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DB11/T 1130-2014 Energy-sav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tion systems in public build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1月
-
202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130—2014
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
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energy-savingoperationmanagementofpublic
buildingairconditioningandrefrigerationsystem
2014-11-05发布2015-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前言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3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
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3〕136号),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和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
材料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1总则;2管理要求;3节能运行措施;4节能运行评价;附录A;
附录B;附录C;附录D。其中附录A、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
住房及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归口并组织实施,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
本规程属首次编制,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的编制
质量和水平,请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甲5号;
邮编:100055;邮箱:luliping_1@163.com;电话:63967719)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鼎盛物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世邦魏理仕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科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田桂清鲁丽萍窦京然朱峰
刘慧敏丁伟孟军王建华
魏汉光王虹路小北张森栋
尹强崔文彬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智超郝学军宋宝程王麟琨
王俊杰李锐史登峰
I
目次
1总则............................................................................................................................................1
2管理要求......................................................................................................................................2
2.1技术资料...........................................................................................................................2
2.2运行管理...........................................................................................................................2
2.3人员.................................................................................................................................3
3节能运行措施............................................................................................................................4
3.1一般规定.........................................................................................................................4
3.2节能措施.........................................................................................................................4
4节能运行评价............................................................................................................................7
附录A运行记录...........................................................................................................................8
附录B单位建筑面积能源费用和运行费用计算方法.............................................................19
附录C室外温湿度和冷冻水、冷却水出水温度的对应表.....................................................20
附录D空调制冷通风系统节能运行效果评价指标.................................................................21
本规程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条文说明........................................................................................................................................27
II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Managementrequirement...........................................................................................................2
2.1Technicaldata..................................................................................................................2
2.2Operationandmanagement...........................................................................................2
2.3Personnel........................................................................................................................3
3Energysavingmeasures...............................................................................................................4
3.1Generalrequirements.......................................................................................................4
3.2Energysavingmeasures...................................................................................................4
4Energysavingoperationevaluation....…………………….......7
AppendixAOperationrecord........................................................................................................8
AppendixBUnitbuildingareaofenergycostandoperationcostcalculationmethod................19
