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青花椒

DB51/T 707-2007 DB51/T 707-2007 Non-polluting forest product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green pepper oil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707-2007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1-01
实施日期
2007-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6

备案号:21891-2008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青花椒

StandardizedProcessofProductionTechnologiesforPollution-freeForestProducts-

Zanthoxylumspp

2007-11-01发布2007-12-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707—200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定义...............................................................................1

4建园条件...........................................................................1

5栽培管理...........................................................................2

6采摘和处理.........................................................................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栽培区划表........................................................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禁止使用的农药....................................................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允许试用的主要农药(低毒农药)...................................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青花椒树主要病虫防治.............................................11

附录E(资料性附录)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种苗情况记录.....................................12

附录F(资料性附录)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田间管理记录.....................................13

I

DB51/T707—2007

前言

由于青花椒包括几个种,因此本标准中青花椒的拉丁学名用Zanthoxylumspp.表示。

根据青花椒在四川各地栽培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条件等差异,本标准将全省划分为两个栽培区,

即Ⅰ区(四川盆地及盆周边缘山地)和Ⅱ区(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峡谷及高原丘陵区)。

本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按国家标准GB/T1.1-2000和GB/T1.2-2002规定进行的。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辉、隆孝雄、郭小军、王江、黄永强。

II

DB51/T707—2007

无公害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青花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无公害青花椒生产的产地生态环境要求,育苗技术、丰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

术、采摘及处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无公害青花椒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51/336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GB4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227微生物肥料标准

3定义

3.1青花椒

本标准所指青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的九叶青、藤椒等几个主要种。

4建园条件

4.1花椒园地的选择

4.1.1气候条件

1

DB51/T707—2007

年平均温度14℃~20℃,大于10℃的有效积温在5000℃以上,最热月(七月)月均温大于24.8℃,

最冷月(一月)月均温大于6.3℃,极端高温小于38℃。海拔在500m~2200m范围内,较为适宜。

4.1.2土壤条件

花椒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红壤、燥红土、棕壤、紫色土均可栽培,土壤酸碱度在7~7.5最为适宜。

4.1.3水源

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地区,农田灌溉水符合GB5084要求。

4.1.4大气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要符合DB51/336要求。

4.1.5地形地势

选择坡度在250以下的坡地及平地上种植,坡度在200以上的山地,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水土保

持综合治理按GB/T15772执行。

4.2花椒园规划

基地应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沃,水利条件适中,空气清洁,基地5km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

其基地环境质量(大气、灌溉水、土壤)便于控制,水、电、交通方便的地方。完善必要的田间道路网

络,水利设施和健全灌溉系统,附属建筑等设施。

5栽培管理

5.1育苗技术

5.1.1采种与处理

5.1.1.1采种母树,选择生长健壮,结果多且稳定,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椒树。

5.1.1.2采种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本品品种种皮转红,种子呈黑色,有光泽,有2%~5%的果皮开裂。

5.1.1.3采集的果实要及时阴干,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薄薄的放一层,每天翻动三至五次,待果皮

开裂后,轻轻用木棍敲,收取种子,取种时切忌在阳光下暴晒。

5.1.2播种及育苗

5.1.2.1从外地引调的种子应通过植物检疫,防止检疫对象、危险性病虫害传播,鼓励从外地引进新

品种栽培,但引进品种要经过试种,以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5.1.2.2播种前应先进行脱脂处理。方法是:采取碱水浸种,将处理好种子放在1%碱水中浸泡2天,

除去秕子,搓洗种皮油脂,捞出后再用清水冲洗碱液,再拌入砂土或草木灰即可播种。

5.1.2.3播种时期

秋季墒情好、出苗整齐,秋播又分早秋播和晚秋播。早秋播选用早熟品种于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

进行,晚秋播时应适当推迟到10月中旬和11月上旬进行。

5.1.2.4播前备耕

2

DB51/T707—2007

5.1.2.4.1精细整地

应做到上虚下实,土壤厚度10cm以内表层土不能有较大的土块,整地要细,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

长对土壤的要求。

5.1.2.4.2深耕施肥

深翻20cm~40cm,结合耕翻,施入适量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作底肥,施肥应符合DB51/338、

NY/227标准之规定。

5.1.2.4.3培垄作畦

青花椒育苗地整好后可作畦。畦宽1m~1.2m,畦长5m~10m,埂宽30cm~40cm,埂要高出畦面3cm~

4cm,做畦时要留出步行道和灌水沟。

5.1.2.5播后管理

5.1.2.5.1灌溉与排水

秋播后立即灌足水,灌水时间为早晨或傍晚,水多要及时排放。注意种子萌发期的土壤湿润,灌溉

水质要符合GB5084。

5.1.2.5.2间苗移苗

幼苗长到5cm~10cm、真叶3片~5片时,要及时间苗、定苗。苗距保持10cm左右,间出的幼苗,可

连土移到缺苗的地方,也可移到别的苗床上培育。在移苗前2小时~3小时进行灌水,移苗应选择阴天或

傍晚。

5.1.2.5.3中耕除草

当幼苗长到10cm~15cm时,要适时拔除杂草。中耕初期应浅些,一般为2cm~4cm,随苗木的生长,

可逐步加深。苗根附近宜浅些,地间、带间应深些。苗木生长期内应中耕除草3次~4次。

5.1.2.5.4追肥

青花椒苗出土后,3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4月中下旬是生长最盛期。这一时段要及时追施有机肥

