采样伴热管设置,应符合第7章相关要求。
9.3.2.4验收期间,排污单位生产设备应正常且稳定运行。
9.3.2.5现场验收时应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较低浓度的标准气体可使用高浓度的标准气体
采用等比例稀释方法获得,等比例稀释装置的精密度在1%以内。标准气体应贮存在不锈钢瓶中,不确
定度不超过±2%。零气可采用高纯氮气。
9.3.2.6现场验收通入零气和标准气体时,零气和标准气体应通过带伴热功能的传输管线输送至采样
探头处再返回进入气体分析仪,不得直接通入气体分析仪。
9.3.2.7日常运行中更换NH3-CEMS分析仪表或变动NH3-CEMS取样点位时,应符合第7章要求,并进行
再次验收。
9.3.3技术要求
验收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第5章要求。
9.3.4验收报告
技术指标验收完成后应编制技术指标验收报告,技术指标验收报告格式参照附录C。
9.4联网验收
NH3-CEMS联网验收内容和技术指标按照HJ75、HJ212相关规定执行。
10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4
DB41/T2199—2021
NH3-CEMS运维单位应根据NH3-CEMS使用说明书和本文件的要求编制仪器运行管理规程,确定系统运
行操作人员和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运维人员应当熟练掌握NH3-CEMS的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
NH3-CEMS日常运行管理应包括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校准和校验,且应符合HJ75中相关要求,记
录格式参照附录D。
11日常运行质量保证要求
11.1一般要求
当NH3-CEMS不能满足技术指标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应缩短下一次维护、校准和校验的间隔
时间。
11.2定期维护
NH3-CEMS定期维护应做到:
a)每7d至少检查一次分析仪器光透过率,确保在正常值范围内;
b)每7d至少检查一次采样气路及流量,发现数据异常立即维护;
c)每7d至少检查一次探头箱加热温度和伴热管温度,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d)定期对清吹空气保护装置进行维护,检查空气压缩机、反吹泵和反吹管路的工作状态;
e)每3个月或光透过率低于30%时应进行一次光学视窗清洁,维护完成后应进行仪器的零点和量
程校准,同时测试并记录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f)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过滤器滤芯;
g)定期维护记录格式参照附录D中表D.1。
11.3定期校准
NH3-CEMS定期校准应做到:
a)抽取式NH3-CEMS每月至少校准一次仪器的零点和量程,同时测试并记录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连续两次校准时间间隔不超过30d;
b)直测式NH3-CEMS每3个月至少校准一次仪器的零点和量程,同时测试并记录零点漂移和量程
漂移,连续两次校准时间间隔不超过90d;
c)抽取式NH3-CEMS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系统校准;
d)校准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校准记录格式参照附录D中表D.2。
11.4定期校验
NH3-CEMS定期校验应做到:
a)每半年至少做一次校验,按HJ75相关规定执行;
b)校验结果不符合表1中准确度指标要求时,应扩展为评估NH3-CEMS的准确度校正,直至符合第5
章要求;
c)校验时,参比方法宜采用与NH3-CEMS原理相同的标准方法;
d)校验记录格式参照附录D中表D.5。
11.5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按HJ75相关规定执行,维修记录格式参照附录D中表D.3。
5
DB41/T2199—2021
11.6技术指标抽检
监管部门按本文件9.3对部分或全部NH3-CEMS技术指标抽检时,检测结果应符合第5章要求。对
NH3-CEMS技术指标进行抽检时,不应对NH3-CEMS设备进行校准、维护、检修、调节。
12数据审核与处理
数据审核、NH3-CEMS数据无效时间段数据处理按HJ75中相关规定执行。
按附录A表A.4~表A.7格式记录NH3-CEMS监测结果,报表中应给出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
排放量及参与统计的样本数。
6
DB41/T2199—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NH3-CEMS调试检测记录及监测报表格式
NH3-CEMS调试检测记录及监测报表格式见表A.1~表A.7。
表A.1NH3-CEMS零点和量程漂移检测
排污单位:NH3-CEMS生产厂家:
安装地点:NH3-CEMS型号、编号:
测试人员:NH3-CEMS原理:
污染物名称:NH3-CEMS量程:
标准气体浓度或校准器件已知响应值:计量单位:
序零点读数零点读数变化量程读数量程读数变化备
日期时间
号起始(Z0)最终(Zi)ΔZ=Zi-Z0起始(S0)最终(Si)ΔS=Si-S0注
零点读数变化最大值量程读数变化最大值
零点漂移量程漂移
表A.2NH3-CEMS示值误差和系统响应时间检测
排污单位:NH3-CEMS生产厂家:
安装地点:NH3-CEMS型号、编号:
测试人员:NH3-CEMS原理:
测试日期:NH3-CEMS量程:
计量单位:
标准气体系统响应时间(s)
NH3-CEMSNH3-CEMS示值误差
序号或校准器件备注
测量值测量值的平均值(%)
参考值测量值平均值
7
DB41/T2199—2021
表A.3参比方法评估NH3-CEMS准确度
排污单位:NH3-CEMS生产厂家:
安装地点:NH3-CEMS型号、编号:
测试人员:NH3-CEMS原理:
参比方法仪器生产厂商:型号、编号:原理:
测试日期:计量单位:
参比方法测量值NH3-CEMS测量值数据对差
样品编号时间(时、分)
ABB-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6963-1993 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1993-07-27
- SJ 20489-1995 天线调谐器通用规范 1995-05-25
- HB 7009-1994 45°渐开线花键用套量头综合通端塞规 1994-11-02
- EJ 993-1996 铀矿冶辐射防护规定 1996-04-18
- HJ 470-2009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铁合金) 2009-04-10
- SJ/T 10023-1991 广播接收机天线用AY10×100中波铁氧体磁芯详细规范 评定水平A 1991-04-08
- HB 6167.2-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温度和高度试验 1989-07-12
- JB/T 8526-1997 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1997-03-04
- SJ 2660-1986 软钎焊用树脂系焊剂试验方法 1986-01-21
- HJ 848-2017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水泥工业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