AppendixCOutdoortemperatureandhumidityandchilledwater/coolingwateroutlet
temperatureofthecorrespondingtable....................................................................20
AppendixDTheenergysavingeffectevaluationindexoftheairconditioningrefrigeration
ventilationsystem...................................................................................................2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5
Bibliographyofnormativestandards..............................................................................................26
Clauseexplanation...........................................................................................................................27
III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及政策,提高公共建筑空调制冷系统节
能运行管理水平,规范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建筑的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
1.0.3公共建筑的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管理要求
2.1技术资料
2.1.1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检测、维修和评定等技术文件应当完整并
保存完好,应当对照系统实际情况核对并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下列文件应当存
档:
1主要材料、设备的技术资料、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2仪器、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使用说明书和校正记录。
3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含更新改造和维修改造)。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5工程设备、风管、水管系统安装及检验记录。
6管道试验记录。
7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8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9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的检查记录。
10系统在有负荷条件下的综合能效测定报告。
11维护保养记录和检修记录。
12水质化验报告。
2.1.2各种运行记录、管理记录应齐全、准确、清楚,保存完好。
2.2运行管理
2.2.1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及分析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完善能源消耗计量。
2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
3记录影响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因素,如气象资料、出租率、加时空调情况等。
4预测下一制冷季能源需求,进行总量控制。
2.2.2应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值班人员应按规定巡视设备,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运行节能规范。
2填写各项记录表格,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
3做好设备、设施日常保养。
4发现设备故障及能耗异常时,应及时上报。
2.2.3应建立健全巡回检查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对空调设备包括主机、附属设备及空调末端设备等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2润滑、震动、噪声检查。
3跑冒滴漏、锈蚀、保温检查。
2.2.4根据空调系统和设备特点,对空调系统的设备设施、管道系统等应建立健全定期维
护保养制度,维护保养设备设施主要包括:
1制冷机组(蓄冷系统、热泵系统)、冷却塔(井泵)、冷冻水泵、冷却水泵。
2风机盘管、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管路。
2
3系统输配水路管网、控制元件、补给水设施、水处理设施等。
4相关动力、能源、环境等。
2.2.5应建立健全计划维修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根据每年空调制冷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情况及专项检查情况,制订下一年度空调
制冷系统维修保养计划。
2涉及需要大中修和节能技术改造的空调设备、设施,应制订专项方案,报产权单
位或管理单位审批。
2.2.6应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的内容、程序和职责。
2.2.7应建立健全空调制冷节能运行方案制度。
2.2.8应建立健全运行参数记录制度,并记录以下主要内容:
1空调系统启停时间。
2冷水机组运行参数。
3循环水泵运行参数。
4新风机、空气处理机运行参数。
5冷却塔运行参数。
6冷冻水、冷却水管道压力参数。
7空调房间温湿度数据。
8用水量等。
运行参数记录的主要内容可参见附录A。
2.2.9应建立健全定期运行分析评价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制度执行情况。
2系统运行方式及调节。
3设备、设施完好率。
4运行故障处理。
5用能情况分析(预期、同比、环比)。
6提出评价结论及整改方案。
7报告建筑产权人、用户或运行委托单位等。
每供冷季结束后应进行单位建筑面积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测算,宜对冷源系统能效系
数进行测算,测算方法按《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执行,并计算单位建
筑面积空调制冷系统能源费用和单位建筑面积运行费用,计算方法见附录B,测算和计算
结果应作为对系统节能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的依据。
2.3人员
2.3.1应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维护管理工作量的大小,配备必要的节能
运行管理人员和制冷、自控专业的运行操作人员,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班组。
2.3.2应制定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计划,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3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熟悉所管理的空调制冷系统。
2.3.4空调自控系统操作人员应熟悉自控系统的操作,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3节能运行措施
3.1一般规定
3.1.1应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特点、运行参数、客户需要及建筑特性,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制定全年空调节能运行方案。
3.1.2编制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方案应考虑如下主要因素:
1空调制冷系统设备现状。
2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现状。
3通风系统现状。
4空调水系统管道现状及平衡调节手段。
5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监测计量手段以及自动化控制程度。
3.1.3应根据本建筑负荷变化规律、建筑的热惰性及空调设备对空调负荷变化的反应速度
和运行规律,制定空调设备运行时间表,编制《室外温湿度和冷冻水、冷却水出水
温度的对应表》,见附录C。
3.1.4根据天气及本建筑空调负荷变化的规律,应定期调整空调自控系统的群控策略和运
行参数。
3.1.5根据空调节能运行方案的要求,应在开机前、停机后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
3.1.6停止运行的冷水机组冷冻水管路阀门和冷却水管路阀门应关闭。
3.1.7空调冷冻水系统分、集水器之间电动旁通阀开度应满足系统负荷变化的要求,不应
处于常开或常闭状态。
