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427-2012 电气化铁路27.5 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
GB/T 28427-2012 27.5 kV single-phase AC XLPE insulation cable and accessories for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的额定电压U0为27.5kV的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其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户内外终端、中间接头等。
发布历史
-
2012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李汉卿、邵健强、沈菊、王立天、王作祥、韩士恩、吴春玲、杨韬、庄猛
- 出版信息:
- 页数:57页 | 字数:10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臼29.280
s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8427-2012
电气化铁路
27.5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缆及附件
27.5kVsingle啕phaseACXLPE
insulationcableandaccessoriesforelectrificationrailway
2012-06-29发布201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8427-2012
目次
前言......….........…....…………γ……………..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2
4电压标示及材料……….....……4
5使用特性及条件……………………......……………4
6电缆产品代号及表示方法……...…….......…….……………..6
7技术要求……………...……·……..………….7
.a试验条件…··……………11
9电缆的例行试验………...……………·….....…12
10电缆的抽样试验……………··………·‘12
11电缆的型式试验……………······…··…....…15
12成品电缆的检验规则…………………..….…·…………22
13附件的型式试验…………………….24
14附件的抽样试验.…………...…………….……….28
15附件的检验规则…………...........……............….29
16安装后的电气试验………..….......….29
17验收规则………………....……·…………..………….......………………..30
18标志、包装、运输、保管……………….………...3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确定护层尺寸的假设计算方法……..…·…………….34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缆参考载流量及修正系数..........………………......37
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缆产品代号及表示方法……..………··”
附录D(规范性附录)终端、中间接头及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安装材料一般技术要求…..41
附录E(规范性附录〉终端、中间接头及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材料主要性能要求…………42
附录F(规范性附录〉内锥型套管的内界而尺寸………………43
附录G(资料性附录〉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典型结构和部件……........…·…....……….44
附录H(规范性附策〉电缆附件试验方法….....………….………….45
附录I(规范性附录〉护套工频火花试验方法….........................47
附录J(规范性附录〉数值修约……………………··四
附录K(规范性附录〉电缆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方法…………....…….51
附录L(资料性附录〉安装用硅脂润滑剂主要性能要求………………...········…....……..53
参考文献...…….............………….………….…··········S4
GB/T28427-2012
前
E司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晶辉电工有限公司、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汉卿、g~健强、沈菊、王立天、王作祥、弱士恩、吴春玲、杨韬、应猛。
I
GB/T28427-2012
电气化铁路
27.5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缆及附件
1范国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化铁路27.5kV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的术语及定义、电压标示
及材料、使用特性及条件、代号及表示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条件、检验规则、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及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的额定电压U。为27.5kV的单相交流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其内锥型
插入式可分离连接缆、户内外终端、中间接头等.
2规范性引用文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
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热老化试验方法(!EC60811-1-2:1985,IDT)
GB/T2951.13-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2通用试验方
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IEC60811-1-3:2001,IDT)
GB/T2951.14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
法低温试验OEC60811-1-4,1985,!DT)
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EC60811-2-1:2001.IDT)
GB/T2951.3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EC608ll-3-l:1985,IDT)
GB/T2951.3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OEC60811心-2:1985,IDT)
GB/T2951.4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乙烯和聚丙烯
混合科专用试验方法耐环绕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涎兹聚乙烯中毅然和
〈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EC60811-4-1,2004,IDT)
GB/T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z交流电压试验(!EC60060-1,1989,
NEQ)
GB/T3048.11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1部分: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GB/T3048.1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IEC60885-3:
1988,MOD)
1
GB/T28427-2012
GB/T3048.13-2007电线电缆电位能试验方法第13部分z冲击电压试验(IEC60230:1966,
IEC60060-1:1989,MOD)
GB/T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扭住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eqvISO188:1998)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EC60228:2004,IDT)
GB/T6553-2003评定在严酷环搅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CIEC60587,1984,IDT)
GB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9327-2008领定电压35kV(U.=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续
金具试捡方法和要求(!EC61238-1:2003,MOD)
GB/T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M-铜、铝接线瑞子和连接管
GB/T16585-1996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J荧光紫外灯〉试挫方法(eqvASTMG53:1988)
GB/T16927.1一2011商电压试就技术第1部分=一假定义及试碰要求ClEC60060-1:1989,
MOD)
GB/T17650.1-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蒋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
总量的测定(idtIEC60754-1:1994)
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
pH值和电导察来测定气体的酸度。dtIEC60754-~,1991)
GB/T17651.1-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1部分:试验装置
(idt眈6103川:川7)I
GB/T17651.2-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烧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idtIEC61034-2:1997)
GB/T18380.35-2008电缆和光绕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2垂直安装的成乘电线
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OEC60332-3-24:2oop.IDT)
GB/T18889-2002额定电压6kV(Um=7.Z'kV)到35kV(U”=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
法OEC61442:1997,MQD)I
JB/T4278.10一2011橡皮塑料电线电缆试验以苦苦设备检定方法到l10部分·火花试验机
EN50181-1997不包括充液变压榕在内的设备用1kV至36kV,250A至1250A插入式套管
(Plug-intypebushingsab。ve1kVupto36kVandfrom250Ato1.25kA£orequipmentotherthan
liquidfilledtransformers)
33位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称值nominalvalue
指定的量值并经常用于表格之中.标准中通常标称值引伸出的最值考虑规定公差,通过测量并进
行检验.
