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GKSL 019-2024 人体皮肤分龄抗衰指南

T/ZGKSL 019-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ZGKSL 019-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8-12
实施日期
2024-08-1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皮肤抗衰老的整体性和特殊性的评价参数以及分龄、分程度抗衰老措施的原则。 本文适用于个人及医疗机构进行分龄、分程度皮肤抗衰老时使用,同时适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术语定义,皮肤衰老原因,皮肤衰老组织学改变,皮肤衰老微生物学改变,加速皮肤衰老的疾病性因素,皮肤衰老分度及分龄抗衰老措施等内容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伸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伸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厦门美图宜肤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六合尚品商贸有限公司
起草人:
史飞、闫言、汪思佳、王馥迪、张百军、金星光、姜欣、陈征、杨舟、张皓、张惠萍、付生伟、陈薇、段宇晨、王红梅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11

CCSM734

团体标准

T/ZGKSL019-2024

人体皮肤分龄抗衰指南

Anti-agingguidelineforage-specificofhumanskin

2024-08-12发布2024-08-12实施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布

T/ZGKSL019-2024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皮肤衰老原因........................................................................1

4.1内源性衰老......................................................................1

4.2外源性衰老......................................................................1

5皮肤衰老组织学改变..................................................................1

6皮肤衰老微生物学改变................................................................2

7加速皮肤衰老的疾病性因素............................................................2

8皮肤衰老分度及分龄抗衰老措施........................................................2

8.1皮肤抗衰老的整体性原则..........................................................2

8.1.1皮肤衰老防护................................................................3

8.1.2营养学与皮肤抗衰老..........................................................3

8.2皮肤抗衰老特殊性原则............................................................2

8.2.1面部不同年龄组皮肤抗衰老针对性原则..........................................2

8.2.2颈部不同年龄组皮肤抗衰老针对性原则..........................................5

8.2.3手部不同年龄组皮肤抗衰老针对性原则..........................................6

参考文献...............................................................................7

I

T/ZGKSL0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不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伸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伸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特色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厦门美图宜肤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创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六合尚品商贸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飞、闫言、汪思佳、王馥迪、张百军、金星光、姜欣、陈征、杨舟、张皓、

张惠萍、付生伟、陈薇、段宇晨、王红梅。

II

T/ZGKSL019-2024

引言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篇文章对肤衰老特征进行了评估,但缺乏对皮肤衰老程度、对应年龄分组及相应

的皮肤抗衰老措施的系统阐述。为了建立更加明确的分龄、分程度皮肤抗衰老标准,用于指导皮肤抗衰

老相关研究及皮肤抗衰原则,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旨在为皮肤抗衰老提供评价标准,完善更加精准的皮肤抗衰老原则,促进皮肤抗衰老的研究

和标准化。

III

T/ZGKSL019-2024

人体皮肤分龄抗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皮肤抗衰老的整体性和特殊性的评价参数以及分龄、分程度抗衰老措施的原则。

本文适用于个人及医疗机构进行分龄、分程度皮肤抗衰老时使用,同时适用于相关的科学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T/ZGKSL001—2022人体皮肤衰老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T/ZGKSL001-202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皮肤衰老skinaging

在内源和外源致衰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复杂过程,使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发生

病理性改变。

3.2内源性衰老intrinsicaging

由机体内在因素引起的生理退行性改变,同时发生于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

3.3外源性衰老extrinsicaging

由多种外在因素导致的衰老,多发生于暴露部位。

3.4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

指维持静息代谢所需要的耗氧量,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3.5睡眠剥夺sleepdeprivationSD

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所需的睡眠时长。

4皮肤衰老原因

4.1内源性衰老

又称自然衰老,包含遗传基因的改变及自由基过量产生,其中遗传基因是皮肤内源性衰老的最重要

因素,包含:DNA损伤、线粒体损伤、自由基损伤、端粒缩短、皮肤相关蛋白稳态丧失等。

4.2外源性衰老

皮肤外源性衰老主要因素,包含:紫外线辐射、空气污染、过度使用肌肉、缺乏营养和睡眠等。其

中紫外线辐射是最主要因素,即光老化。

5皮肤衰老组织学改变

1

T/ZGKSL019-2024

成纤维细胞数量下降、胶原纤维束减少;弹性蛋白物质在真皮-表皮交界处下方积聚(弹性组织变

性),真皮-表皮连接处表皮突减少;表皮细胞更新减少,表皮层变薄;真皮层萎缩,皱纹加深;褐脂

质沉积,出现脂溢性角化;皮下脂肪组织减少等。

6皮肤衰老微生物学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呈上升趋势,而放线菌门呈下降趋势;链球菌属和棒状杆菌