3.1.8室内温度设定应按照现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要求执行。
3.1.9新风量应按照设计要求均衡地送到各个房间。
3.1.10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的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无遮拦。
3.1.11对人流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场所,宜采用新风需求控制,合理控制新风量,
空调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应小于0.1%。
3.1.12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应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查,不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取相
应措施。
3.1.13空调制冷系统设备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商的技术要求进行维修保养。
3.1.14根据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规定,应定期检查
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情况。
3.1.15禁止使用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产品目录中的设备和产品。
3.2节能措施
3.2.1对于多台冷水机组,应根据制冷机房冷冻水回水总管道的回水温度和负荷情况,调
节制冷机运行台数。
3.2.2应通过负荷的变化趋势及运行时间表,提前做好多台相同制冷量及不同制冷量机组
运行台数的调整准备,并视制冷系统对空调负荷的反应时间提前开关机。
3.2.3对于多台冷机同时运行,应调整冷机间的冷冻和冷却水流量分配,使流量与负载相
4
匹配。
3.2.4建筑局部在冬季需要供冷时,在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自然冷源直接制冷等方式。
3.2.5冷水机组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与冷冻水出口温度之差、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与冷却水出
口温度之差应满足设备使用要求,超出时应及时检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结垢情况,
采取措施消除。
3.2.6冷却塔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持冷却塔周围通风良好。
2保持各冷却塔之间水量均匀分配。
3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应充分利用冷却塔换热面积,冷却塔风机宜采用变风量
调节。
4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根据冷却水出水温度,控制风机开启台数。
5冷却系统管路应进行清洗预膜处理。
6应尽量降低进入冷凝器的冷却水回水温度。
3.2.7水泵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运行台数应满足冷水机组对冷冻水量和冷却水量的要求。
2空调局部末端不能满足室内温度需求,应检查末端管路,不宜盲目增加冷冻水泵
开启台数。
3冷冻、冷却水泵工作扬程如果长时间偏离额定扬程,宜调整水泵台数或采取相关
措施。
4水泵变频器如果长时间低频运行,宜更换循环水泵。
3.2.8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间歇运行的空调制冷系统宜在使用前先启动冷源设备,并关闭新风风阀,预冷后
再开启新风风阀。
2过渡季或夏季夜间,应充分利用室外新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
3空调系统运行时开启热回收装置,保证新、排风道风阀开关位置正确;过渡季节
利用新风降温时,宜采取旁通运行。
4过滤器的前后压差应定期检查,每供冷季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3.2.9热回收装置每供冷季应至少检查、维护一次。
3.2.10空调通风系统送风量失调率不宜超过15%,最大不应超过20%。
3.2.11保持建筑送、排风量的平衡,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的应同步运行,相互匹配。
2关闭外门窗和室内通道门,减少无组织通风。
3空调送风系统宜增大送回风温差,减小送风量,不应影响系统的风量平衡。
3.2.12过渡季节,宜采用全新风换气、冷却塔直接制冷等方式通风降温。
3.2.13夏季制冷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高温高湿的室外工况下,适当提高冷冻水供水温度。
2冷冻水、冷却水总供回水运行温差不小于3℃。
3安装变频控制的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的总供回水运行温差不宜小于4℃。
3.2.14当建筑局部使用功能变化、空调负荷分布发生变化造成空调系统存在明显的温度不
平衡时,应对空调水系统进行平衡调节。空调冷冻水管网各主要分支路水力失调率
不宜超过15%,最大不应超过20%,或各分支路间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差值不超过
1℃。
3.2.15当水系统存在动态不平衡时,宜采用可自动调节分支管路阻力的装置调节平衡。
3.2.16空调系统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应在冬、夏季转换时,调整因流量差异造成的管网阻
5
力特性变化。
3.2.17蓄冷设施的空调制冷系统,应采用冷机先行的运行策略,在每日电力负荷高峰时融
冰,且当日的蓄冷当日用完。
3.2.18溴化锂制冷系统应采取以下主要节能措施:
1蒸汽溴化锂机组冷凝水宜进行热回收、水回收。
2燃气溴化锂机组宜进行烟气余热回收。
3溴化锂机组与电制冷联合运行,应注意两者出水温度的差异,合理调整出水温度
设定值。
3.2.19水源热泵系统应定期对取水和回灌井做清洗回扬处理,井水出口应加装除砂装置,
并保证水量和流速。
3.2.20根据客房入住率随时调整系统运行参数,酒店客房应尽量根据空调系统配置分区,
客人入住时尽量安排在同一空调调节区域内;客人结账离开客房后,关闭客房空调
或进入节能运行方式。
3.2.21空调自控系统不能自动记录运行参数时,应增加人工记录。
3.2.22空调自控系统操作人员应对自控系统设置的历史记录文件定期收集并保存为电子文
档。
3.2.23空调自控系统操作人员应配合制冷系统的启用/停止,转换冬夏控制模式,转换前应
通知空调系统管理人员,确认相关阀门已按控制模式要求打开或关闭。
3.2.24空调自控系统中央监控计算机应满足监控软件运行条件,当联网运行时计算机应加
装安全软件。
3.2.25应制定空调自控系统数据交换接口(USB)的使用管理规定。
3.2.26空调自控系统传感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校正。
6
4节能运行评价
4.1空调制冷通风系统节能运行效果宜进行年节能运行管理综合评定。应进行自综合评
定,并应配合第三方的综合评价。
4.2综合评定包括运行效果、运行管理及节能措施评定。
4.3空调制冷通风系统节能运行效果评价指标(附录D)满分1000分,包括运行效果、
运行管理及节能措施评价指标各单项性能评定得分,各项性能评价指标评分相加值为
空调制冷通风系统节能运行效果总评分
4.4温度、湿度检测方法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的有关规定执行。
7
附录A运行记录
(资料性附录)
表A.1空调制冷机组运行记录表
日期:天气:机组编号:
内容
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
制冷剂冷冻水制冷剂冷却水油电机排气
趋近趋近压油平均过热
电流
压力温度温度压力MPa温度。C压力温度温度压力MPa温度。C差温电流(A)电压(V)线电度备注
设定
油流%
位
时间值
RLA
%
KPa。C。C出回出回KPa。C。C出回出回KPa。CL1L2L3ABBCCA。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759-2007 鲜、冻牛肉加工技术规程 2007-11-21
- DB37/T 859-2007 速冻面米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857-2007 白酒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767-2007 山东糖酥煎饼 2007-11-21
- DB37/T 854-2007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856-2007 啤酒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853-2007 膨化食品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860-2007 加工蔬菜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
- DB37/T 797-2007 固体单县羊肉汤 2007-12-14
- DB37/T 858-2007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HACCP应用指南 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