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22-2018 水稻主要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DB34/T 3122-2018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hazards investig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ice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122-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5
实施日期
2018-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主要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倒伏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 级和田间调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水稻生产气象灾害调查。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合肥市农业经 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怀远县农业技
起草人:
汪新国、孔令娟、武立权、陈刚、潘广元、袁艳、王士梅、何海兵、许有尊、 冯骏、陈金华、龚猛、詹文莲、陈道群、杨涛、崔海龙、张兆冬、何清华、彭玉菊、彭绍春、周宗玲、 高业根、罗松松、胡俊斌、杨小琴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22—2018

水稻主要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vestigationintheRiceMainMeteorologicalDisaster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22—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合肥市农业经

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池州市分校、芜湖县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寿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新国、孔令娟、武立权、陈刚、潘广元、袁艳、王士梅、何海兵、许有尊、

冯骏、陈金华、龚猛、詹文莲、陈道群、杨涛、崔海龙、张兆冬、何清华、彭玉菊、彭绍春、周宗玲、

高业根、罗松松、胡俊斌、杨小琴。

I

DB34/T3122—2018

水稻主要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主要气象灾害的术语和定义、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倒伏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

级和田间调查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水稻生产气象灾害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4/T2356水稻苗情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气象灾害theRiceMeteorologicalDisasters

因温度、光照、风力、降雨等气象因子变化,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造成的危害。

3.2

水稻低温冷害theRiceColdDamage

环境大气温度低于水稻各生育阶段所需的临界温度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造成的危害。

3.3

水稻高温热害theRiceheatdamage

环境大气温度高于水稻生长发育所需临界温度而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造成的危害。

3.4

水稻倒伏theRicelodging

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而造成的水稻倾斜、匍匐及产量损失的危害。

4低温冷害

4.1气象评价指标

1

DB34/T3122—2018

水稻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各生育阶段判别低温冷害发生的气象评价指标,具体见附录A。

4.2田间调查分级

按照水稻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三个生育期,对水稻每个生育阶段低温冷害田间调查分成5级,

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表1水稻低温冷害田间调查分级评价指标

生育时期等级植株形态特征

1级秧苗生长受阻,但叶片无明显伤害。

心叶和嫩叶出现少数失水萎蔫,叶片1/3发青;

2级

出叶速度慢,成苗率61%~80%

心叶和嫩叶出现失水萎蔫,叶片1/2发青;

3级

苗期出叶速度慢,成苗率41%~60%

心叶和嫩叶出现较重失水萎蔫,叶片全部发青;

4级

部分老叶叶尖受冻,植株生长停滞,成苗率20%~40%

心叶和嫩叶出现严重失水萎蔫,叶片全部发青、变黄,向老叶发展,植株矮缩;

5级

3~4天后秧苗死亡,成苗率20%以下。

1级叶片基本正常,开花结实基本正常,结实率71%~75%。

叶片基本正常,抽穗缓慢、齐穗期推迟1~2天,气温回升后,大量正常开花结实,结实

2级

率66%~70%。

叶片基本正常,抽穗缓慢、齐穗期推迟3~4天,气温回升后,仅部分正常开花结实,结

抽穗扬花期3级

实率61%~65%。

植株生产受阻,颖壳闭合,花药不能正常授粉,穗整齐度降低,气温回升后,仅部分正常

4级

开花结实,结实率55%~60%,结实率降低,空瘪粒增加。

5级植株茎秆失水发软,气温回升后,叶片干枯,枝梗白穗,结实率低于55%以下。

1级植株无明显伤害,籽粒灌浆速率略有下降。

灌浆前期叶片贪青晚熟,籽粒灌浆速度下降,粒重下降10%~20%,单株白穗率10%~

2级

20%。

灌浆前期叶片贪青晚熟,籽粒灌浆速度下降,粒重下降21%~30%,单株白穗率21%~

3级

灌浆期30%。

灌浆前期叶片明显贪青晚熟,籽粒灌浆速度明显下降,粒重下降31%~40%,单株白穗

4级

率31%~40%。

灌浆前期叶片严重贪青,灌浆后期叶片严重卷缩、萎蔫,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40%以

5级

上,单株白穗率40%以上。

4.3调查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受灾田块10个,3点取样。每点调查30株,观察植株形态,依据水稻低温冷

害田间调查分级评价指标,诊断确定冷害级别,计算灾害不同级别比例;并在广泛调查基础上,根据灾

害不同级别比例推算出面上生产的灾害级别和面积。

产量损失调查按DB34/T2356的规定执行。

4.4调查时间

2

DB34/T3122—2018

低温冷害发生后3天~5天开始第一次调查,15天~20天进行第二次调查,直至附录C表C.3调

查内容全部完成。

如冷害发生在秧苗期和抽穗扬花期,全生育期、产量等部分指标,在水稻成熟期调查核实。

4.5调查内容

记录当地天气情况,记载最低温度及持续天数、低温冷害发生时间、发生程度、植株个体关键指标

受灾情况以及灾害面积及品种等,灾害损失按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及损失产量记载。

调查与实测的结果填入附录C表C.1~2。根据生育进程,参照附录A,确定不同生育期灾害类型;

依据水稻低温冷害田间调查分级评价指标,诊断确定冷害级别。

5高温热害

5.1气象评价指标

水稻孕穗至扬花期、灌浆期判别高温热害的气象评价指标,具体见附录B。

5.2田间调查分级

按照水稻孕穗至扬花期、灌浆期二个生育期,对水稻每个生育阶段高温热害田间调查分成5级,

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表2水稻高温热害田间调查分级评价指标

生育时期等级植株形态特征

1级抽穗缓慢、齐穗期推迟1~2天,正常开花结实,结实率71%~75%。

2级抽穗缓慢、齐穗期推迟1~2天,正常开花结实,结实率65%~7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