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CPA 005-2024 点茶感官审评方法

T/HCPA 005-202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HCPA 005-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1-15
实施日期
2024-11-1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华夏文化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点茶感官审评的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及审评结果与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点茶的感官审评; 主要技术内容:目录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审评条件5审评6审评结果与判定7实施与修订附录A(资料性附录) 点茶审评评分表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制。点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当前点茶感官审评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在生产、加工、销售和评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不规范性。为此,制定本标准,旨在规范点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提高点茶品质评价的科学性和一致性,促进点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点茶感官审评的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方法以及审评结果与判定,适用于各类点茶的感官审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标准,结合了行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引言点茶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饮茶艺术和审美情趣。随着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点茶文化逐渐受到关注和复兴。本标准的制定,将优化点茶感官审评领域的标准,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于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点茶感官审评的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及审评结果与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点茶的感官审评。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版)适用于本文件。GB/T 8302茶 取样GB/T 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5608中国颜色体系GB/T 18797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34778—2017抹茶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B3211/T 1011—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茶操作规范T/HCPA 008—2023点茶器术语和技术要求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1448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点茶(Diancha)将点茶原料放入容器中,注入饮用沸水,用点茶器快速击拂,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得到表面出现沫饽的茶汤的过程。4审评条件4.1环境要求审评室应符合GB/T 18797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大学、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江苏省茶叶协会、镇江市茶业协会、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润州区宋联可点茶工作室、镇江宋联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钟楼区了易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成都无由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物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崇川区在熙文化艺术工作室、广州市杰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河池嘉木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雷山县脚尧一味三杯茶叶专业合作社、临汾市如雅茶艺有限公司、卢仝茶院(河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勐海古茶研究会、南京南潮云瑾茶业有限公司、宁波优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清远市晓颜茶业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区宋式点茶交流工作室、曲靖市麒麟区简叙茶空间茶艺馆、润州区艺博艺术培训工作室、厦门茶山语录茶业有限公司、山西海堤紫棠轩商贸有限公司、山西黔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尚璟轩(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深圳一茶一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铜仁市碧江区古城记忆茶文化展示中心、无锡辛壬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吴中区东山山居吟民宿、延清友文化发展(瑞丽)有限公司、镇江茗门憩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镇江五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重庆朗逸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珠海宋韵点茶文化有限公司
起草人:
宋联可、常月红、尹福生、李传德、朱婧汐、管永祥、唐锁海、尹娟、陈晓宏、李园莉、王亚茹、韩娟、安逸、何记、刘琦、秦丽莉、安夙、李荣坤、张秀梅、陈月兰、余艳梅、钟锦立、田启明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