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6/T 1035-202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DB3206/T 1035-2022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06/T 1035-2022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05
实施日期
2022-12-18
发布单位/组织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责、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配备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及相关人员的一般性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具体设备使用情况,依据本文件制定适用本单位使用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通市质量技术和标准化中心。
起草人:
陆天华、杨博晨、彭可靖、陆伟栋、肖蓓、秦强、吴冯、姚静、黄天洋、邱诗雨。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CSJ09

3206

南通市地方标准

DB3206/T1035—202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Standardforsafetymanagementofunitsusingspecialequipment

2022-12-05发布2022-12-18实施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6/T103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通市质量技术和标准

化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天华、杨博晨、彭可靖、陆伟栋、肖蓓、秦强、吴冯、姚静、黄天洋、邱诗

雨。

I

DB3206/T1035—202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责、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配备以及特

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及相关人员的一般性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具体

设备使用情况,依据本文件制定适用本单位使用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94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TSG0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Z600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specialequipment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

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

设备安全法》的其他特种设备。其具体类别和品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确定和调整。

3.2

高耗能特种设备highenergyconsumptionspecialequipment

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或者转换量大,并具有较大节能空间的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

设备。

3.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specialequipmentuseunit

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

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个体工商户等)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特种设备

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

使用管理者。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

人是使用单位;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特

种设备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

或者约定。新安装未移交业主的电梯,项目建设单位是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单位管理的电梯,物业

1

DB3206/T1035—2022

服务单位是使用单位;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电梯,产权单位是使用单位。气瓶的使用单位一般是指充装

单位,车用气瓶、非重复充装气瓶、呼吸器用气瓶的使用单位是产权单位。

3.4

运营服务电梯operationserviceelevator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作为经营工具的使用单位。

3.5

公众聚集场所publiccongregationplace

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机场、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旅游景区等。

3.6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specialequipmentsafetymanagementperson

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由高管层出任,一般由单位副总

担任。

3.7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自查specialequipmentaccidenthiddendangerelf-inspection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现场作业人员自行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

行检查,以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

4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

4.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由使用单位承担主体责任,特种设备监察部门依法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

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其具体管理体系框架图见图1。

4.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建立并且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b)采购、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下同),并且经检验合格的

特种设备,不得采购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已经报废的特

种设备;

c)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人员管理台账,开

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d)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备注销时交回使用登记证;

e)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及技术档案;

f)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告知书,并将告知书上传至南通市特种设备云平台;

g)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行为;

h)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对在用特

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定、校准,下同)、

检修,及时提出定期检验和能效测试申请,接受定期检验和能效测试,并且做好相关配合工

作;

i)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发生事故及时上报,配合事故调查处

理等;

j)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必要的投入。

2

DB3206/T1035—2022

图1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图

4.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4.3.1总则

使用单位内应当有部门或机构承担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并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样式参见附

录A)。

4.3.2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

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a)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

b)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

c)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10台以上(含10台)为公众提供运营服

务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的;

d)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

e)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大于50台(含50台)的。

4.3.3可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

3

DB3206/T1035—2022

本文件4.3.2条以外的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但应当明确企业

内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部门或内设机构,由其按照本文件的相关规定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4.4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b)明确1名最高管理层成员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c)定期听取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d)组织讨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重大事项;

e)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f)督促、检查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g)定期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h)及时、如实报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4.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4.5.1安全管理负责人的配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

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宜取得相关资格

证书。

4.5.2安全管理负责人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b)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c)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

d)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且定期组织演练;

e)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f)组织进行隐患排查,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安全隐患自查记录上传至南通市特种设备云平台;

g)当安全管理员报告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时,立即作出停止使用特种设备的决

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4.6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4.6.1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配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也可由分管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兼职。

4.6.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b)贯彻实施单位制定的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以及操作

规程;

c)组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各项台账,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

DB3206/T1035—2022

d)落实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各项工作,落实日常检查,组织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e)承担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职责的机构负责人,还应当负责开展日常节能检查,落实节能

责任制。

4.7安全管理人员

4.7.1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兼职)安全管理

员,安全管理员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

a)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

b)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使用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

c)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10台以上(含10台)为公众提供运营服

务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的;

d)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

e)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大于50台(含50台)的;

f)使用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2.5MPa锅炉的;

g)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Ш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h)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的;

i)使用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工业管道的;

j)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客运拖牵索道,或者大型游乐设施的。

4.7.2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b)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c)组织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d)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节技能培训;

e)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工作;

f)编制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督促落实定期检验和隐患治理工作;

g)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h)发现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及

时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负责人;

i)纠正和制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

4.8节能管理人员

4.8.1节能管理人员的配备

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节能管理人员,负责宣传贯彻特种设备节能的法律法规;节能管

理人员可以单独配备,也可以由安全管理人员或其他人员兼职。

4.8.2节能管理人员的职责

特种设备节能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5

DB3206/T1035—2022

a)组织制定本单位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制度;

b)对锅炉节能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c)建立锅炉节能技术档案,组织开展锅炉节能教育培训;

d)编制锅炉能效测试计划,督促落实锅炉定期能效测试工作。

4.9作业人员的配备及职责

4.9.1作业人员的配备

4.9.1.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数量、特性等配备相应持证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并且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当保证每台设备每班至少有一名持证的作业人员在岗。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4.9.1.2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应当持证上

岗。不需要取得证书的,应当经过使用单位或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上岗,培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以纸质和视频等方式留存记录。

4.9.2作业人员的职责

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a)执行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