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1/T 33-2022 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DB3701/T 33-2022 Water Ecological Health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01/T 33-202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21
实施日期
2023-01-20
发布单位/组织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济南市水文中心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济南市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生态健康评价。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济南市水文中心\大连海洋大 学
起草人:
侯恩光、黄晞涵、商书芹、殷旭旺、王帅帅、朱中竹、杜伟、韩晓、邢友华、赵剑锋、李庆南、张玥彤、白辰、邵灵丽、曹龙智、谭璐、郭伟、贾丽、刘鹏、李萌、夏文菊、李健。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52

3701

济南市地方标准

DB3701/T33—2022

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Regulationsforecologicalhealthonaquaticecosystem

assessment

2022-12-21发布2023-01-20实施

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01/T33—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水生态健康等级......................................................................4

5评价指标体系........................................................................4

6水生态健康评价.....................................................................20

附录A(规范性)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2

参考文献..............................................................................25

I

DB3701/T3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济南市水文中心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II

DB3701/T33—2022

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济南市水生态健康评价的健康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济南市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水生态健康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型水生植物macrophyte

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中的水生类群以及藻类植物中以假根着

生的大型藻类。通过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形态,一般可将其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

植物。

3.2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悬浮于水中生活的微小藻类,亦称浮游藻类。通常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

金藻门、黄藻门、裸藻门,不包括细菌和其它植物。

3.3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悬浮于水中的微小动物,没有游泳能力,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通常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

类和桡足类。

3.4

大型底栖动物macrobenthos

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体长大于0.5mm的水生无脊椎动物,肉眼可见。栖息的

方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物体的表面或埋没于泥沙等较松软的表层沉积物中,以及附着于植物或其它

动物体表。淡水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水生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

3.5

评价指标体系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的自然生态与服务功能状况、外界干扰程度以及河湖管理水平等组成的

多项指标。

3.6

水生生物指标aquaticbiologicalindicator

3

DB3701/T33—2022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的生物学特性和参数。包括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个体数量等。

3.7

水体生境指标waterhabitatindicator

水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指标。包括水文、河岸带环境、河道现状及水利工程等因素指标。

3.8

水环境质量指标waterenvironmentalqualityindicator

指环境质量评价中水环境质量优劣的参数,包括溶解氧、总氮、总磷、悬浮物等。

3.9

水资源指标waterresourcesindicator

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存在地球表层全部能为人类利用的因子,包括河流流动性指标,流量

过程维持时间等。

4水生态健康等级

本文件将地表水体水生态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个等级,对应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

分别为80≤赋分≤100、60≤赋分<80、赋分<60,见表1。

表1水生态健康等级特征

水生态健康等级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等级特征

水体处在健康的状态,水生态系统非常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水生

健康80≤赋分≤100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高,物种丰富,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好,

水环境质量指标和水资源指标处于较好水平。

水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水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抗干扰能

亚健康60≤赋分<80力。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物种较丰富,物种赖以生存

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水环境质量指标和水资源指标处于正常水平。

水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水生态系统不稳定,容易受到外来干扰。

不健康赋分<60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平低,存在明显的物种缺失,物种赖以生

存的生态环境差,水环境质量指标和水资源指标处于较差水平。

5评价指标体系

5.1概述

本文件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河流、湖泊、水库三类。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

层三级体系组成,一级目标层(A)为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反映水体生态系统健康总体状况;二级准

则层(B)包括水生生物指标、水体生境指标、水环境质量指标和水资源指标四类,全面反映水体生态

系统状况,是决定水体水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三级指标层(C)是在二级准则层下选择若干具体

特征要素,见表2。

4

DB3701/T33—2022

表2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C)

(A)(B)河流湖泊水库

鱼类鱼类鱼类

大型水生植物大型水生植物大型水生植物

水生生物指标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浮游植物

(B1)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浮游动物

大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大型底栖动物

入侵物种入侵物种入侵物种

河岸坡度湖面萎缩率蓄水比

水体生境指标河道底质粒径类型滨岸带植被覆盖率滨岸带植被覆盖率

(B2)河岸带植被覆盖率

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

水生态

健康综电导率电导率电导率

合指数

溶解氧溶解氧溶解氧

pH值叶绿素a叶绿素a

水环境质量指标

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透明度

(B3)

