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3/T 1011-2019 瑞华520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DB3213/T 1011-2019 DB3213/T 1011-2019 Ruihua 520 Original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Operating Procedure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13/T 1011-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8-30
实施日期
2019-09-30
发布单位/组织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B22

DB3213

宿迁市地方标准

DB3213/T1011—2019

瑞华麦520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oftheproductiontechnologyforRuihuawheat520basicseed

2019-08-30发布2019-09-30实施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3/T1011—2019

前  言

为更好、更快地完善“瑞华麦520”高产良繁技术体系,规范该品种的原种生产技术,保持纯度和

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宿迁市农畜产品质

量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彦刚、杨超、张洪树、何井瑞、杜金河、程凤科、夏中华、杨永乐、任仰涛。

I

DB3213/T1011—2019

瑞华520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瑞华麦520”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室内考种、田间管理、种子收获、保管和

检验、种子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瑞华麦520”原种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7317-2011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NY/T2859-2015主要农作物品种真实性SSR分子标记检测普通小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特征特性一致的品种的最初一批种子。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4原种生产

用三圃制、两圃制或株系循环的方法,生产纯度好、质量高的“瑞华麦520”种子,满足市场需求。

4.1采用三圃制生产原种

采用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生产原种。

4.1.1单株(穗)选择

4.1.1.1单株(穗)选择的材料

1

DB3213/T1011—2019

来源于本地或外地的原种圃、决选的株(穗)行圃和株(穗)系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择

圃,进行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

4.1.1.2单株(穗)选择的标准

植株性状、生育期、株型、穗型、抗逆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符合瑞华麦520的特征特性。

4.1.1.3田间选择

4.1.1.3.1株选:株选分两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叶相、叶色、抗病性和抽穗期

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熟阶段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和成熟期等进行复选。

4.1.1.3.2穗选:在成熟阶段根据上述综合性状进行一次选择即可。

4.1.1.4选择数量

瑞华麦520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根据所建株(穗)行圃的面积,每公顷约需4500株或15000穗。田间

初选时应考虑到复选、决选和其他损失,适当留有余地。

4.1.1.5室内考种

对入选单株(穗)在室内分株(穗)脱粒、考种,单株(穗)编号保存。

4.1.2株(穗)行圃

4.1.2.1建圃

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穗)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穗)分行种植,建立株(穗)行圃。

4.1.2.2播种

采用单粒点播或稀条播,行距20cm~30cm,株距4cm~6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50cm~60cm

的田间走道。每隔19个株(穗)行设一对照,四周设保护行和25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和保护区均采用

同一品种的原种。播前绘制好田间种植图,按图种植,编号插牌,严防错乱。

4.1.2.3田间观察记载、鉴定

4.1.2.3.1根据附录A进行。

4.1.2.3.2在幼苗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对主要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参考对照进行鉴定选择,淘

汰典型性不符合标准、有分离或发生变异的株(穗)行,并做标记。收获前综合评价,选优去劣。

a)幼苗阶段:鉴定幼苗生长习性、叶色、长势、抗病性、耐寒性等;

b)抽穗阶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