3.2
近似值approximatevalue
一个既不保证也不检查的敛佳,例如用于其他尺寸值的计算.
3.3
中闽值medianvalue
将试验得到的若干数值以递增(或递减〉的次序依次排列时,若数值的数目是奇数,中间的那个值为
中间值;若数值的数目是偶数,中间两个敛值的平均值为中间值.
GB/T28427-2012
3.4
假设值fictitiousvalue
按附录A计算所得的值。
3.5
导体连接金具ω皿ector
将电缆各导体连接起来的一种金具.
3.6
主害虫瑞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以保证电缆与系统的其他部分电气连援,并维持绝缘直到连接点的终端装置。
3.7
户内终盖骨ind刷,rtermination
在既不受阳光直接照射,也不暴露在风雨环境下使用的终端。
3.8
户外终端outdoortermination
在受阳光直接照射,或暴露在风雨环境下,或二者都存在的情况下使用的终端.
3.9
中阁楼头joint
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
3.10
预和j式终端premoldedtermination
将预制的橡胶终揣辛辛管或组ft现场套装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而构成的终端.
3.11
预制式中间主要头premoldedjoint
将预制的橡胶接头部件现场套装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连接处而构成的接头。
3.12
冷缩式终揣coldshrinktermination
将预扩张、内有支撑物的弹性体主要瑞套在经过处理后约电缆末端,抽出支撑物,收缩Bl紧在电缆上
而形成的电缆终端.
3.13
冷缩式中阁楼头coldshrinkjoint
将预扩张、内有支撑物的弹性体接头部件现场套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连接处,抽出支撑生扭,收缩压
紧:在电缆上1时构成的接头.
3.14
可分离连接锯separableconnector
使电缆与其他设备连接或断开的完全绝缘的终精a
3.15
插入式可分离遂银器plug-intypeseparableconn础,r
由滑动部件作电气接触倒可分离连接指.
3.16
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insideconeplug-intypeseparableconnector
锥形套管在封闭式设备内部的循人式可分离连接器,
3
GB/T28427-2012
4
电压标示及材料
4.1电压标示
绝-交
缘一联
混-蒙
4.1.1对于单相工频交流系统电压表示如表1.
合-乙
副主烯
褒1童在事l供电系统电压串串称值及允许波动限值
4串称电压值
最高值
院时是大值
kVkVIkV
2527.5129'
·在牵引供电系统因改变运行方式或电网电压波动时可能出现的持续时间不大于5min的电压级大值.当系统
电压串串财最大值与本标准规定不-致树,由用户与创造商商定.
4.1.2电缆及附件的额定电压U。为27.5kV,
“电缆绝缘材料I
本标准所涉及的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混合料代卢,见表2.
袋2绝缘混合料
代号
XLPE
4.3电缆外护套材料
规定下列两种不同类型自护套混合料代号:
-一以聚氯乙烯为篓料的低卤低烟阻燃护套料;
一一以聚乙烯为基料的元卤低烟阻燃护套料.
外护套混合科代号见表3.
表3外护套混合料
外护套混合料ft号
低卤低烟阻然铲套科DD-ST,
无卤低烟阻然护套料WD-ST,
5使用特性及条件
5.1电缆
5.1.1-触要求
5.1.1.1电缆导体截面优先值为150mm'、185mm'、240mm'、300mm2、400mm'.
GB/T28427-2012
5.1.1.2电缆应满足低卤低烟阻然电缆或无卤低烟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要求,妥求如下:
a)低卤低烟阻燃电缆,烟气最小透光*应大于或等于30%,燃烧时释放气体的pH值应大于或等
于2.5,电导旦在应小子或等于30f)S/mm,卤酸气体逸出量应小于或等于100mg/g;
b)元卤低烟阻燃电缆,其®气最小透光$成大于或等于60%,燃烧Z才将放气体的pH值应火于
就等于1.3,电导率~UJ、于或等于10µs/mm.
5.1.1.3电缆庇具有径向防l.K性能.
5.I.2工作温度
5.1.2.1电缝在正常运行时导体允许的长期最高温度为90℃.
5.I.2.2短路时〈最t支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允许的最高温度为250℃.
