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DB51/T 1871-2014 Cotton soil moisture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处
- 起草人:
- 代天飞、陈琨、李昆、易礼军、马红菊、杨皓宇、冯娜娜、蓝兰、宋文琪、蓝家田。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99
B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2014-11-11发布2014-12-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871—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站点的设置....................................................................2
5土壤含水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2
6数据采集..........................................................................3
7玉米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4
8数据汇总与报告撰写................................................................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8
附录C(资料性附录)四川省玉米墒情等级及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表........................9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四川省玉米旱情等级及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表.......................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四川省玉米在不同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下的作物表象.................11
I
DB51/T187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土壤
肥料与资源环境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天飞、陈琨、李昆、易礼军、马红菊、杨皓宇、冯娜娜、蓝兰、宋文琪、蓝
家田。
II
DB51/T1871—2014
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玉米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的设置、土壤含水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监测数据采集和
记录、农田土壤墒情与农田旱情评价、监测数据汇总以及评价报告的撰写。
本规程适用于玉米土壤墒情监测、水分管理与受旱程度评价,以及指导玉米抗旱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2土壤水分测定法(重量法)
NY/T1121.3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比重计法)
NY/T1121.4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NY/T1782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NY/T2367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生物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含水量soilmoisturecontent
土壤中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2
土壤墒情soilmoisture
田间土壤含水量及其对应的作物水分状态。
3.3
土壤墒情等级levelsofsoilmoisture
土壤含水量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
3.4
土壤最大吸湿水soilmaximumhygroscopicwater
在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条件下,干燥土壤所能吸收的气态水的含量。
3.5
1
DB51/T1871—2014
田间持水量fieldcapacity
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以重量百分率表示。
3.6
土壤凋萎含水量soilwiltingwatercontent
作物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又叫萎蔫(凋萎)系数。其包括全部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
3.7
土壤相对含水量relativesoilmoisture
对于旱地,即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8
受旱程度droughtygrade
由于土壤含水量降低而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危害影响的程度。
3.9
土壤墒情监测soilmoisturemonitoring
通过监测仪器等手段,对土壤含水量持续变化情况进行间接或直接的判断过程。
3.10
农田土壤墒情等级levelsofsoilmoisture
农田土壤含水量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需求的满足程度。
3.11
农田旱情等级levelsoffarmlanddrought
在一定时段内,由于大气干旱或者无法正常灌溉导致农田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
受到胁迫危害的程度。
4监测站点的设置
4.1自动监测站
选择周边没有高大建筑物、便于管理的的典型种植地块作为自动监测站的设置地。自动监测站的设
备配置和安装应符合NY/T1782第4条中的规定;自动监测站基本情况调查及填表方法参照NY/T1782附
录A的规定执行。
4.2农田监测点
选择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地形部位均具有代表性,且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连片玉米种植地块作为
农田墒情监测点。监测点其他要求应符合NY/T1782第4条中的规定;农田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及填表方
法参照NY/T1782附录B的规定执行。
5土壤含水量及相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2
DB51/T1871—2014
5.1土壤质地的测定
按NY/T1121.3规定的方法测定。
5.2土壤容重的测定
按NY/T1121.4规定的方法测定。
5.3土壤质量含水量的测定
按NY/T52规定的方法测定。
5.4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测定
按NY/T1782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5.5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按NY/T1782附录D规定的方法测定。
5.6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5.7土壤相对含水量的计算
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
5.8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定。
6数据采集
6.1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
自动监测站的土壤水分数据设置为每小时整点记录;自动监测站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若
有)等数据设置为整点记录;降雨量数据设置为整日记录。
自动监测站的土壤含水量数据记录及填表方式参照NY/T1782附录E的相关规定执行;自动监测站
的气象数据记录及填表方式参照NY/T1782附录F的相关规定执行。
6.2农田监测点数据采集
6.2.1取样或测定时间的确定
统一定时进行土壤水分的取样或测定,每月不少于2次。取样日若遇降雨,日降雨量≤25mm,雨后
3d取样或测定;日降雨量>25mm,雨后5d取样或测定;取样或测定日的前后若遇连续降雨可不进行取
样或测定。在玉米抽穗扬花期或发生严重旱情时,应增加取样或测定次数,取样或测定的时间间隔可调
整为5d~7d一次。
6.2.2取样点与测定点的确定
3
DB51/T1871—2014
在已确定的监测田块中,以GPS(或BDS)仪定位点为中心。长方形地块采用“S”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EIA 734-2023 YBK4系列煤矿井下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规范(机座号80~400) 2023-12-28
- T/CEPPC 17-2023 采用电力电缆屏蔽层的双端在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2023-12-27
- T/CI 287-2024 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关键参数 辨识及测定方法 2024-01-25
- T/CIET 721-2024 虚拟电厂调度系统技术规范 2024-10-23
- T/CSEE 0390-2023 额定电压35 kV(Um=40.5 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模塑式接头安装规程 2023-12-29
- T/JSQA 172-2023 额定电压0.6/1kV海上石油平台用电力电缆 2023-12-11
- T/GDWCA 0073-2023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数字通信用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 2023-11-13
- T/ZZB 3286-2023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实心芯体支柱复合绝缘子 2023-10-25
- T/CES 291-2024 火电新能源耦合发电系统设备电磁暂态建模导则 2024-09-02
- T/CES 295-2024 10kV 不停电作业友好型架空配电线路评估导则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