1次~2次,阴天或早晚空气湿润时可辅助喷施叶面肥。喷后4小时内下雨则要重新补喷。

5.1.2.5.5防治病虫害

青花椒苗期主要病害有叶锈病,发病时应喷洒400倍液~500倍液65%代森锌粉剂或1000倍液15%粉锈

宁。主要虫害有花椒跳甲、蚜虫、红蜘蛛,可分别用1000倍液2.5%溴氢菊脂(敌杀死)喷雾,4000倍液

50%灭蚜净喷雾,2000倍液73%克螨特或双甲脒喷雾,或2000倍液20%灭扫利喷雾。

5.1.2.5.6合格苗木的选择

选用节稀、枝分散,皮色青、刺少、叶数5叶~9叶,叶片正面腺多而明显,叶宽、厚、绿,苗高30cm

以上,根鲜色白,侧根5条以上的充分木质化的椒苗为合格青花椒苗。

5.2栽培管理

5.2.1栽植

3

DB51/T707—2007

5.2.1.1栽植时间

以每年3月份~9月份较好。在Ⅰ区可在3月~6月栽植,Ⅱ区宜在6月~9月栽植。

5.2.1.2栽植密度

根据栽植地方土壤肥力而定,按666.7m2计,瘦瘠坡地为56株,株行距为4m×3m;沃土坝地为42株,

株行距为4m×4m;田边地角、土埂路边、房前屋后为33株,株行距为5m×4m。

5.2.1.2.1栽植技术

在栽植花椒前半年或一年整地,最好在雨季之前进行,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也可随整地随造林。

平地建园时,可采取全园整地,深翻30cm~50cm,深翻前施足基肥,耕平耙细。也可用带状整地的方法,

沟宽1m~1.2m,空20cm~30cm,生土和熟土分开放,然后将土杂肥和土混合均匀,填入沟内,填至距地

面20cm处停止。可用表土代替土杂肥,填入沟内。栽植点挖成1m见方的大坑。在平缓的山坡上,可按等

高线整成外高内低的反坡梯田,阶面的宽窄、阶与阶的距离,一般为1.5m~2.5m或2m~3m,外边修地埂。

栽植点可挖成60cm×60cm×80cm的大坑,每穴施有机肥(腐熟的农家肥)5kg,加过磷酸钙0.2kg~0.25kg,

拌细土,回填于栽植穴中。入苗于穴,覆盖土用脚踏实,用手轻提青花椒苗,使其根部与土壤接触良好;

盖土做盘,盘内灌足清水(水中可适量放入多菌灵),待水渗入土壤中,而不是泥浆状时用土封好。

5.2.2椒园土、肥、水的管理

5.2.2.1土壤管理

5.2.2.1.1除草松土

在花椒生长季节里,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杂草刚刚发芽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锄草和松土,第二次应

在6月底以前。青花椒树栽植后,每年除草至少应当进行1次~2次。

5.2.2.2施肥

5.2.2.2.1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青花椒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大量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高效有机肥、生

物菌肥。有机、无机肥结合,重施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做到平衡协调施肥。

5.2.2.2.2肥料的质量

应按DB51/388的规定选择肥料。使用的叶面肥、生物菌肥应已在农业部登记注册。微生物肥料中有

效活菌数量必须符合NY/227的规定。

5.2.2.2.3施肥方法

5.2.2.2.3.1土壤施肥

施肥前在树冠滴水线内外挖沟宽20cm~50cm,沟深20cm~30cm的环状沟。按每收0.5kg青花椒施

2.5kg有机肥的比例,再按树势大小每株加入2kg~3kg过磷酸钙将所有肥料混匀施入,覆土填平。也可

按花量大、结果多的大、老树进行对称砍根施肥,每年每株只能施一个对称面,每株施20kg~30kg农家

肥,幼树每株施5kg农家肥加0.05kg尿素,磷肥2kg左右,施入后盖土踏实。

5.2.2.2.3.2根外施肥

4

DB51/T707—2007

叶面喷雾0.2%硼砂溶液和0.5%磷酸二氢钾溶液再加入0.2%钼酸铵溶液,提高青花椒的座果率。时间

以青花椒树萌发期和开花盛期分别喷施。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喷施时间在上午10

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喷施较为有利。

5.2.2.2.3.3间作

青花椒园实行种植的间种作物或草类应与青花椒树无共生性病虫,浅根、矮杆作物为主,以豆科、

绿肥作物等为宜,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用于树盘覆盖。

5.2.2.3水分管理

5.2.2.3.1青花椒园灌水

青花椒园要有均衡供水条件,青花椒树较耐干旱,但缺水不利青花椒树生长,根据土壤墒情,萌芽

前灌水,提高开花座果率,促进枝叶生长,座果后灌水,土壤相对湿度稳定在60%,以提高果实的风味

品质。萌芽前灌水后,可进行树盘覆盖,以减少水分散失,蓄水保墒。

5.2.2.3.2排水

果实采收前多雨,应适时开深沟排水,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