属呈明显上升趋势、丙酸杆菌属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葡萄球菌属基本保持稳定。

7加速皮肤衰老的疾病性因素

皮肤炎症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激素性皮炎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引起

的皮肤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进一步加剧氧化应激反应及DNA损伤,致使胶原纤维束减少、

真表皮-交界变平、皮肤弹性下降和毛细血管扩张等情况出现,加速皮肤衰老。

8皮肤衰老分度及分龄抗衰老措施

8.1皮肤衰老分度

T/ZGKSL001-2022界定的皮肤衰老分度适用于本文件。皮肤衰老是人体衰老最直观的特征性变化。

皮肤衰老的评价方法及分度等同T/ZGKSL001-2022。

8.2皮肤抗衰老特殊性原则

8.2.1面部不同年龄组皮肤衰老特征

本文基于皮肤影像分析以及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面部12种衰老维度进行了定量分

析。算法将各衰老维度量化为0-100取值范围的测量数值,衰老程度随数值增加而递减(0即衰老程度最

为严重,100则为衰老程度最轻微)。而后,我们利用357,260例于2021年至2023年采集的中国女性面部

衰老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中将人群以5岁为一个组,划分为10个不同的年龄组,并给出不同年龄组的面

部衰老量化均值。表1中,可由均值看出面部各衰老特征的衰老程度。

表1面部不同年龄组皮肤衰老特征

年龄范围(18,25]1(25,30](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65](65,70]

毛孔69±16269±1669±1669±1670±1672±1671±1669±1567±1566±16

整体皱纹85±782±779±974±1068±1261±1354±1448±1443±1339±12

色斑60±1357±1354±1351±1347±1244±1241±1238±1237±1136±11

黑眼圈78±1077±1176±1174±1371±1369±1467±1565±1663±1660±15

敏感度86±1187±1188±1189±1188±1188±1189±1090±991±992±8

眶周纹85±583±581±679±875±971±1167±1363±1458±1556±15

眼下皱纹87±1482±1675±1868±1960±2052±1946±1841±1838±1736±16

前额皱纹87±1185±1282±1478±1774±1968±2262±2556±2750±2947±30

鼻唇沟89±1287±1384±1680±1875±2068±2359±2450±2440±2432±23

嘴角纹94±693±692±890±1186±1480±2070±2658±3045±3034±28

眉间纹98±797±896±1092±1387±1779±2267±2853±3043±2937±28

泪沟83±1481±1578±1672±1866±1958±2052±1948±1846±1743±16

注:1.所示为年龄范围,(18,25]意为年龄大于18岁,小于等于25岁;

2.表中数值为均值标准差

±

8.2.2面部皮肤在不同年龄组的衰老变化率

2

T/ZGKSL019-2024

为了更好的体现出面部衰老特征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及发生显著变化的关键时间点,本文给出了每个

年龄段相较于上一个年龄段的衰老数值变化率(表2)。其中由于18-25岁年龄段并无比较组,因此在表

中不予展示。

例如,毛孔快速增大的变化点为50岁,通过图像分析证实,由于皮肤松弛下垂等问题,毛孔的形状

及面积发生了显著变化(形状由圆形变为椭圆,毛孔总面积增大)。

表2面部不同年龄组皮肤衰老征变化率

年龄范围(25,30](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65](65,70]变化点

毛孔0.00%0.00%0.00%1.45%2.86%-1.39%-2.82%-2.90%-1.49%50

整体皱纹3.45%1.67%-1.64%1.67%0.00%-4.92%-8.62%-7.55%-6.12%55

色斑-3.53%-3.66%-6.33%-8.11%-10.29%-11.48%-11.11%-10.42%-9.30%45

黑眼圈-5.00%-5.26%-5.56%-7.84%-6.38%-6.82%-7.3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