5.I.3短路电流
咆缆导体最大允许故障短路电流见表4.
表4电缆导体最大允许故障短路电流a
标称在直面
1司。185240300400
”、m'
越大允许故肆短路电流
21.42.6.434.34Z.951.2
kA
·短I蟠伴彼时间为ls,短路起始温度为90℃.
5.1.4咆缆参考载流量
电缆盖~;号戴流量参见附录B.
5.1.5电缆的弯曲半径
安装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为lSD.D为电缆外径.
5.1.6敷设环镜
电缆主要敷设地点分为地下在理、穿管、地嗣电缆沟、地下隧道、变电所电缆夹层就局部露天敷设
等,It!,缆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水浸泡.
5.1.7其他
对于可能经常或周期性被水浸泡的电缆,其外护王军不宜采用以聚氯乙:郎(PVC)为基料的护套料.
5.2电线附件
5.2.1额定,戴
5.2.I.1额定参数见表5.
5
GB/T28427-2012
表5附件额定参数
额定电.Biu.
27.5
kV
-濒耐压(5min)
124
kV
冲击耐压
250
kV
一一一一一-
适用电缆截面与电缆击毒面相匹配
户l将终端外爬距
不小于700
mm
终端外爬m
户外终端外爬磁
不小于1?.00
阳、π1
5.2.1.2电缆附件长期~l作温度和短路温度,满足与其配套电缆的要求.
5.2.2使用环境条件
5.2.2.1环境温度
-40℃~+so℃=
海拔
终端附件不起过1000m.
当电缆终端在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地区应用时,其试验电压应按本标准规定的额定
耐受电压乘以海拔校正因数Ka,见公式(门。
Ka1·«l)
=-
1.1-H×10-·‘
式中2
H一一设备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
使用环撞
电缆附件的使用环堤与电缆的敷设环堤有关。
电缆终端主要使用在户内或户外电缆与设备连接处.
中间接头主要使用在电缆间接续处,使用环缆与电缆敷设环境基本相同,主要使用地点分为地下直
理、穿管、地面电缆沟、地下隧道、变电所电缆夹层或局部露天敷设等,中间接头可能经常或周期性地被
水浸泡.
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器主姿使用在电缆与设有内锥型套管的设备连接处.
6电线产品代号及褒示方法
电缆产品代号及表示方法按附录C规定。
6
GB/T28427-2012
7技术要求
7.1电缆
7.l.1导体
7.1.1.1电缆用铜芯导体应符合GB/T3956-2008中绞合紧压阙形导体(第2种〉的规定a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1.2绝缘
7.1.2.1绝缘成为交联聚乙烯(XLPE)材料,其机械、电气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7.1.2.2电缆标称绝缘厚度不小子11mm.
7.l.2.3绝缘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标称值,绝缘任意一处最薄点的厚度不应小于标称值的90.%再
溅。.1mm,厚度的波!|最结果应修约JlJ0.1mm。
7.1.2.4绝缘的偏芯度不庞大于10.%。
7.1.3屏蔽
7.l.3.1单芯电缆绝缘线芯的屏蔽,应由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组成。
7.I.3.2导体屏蔽采用挤包交联粘结型半导电料,其机械、电气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7.I.3.3半导电屏敲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应光滑,元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挝、烧焦和擦伤
的痕迹。
亵6XI.PE交联~乙烯绝缘材料、导体屏雀、绝缘屏蔽材料性能
技术指标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
导体解蔽交联绝缘屏蔽交联
绝缘料
粘合型学导电料精合型半导电科
抗拉强度N/mm'二>-ol3.5;;;.12.s二~.12.5
一…
2
脐裂伸长率%二;.350>200二注200
冲击脆化温度
」
3试验温度℃运主-76<-40s豆叩·40
冲击脆化性能运15/30
失妓数
空气热老化135℃士2℃,168h,
一-一一…
4
抗拉强度变化率,最大%土20土40士40
断裂f申长率变化率,最大%土20土40土40
」-一-一
热延伸200℃,0.2MPa,15min,
、,"负荷下伸t主率%4二80运175ζ175
冷却后永久变形%<5~15<15
一-……-
6凝~率%二~80~
7介质损耗角正切50Hz,20℃<0.0005
一
7
GB/T28427-2012
表6(续)
技术指标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
导体屏蔽;交联绝缘屏自E交联
绝缘料
ft!U半导电料粘合刻半导电料
帖
体和、电阻率20℃,90℃士2℃
8。•m二~lx1ou90℃.12℃
测试电压为DClkV<1000;;;soo
9kV/mm
’介电强度50日霉,20℃二呈25
·一
10相对介电常数50Ht,20℃<2.35
空气热老化100℃,168h:
11。·m..;1000<500
体.Ill电阻再I90℃士2℃
7.1.3.4绝缘屏蔽应由非金属半导也层与金属屏敲层组合而成.
