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076-2024 气动 圆柱形快换接头
GB/T 22076-2024 Pneumatic fluid power—Cylindrical quick-action coupl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07月
-
2024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浙江松乔气动液压有限公司、星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奉化区气动工业协会、宁波英特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波特气动元件有限公司、深圳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晨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楼仲宇、张海鑫、毛旭波、林开峰、刘丽娇、曹建波、张武章、吕飞、郭纯、吕侃、曹巧会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3.100.40
CCSJ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220762024
代替/—
GBT220762008
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
—
PneumaticfluidowerClindricaluick-actioncoulins
pyqpg
[:,—
ISO61502018PneumaticfluidowerClindricaluick-actioncoulinsfor
pyqpg
,,(,
maximumworkinressuresof1MPa1.6MPaand2.5MPa10bar
gp
)—,,
16barand25barPluconnectindimensionssecificationsalication
ggppp
,]
uidelinesandtestinMOD
gg
2024-03-15发布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220762024
目次
前言…………………………Ⅰ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公端尺寸和公差…………………………1
5命名………………………4
6一般要求…………………5
7应用指南…………………6
8试验方法…………………6
9标注说明…………………12
参考文献……………………13
/—
GBT220762024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代替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
GBT220762008
》,/—,,:
验与GBT22076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插头更改为公端插座更改为母端见第章等年版的第章等
14.2200814.2
———,(、,、);
更改了部分技术参数要求更正了尺寸和公差的错误见表表年版的表表
12200812
———();
增加了试验频次的要求见6.5
———(、、,、、);
部分注更改为条款见6.98.4.48.7.3.32008年版的6.98.3.48.6.2.3
———();
增加了保压时间的要求见8.7.4.1.3
———“,”();
增加了连接并再断开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漏量的要求见8.7.5.1.5
———“、”();
增加了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的要求见8.7.5.1.6
———()。
增加了流量特性试验的要求见8.8
本文件修改采用:《气动最高工作压力、和(、
ISO615020181MPa1.6MPa2.5MPa10bar16bar
)、、》。
和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25bar
本文件与: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ISO61502018
———将:中改为段;
ISO615020184.2.1~4.2.3
———:,:,
对应中第章的悬置段对应中增加了
8.1ISO6150201888.2~8.7ISO615020188.1~8.6
8.8;
———、、、、、、、分别对应:
8.3.1~8.3.38.4.1~8.4.48.5.18.5.28.6.18.6.28.7.18.7.2~8.7.5ISO6150
中的、、、、、、的悬置段、,以
20188.2.1~8.2.38.3.1~8.3.48.4.18.4.28.5.18.5.28.68.6.1~8.6.4
,、。
上条目的下一层次均作相应调整其中增加了8.7.5.1.58.7.5.1.6
本文件与: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61502018
———/(),,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见第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
GBT17446ISO55983
作性;
———(),,;
增加了试验频次的要求见6.5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见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
GBT7932ISO44147.2
作性;
———/(),,
用规范性引用的替换了见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
GBT10125ISO92278.5.1
作性;
———(),,;
增加了保压时间的要求见8.7.4.1.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
在最高工作温度断开状态下的极限温度试验中增加了连接并再断开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
”()“、”(),
漏量见8.7.5.1.5和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见8.7.5.1.6的要求以适应我国
,;
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GBT14513.18.8
———(),,。
增加了流量特性试验的要求见8.8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提高可操作性
本文件还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
将标准名称改为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
———删除了压力单位“”。
bar
Ⅰ
/—
GBT220762024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松乔气动液压有限公司星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奉化区气动工业协
、、、()、
会宁波英特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星宇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波
、、、、
特气动元件有限公司深圳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晨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械工业
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楼仲宇张海鑫毛旭波林开峰刘丽娇曹建波张武章吕飞郭纯吕侃
曹巧会。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年首次发布为/—,年第一次修订为/—;
1993GBT14514.219932008GBT220762008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Ⅱ
/—
GBT220762024
引言
,。
在气动系统中动力是通过回路中压缩空气来传递和控制的快换接头用于无需工具或特殊装置
条件下流体导管的快速连接或断开。
Ⅲ
/—
GBT220762024
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
1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以下简称快换接头的公端尺寸及公差命名试验方法技
,。
术性能提供了应用指南
:。
注母端的结构和尺寸由制造商自行确定
1
本文件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分别为、和的快换接头。
1MPa1.6MPa2.5MPa
:、。
注用于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设备的带单向阀的快换接头在中给出
2ISO7289
,。
本文件仅适用于按本文件制造的产品的尺寸要求但不适用于它们的功能特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7932GBT79322017ISO4414
,)
2010IDT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0125GBT101252021ISO92272017MOD
/:
气动使用可压缩流体元件的流量特性测定第部分稳态流动的一般规则和
GBT14513.11
试验方法(/—,:,)
GBT14513.12017ISO6358-12013IDT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
GBT17446GBT174462024ISO55982020MOD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46
3.1
最高工作压力maximumworkinressure
gp
快换接头在系统中可承受的最高压力。
4公端尺寸和公差
4.1快换接头按其最高工作压力划分为三个系列:
———:;
A系列最高工作压力1MPa
———:;
B系列最高工作压力1.6MPa
———:。
C系列最高工作压力2.5MPa
,
图图和表表仅给出了快换接头公端的尺寸和公差母端及公端未给出尺寸的另一端
4.21~31~3
(、)。
与其他元件管子或软管连接的部分由制造商自行确定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1033-2000 传输性能的指标系列 2000-01-18
- QB/T 1310-1991 甘蔗制糖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标准和计算方法 1991-06-04
- SJ/T 10873-199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20型金属化聚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可供认证用) 1996-11-20
- JB/T 7448.1-1994 小型组合机床精度 1994-09-06
- SY/T 6138-1996 油田阀门的选用及采购技术规定 1996-04-21
- YD/T 838.2-2003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 第二部分:水平对绞电缆 2003-07-07
- SJ 20357-1993 数字视距微波无线电设备的互通性和性能要求 1993-05-11
- YD/T 1144-2001 国内No.7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设备技术规范 2001-05-25
- QB/T 2151-1995 工业用缝纫机 微机控制刺绣机 1995-10-24
- DL/T 5309-2013 水电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