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

总磷总氮总氮

氨氮总磷总磷

氨氮氨氮

水资源指标河流流动性指标入湖年均流量偏差率入库年均流量偏差率

(B4)流量过程维持时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合计(项)191818

5.2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2.1河流评价指标及权重

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5

DB3701/T33—2022

表3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准则层(B)权重指标层(C)权重

鱼类(C1)0.075

大型水生植物(C2)0.06

水生生物指标浮游植物(C3)0.03

0.3

(B1)浮游动物(C4)0.03

大型底栖动物(C5)0.075

入侵物种(C6)0.03

河岸坡度(C7)0.05

水体生境指标河道底质粒径类型(C8)0.05

0.2

(B2)河岸带植被覆盖率(C9)0.05

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C10)0.05

河流水生态

电导率(C11)0.03

健康综合指数

溶解氧(C12)0.05

pH值(C13)0.03

水环境质量指标

0.3高锰酸盐指数(C14)0.03

(B3)

总氮(C15)0.06

总磷(C16)0.06

氨氮(C17)0.04

水资源指标河流流动性指标(C18)0.1

0.2

(B4)流量过程维持时间(C19)0.1

5.2.2河流水生生物指标

河流水生生物指标限值赋分,见表4。

6

DB3701/T33—2022

表4河流水生生物指标限值赋分表

C1C2C3C4C5C6

生物指标赋分鱼类1大型水生植物2大型底栖动物入侵物种4

浮游植物3浮游动物3

(种)(%)(种)(种)

取值方法≥≥≤≤≥<

1002010044301

健康

9018853.53.5272

80≤赋分≤100

80156033253

亚健康7012502.52.5204

60≤赋分<80

6084022155

505301.51.5106

不健康403201167

赋分<60

302100.50.539

000000≥10

注1:鱼类指标用鱼种数目表征,单位:种。

注2:大型水生植物指标用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表征,统计水深6米以内的水域中大型水生植物植被面积占水域面

积的比例,单位:%。

注3: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指标用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表征。计算见公式(1):

Snn

H'ilni.............................................(1)

i1NN

式中:

ni—第i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个体数(或其它现存量参数);

N—总个体数(或其它现存量参数);

S—物种数。

注4:入侵物种主要指鱼类、大型水生植物、大型底栖动物、两爬类的入侵种类数目。

5.2.3河流水体生境指标

5.2.3.1河流水体生境指标限值赋分,见表5。

7

DB3701/T33—2022

表5河流水体生境指标限值赋分表

C7C8C9C10

生境指标赋分河岸坡度河岸带植被覆

河道底质类型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

(°)盖率(%)

取值方法≤≥

10015100

健康75%以上是碎石、鹅卵石、大石,河岸两侧无耕作土壤,营养

902090

80≤赋分≤100余为细沙等沉积物丰富

802580

亚健康703050%~75%是碎石、鹅卵石、大石,70河岸一侧无耕作土壤,另一

60≤赋分<806035余为细沙等沉积物60侧为耕作土壤

504525%~50%是碎石、鹅卵石、大石,50河岸两侧耕作土壤,需要施

4050余为细沙等沉积物40加化肥和农药

不健康

河岸两侧为耕作废弃的、裸

赋分<60305530

碎石、鹅卵石、大石小于25%,余

露的风化土壤层,营养物质

060为细沙等沉积物0

很少

注:河岸带范围:有堤防的河道,河岸带范围自水面线至堤防顶内沿线;无堤防的河道,河岸带范围自水面线至50

年一遇洪水位线。

5.2.3.2河流水环境质量指标限值赋分,见表6。

8

DB3701/T33—2022

表6河流水环境质量指标限值赋分表

C11C12C13C14C15C16C17

水环境物理指高锰酸盐

赋分电导率溶解氧总氮总磷氨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