a)非金属半导电层
非金属半导电层采用挤包交联粘缔器出半导也料,其机械、电气性能应符合农6的规定.绝缘屏蔽J.&
均匀地包夜夜绝缘上,并与绝缘牢固地拍纺.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界商应光滑,元明显尖角、颗粒、烧焦
和擦伤的痕迹,
b)金属屏菠层
电缆应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采用钢丝屏蔽e
钢丝B手旅由疏绕的软铜线组成,其表面应用反向绕包的锅丝或铜带扎紧.相邻铜线的平均间隙不
应大于4mm,任何树根相邻锅线间隙不l豆大于8mm,锅丝屏蔽的标称裁面可根据放障电流容量要
求j滥用.
金属屏蔽层中骨;1线的电阪妥求应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
7.1.3.5挤包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被J.iil采用“干法三层共挤”工艺.
7.1.4隔离层
7.1.4.1在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之闭应设有挤包型隔离层.
7.1.4.2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材料,其~皮不小于2.0mm.
7.1.4.3隔离套外应叠包0.2mm厚的无卤低烟阻燃玻璃纤维带.
7.1.5铠装
铠装应为非铁磁性材料.应采用阴金属丝或扁金属丝a材质宜采用铅材质.
应优先采用下列标称尺寸:
因金属丝;1i径2.0mm,2.5mm;
扁金属丝z厚度0.8mm.
团饱装金属生在的标称直径不应小于表7规定的数值e
亵7四铠装金属丝栋栋亘径
单位为毫米
铠装前假设K径d铠装金属丝标称直径
2S<d<352.0
2.5
35<d运60
8
GB/T28427-2012
7.1.6外妒套
7.1.6.1概述
外护套为黑色.着制造方和购买方达成协议,可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e
7.1.6.2材料
外护套为热塑性低卤低烟(DD)或无卤低烟(WD)材料。
外护套材料应与表3中规定的电缆运行温度相适应。
在特殊条件下(例如为了防白蚁)使用的外护套,可在配方中加入化学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应对
人类及环境无害.
外护套材料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司It8外护套材料性能
性能指曼史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
低嗣低炯(00)!元商低烦<WD}
l老化前物理性能试验
l.J抗扮强度,是小N/rr.m'1510
-一一一,
1.2断裂伸长率,是小%180130
空气热老化后物理性能试验
2
老化温度℃
阳2L叫2
‘一-叫一←--一
老化持续时间h168168
2.I
抗拉强度
a)量生小N/rnm'158
b)变化率,最大%士20±20
2.2断裂伸长率
句‘
a)最小%150120
b)变化率,最大%士20土20
商混压力试验
℃90士2
试验温度80土2
3
量21'11下持续时间h66
允许是大变形%504.0
tf(开裂试验
4试验温度℃150土3
130土3
-一一一一-严·一-一,
待续时间hl
低~冲击试验
5
&崎15士2
试验混.!!f℃-15士2
6腐蚀位试验
6.IpH值,最小2.54.3
9
GB/T28427-2012
表8(续)
性能指数
序号
项目名称单位
低卤低烟(DD)无卤低姻(WO)
6.2
电导率I'S/mm3010
6.3HCI释放量,最大mg/g00
1
~-
7
划密度量小透光率%法30;;;,50
8氧指数
二判。
二章32
7.1.6.3厚度
外护套厚度*GB/T2952.3-2008规定。
外护王军厚度的平均值不成小于标称筒,最草草点厚度不应小于标称厚度的85Yo再减0.1mm.
7.2电缆附体
7.2.1终骗、中附头及内锥型插入式可分离连接岛主体橡胶部件及安装材料应按附录队所有附件
及安装材料应配套.安装后中间接头主要尺寸应符诠图1规定”
主6
→γ一···---·
L:注25mmL言》ISmmL,>25mm
说明z
一一咆缆半导电屏蔽层s
1
2一一应力锥s
3一一电缆绝缘层;
4-一屏蔽管,
3一一线芯,
6一一连接管3
A-应力锥端部;
B一一外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450.5-2003 出口芦笋 第5部分:保鲜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
- DB11/ 185-2003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2003-02-25
- DB62/T 996-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双孢菇 2003-02-09
- DB62/T 1000-2003 白银市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洋葱 2003-02-09
- DB32/T 450.3-2003 出口芦笋 第3部分:罐装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
- DB33/ 371.1-2002 无公害板栗 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 2002-09-09
- DB32/T 450.4-2003 出口芦笋 第4部分:速冻加工技术规程 2003-02-21
- DB33/T 348-2002 草皮栽培技术规程 2002-03-08
- DB11/ 184-2003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2003-02-25
- DB33/T 371.2-2002 无公害板栗 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200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